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9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会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1 2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6 u1 s& D/ r) W* n: c
学会爱
! [* _9 V2 K& m5 v" [
5 }) y0 s. s3 b7 s( Z
生命的春天 * {+ {% ~2 r: Z. Y
    海蒂.所罗门和丈夫瑞克生活在克里夫兰市的远郊,他们领养了罗马尼亚孤儿院的孤儿——丹尼尔.所罗门。每天下午这个时刻,海蒂.所罗门都会在厨房里忙碌,精心地为十岁的儿子制作三明治。然而丹尼尔对妈妈的浓浓爱意不予理睬,在一旁歇斯底里地反抗着:“我不吃”!她理解儿子对一切充满敌意、怨恨的原因,因此对儿子的反应已经习以为常。三年来,他们努力支撑着这个没有片刻安宁的家。 5 |( [8 q1 [& V( P" N7 ^( X
    丹尼尔所在的孤儿院更像是一所阴森恐怖的监狱,滋生劣性的深渊。他不懂感恩,暴虐的性格日益变本加厉:他撕碎玩具,殴打小朋友。一次,在海蒂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丹尼尔抓起一把六英寸长的水果刀,逼近她的喉咙。他还被开除学籍,诊断为精神失常。但是海蒂.所罗门从没想过放弃,她说她爱她的儿子。
: x8 @( l5 K; Y$ k1 d/ e& y    可怜的丹尼尔自幼父母双亡,在被收养以前,他没有穿过鞋子,没有读过书,也没有得到过任何拥抱。他对孤儿院以外的世界一无所知,每天踮着脚,趴在孤儿院的窗口向外好奇地眺望,感觉既遥远又陌生。在晚上揣测着映射来的霓虹灯光。 + g6 M( v/ x8 q+ I
    1996年10月的一天,一位叔叔带丹尼尔离开孤儿院,到达飞机场,来到一对夫妇面前。他好像是在梦里,也不知身在何处,当叔叔欣喜地催促他向他们问好时,他却难以启齿,惊恐地站着。那一天,海蒂穿着一件蓝色的风衣,看到他,她泪流满面,把他紧紧拥在怀里,这是他终生难忘的情景。他的第二次生命就这样开始了。 4 q( ?" Z3 a+ ^9 c9 P9 ]& l
    海蒂曾经是一名体操运动员,在马里兰进行了三年的培训。那时候她寄宿在不同的家庭里,常感觉到宾至如归。回到俄亥俄州的家后,她感觉到了家庭对人生的影响,决定放弃自己生育,选择领养,因为她想,这个世界上有更多孩子需要家。
& e- i; Z2 q7 x. r8 U( N/ k    闲暇时,她加入大哥哥大姐姐志愿团,帮助性格乖戾、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瑞克是其中的一名志愿者,也是自动理货机的业务员,从未想过领养小孩,与海蒂恋爱后,海蒂改变了他的初衷。   o) Y, P9 X% ?7 [% c0 i( D; l
    1994年,这对新婚夫妇开始筹划领养一名海外小孩。海蒂常常
5 u" a! t2 X$ R- P/ z" j. G1 j+ f通宵达旦地查阅代理目录册,一天晚上,这个褐色皮肤,乌黑头发,双目炯炯有神,满脸稚气的小男孩映入她的眼帘,她有种莫名的感动,对丈夫说,“他期待地望着我,他就是我们的儿子。”
; q8 C, q. y2 |. Q3 r( S/ p+ a1 n6 \    那个时候,这个小男孩生活在罗马尼亚柏克林市的一家条件艰苦的孤儿院里。管理员给他们很少的食物、衣服和洗澡水,还经常抽打他们。 ( i8 c- F' g+ r( w8 t& D' E( W( I
暴怒的折磨 ! M- k* @/ O# ~! ]0 ~
    在开始的半年里,丹尼尔慢慢地适应新家的生活,认识这个陌生的世界。他喜欢打电话和游泳,滔滔不绝地说话。他也会无缘无故地勃然大怒,从来不习惯一个人睡。在当地公立小学一年级上学,成绩并不是很糟糕。
) K1 j$ a1 \- V: v$ t) W( o    8岁生日时,父母煞费心机地为丹尼尔准备人生的第一个生日宴会。然而意想不到的是,丹尼尔内心愤怒的火焰熊熊地燃烧,误解为是海蒂和瑞克带他到这个世界,然后无情地遗弃他。为弥补良心的不安,又把他领养回家。虽然他们无数次声明,他不是他们的亲生儿子,但他一直认为那是他们的谎言、欺骗,常用极端的暴力手段反抗。那个时候,愤怒把他蚕食了。 * h$ }% ~- q9 e, H
    丹尼尔的愤怒能持续数个小时,他疯狂地砸碎任何触手可及的用品,并把墙壁凿成洞,海蒂和瑞克不得不搬走除了床垫以外的所有家具。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性格就像火山爆发,愈演愈烈。当丹尼尔十岁的时候,父母送给他一只可爱的哈巴狗,但顷刻间,他将其勒死。在犹太教堂附近,他绑架勒索其他的小伙伴,并用铁铲威胁他们,后来警察的巡逻车才把他遣送回家。 , D; ?' q4 f/ P0 ?  V% l# W" h
    海蒂为丹尼尔请来医生,丹尼尔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住医生的肚子,留下3英寸的伤口。在学校,他一年内三次用碎玻璃片卡住校长脖子,进行威胁。海蒂别无选择,把他偷偷地送往精神病医院。但是他在这样制度化的医疗机构,脾气变得更加疯狂。海蒂说,“以前他遇到不开心,会无意识地发火,而在医院,他却是明知故犯。”不久又不得不把他接回家。
5 l7 B4 Q6 B+ e& g1 x" v" ?+ p    海蒂是丹尼尔最喜欢的攻击目标,他用头撞击妈妈,然后看着妈妈痛苦不堪的表情幸灾乐祸。他还喜欢高尔夫球杆射击妈妈。当瑞克不在家时,海蒂不得不请求警察保护。丹尼尔像恨海蒂一样,对自己也恨之入骨,他几次尝试跳楼、跳树,试图自杀。
# K5 k+ J/ ~! G  s/ A# N8 r) D, d    这对夫妇已经被丹尼尔折磨得筋疲力尽。心理健康专家、朋友、亲戚都劝说海蒂,丹尼尔已经无药可救,应该放弃他。但是,海蒂从来没有动摇过,她坚定地认为,她能把他培育成健康的人,是恶魔的孤儿院把他残害的,他需要一个温暖的家,她从没有怀疑过他就是她的儿子’
9 X# p) g- j6 ~/ ?0 H6 c. N    当丹尼尔用水果刀逼近海蒂时,这位勇敢的妈妈已经训练有素,能够从容应对了,她假装着冷酷,无情地打掉他手中的武器,逼着丹尼尔渐渐后退,危险过去了。但一刹那,海蒂心疼地看着眼前的丹尼尔——一个十岁的孩子,身体单薄、枯瘦如柴。她意识到,一个人在生长发育的年龄,需要更多的亲情和母爱。 4 W  q- h. {. l" Y& T
艰难的抉择
7 Q: d* d; `* {" B    丹尼尔服用过镇定剂,偶尔也能暂时稳定他狂野、暴怒的情绪。但是没有药物能够根治他的“依恋障碍”症。 8 m- ?. a, L7 ^$ @& w: A: i: g
    海蒂在网上看到精神病治疗专家特里.利维和迈克尔.奥兰斯在医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他们认为患有“依恋障碍”的孩子总是潜意识地以为自己行为恶劣、招人厌恶、毫无价值、一无是处。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意识引起狂怒和暴力。总之,引起的根源是缺少爱。这种病例屈指可数,通常发生在受虐待儿童身上,其中包括美国从监狱式的东欧孤儿院领养的数千名孩子。 ( C( [' t# E/ c) ~0 T1 H# S
    近年来,由于西方政府的高压政策和非赢利机构的帮助,罗马尼亚孤儿院的生活条件有很大改善,但有一些孤儿院的生活条件,依然惨不忍睹。罗马尼亚儿童救济团是生活在本地的美国人发起的,旨在帮助这些食不果腹、幼无所养的孤儿,联系到愿意领养孤儿的家庭,享受家的温暖和关爱。丹尼尔所在的那所孤儿院只收容十岁左右的孩子,现在已建立了类似大学生宿舍的现代公寓.
$ u; m  k6 \5 O* j* c7 z1 C& A    对丹尼尔来说,这里的改变来得太晚了,他没有避免遭受“依恋障碍”症的厄运.对于这种疾病的治愈方法众说不一,其中一些人呼吁,这种疾病需要采用保守疗法.两名主治医生曾为患有“依恋障碍”症的十岁小女孩治疗,他们用法兰绒被单把她包裹起来,称其为“轮回再生”法,结果小女孩窒息而亡,他们也因此被监狱判刑.
: m8 T- H1 d2 B6 b+ H3 G, J1 ^    至1999年夏天,海蒂经过痛苦挣扎做出了艰难抉择.她决定实行维吉利亚著名的精神心理学医生推荐的一种比较温和的方法,然而,这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苛刻要求;在两个月内,海蒂要时刻保持与丹尼尔3英尺的距离,而且形影不离.而丹尼尔只有在接受衣服和食物的时候,才会有片刻安分.至关重要的是,与儿子在接触时,必须不失时机地进行情真意切的眼神交流.这就再创了一种新的治疗版本;“母子捆绑式”治疗方法. $ d; ]' `0 }" B; _
    丹尼尔在开始的几个星期内,恨极了妈妈,但他被慢慢感化,尤其知道了海蒂和瑞克不是生身父母,在他冰冷的内心世界开始溶化.他的坏脾气在一点点地消失,八个星期后,他不再无故暴跳如雷,并能控制自己. * e, U: X( }7 Y
    但是,丹尼尔又暴露其他的劣根性.他变得消极被动,用最慢的速度吃饭,开始偷东西.然而,海蒂和瑞克释然了许多,比以前水深火热的生活相比,他们看到了希望.于是,在丹尼尔12岁时,这对夫妇又收养一名乌克兰的孤儿,两岁的亚力山大.约瑟夫.
5 B9 B, n+ a  H* O0 A! I- ^    这时的丹尼尔妒火中烧,开始玩火,并扬言自杀.每天晚上,海蒂和瑞克把这个十二岁的大男孩放在膝盖上,手中拿着儿子爱吃的冰激凌,悉心关怀,谆谆叮咛,在倾谈和眼神交流后才放他离开.接着他们带他参加宗教仪式,配合强化的专业治疗,丹尼尔这次真的脱胎换骨了.他被父母的浓浓的爱深深感动了,开始对父母敞开心扉,结交朋友,明白了盗窃是可耻行为.他喜欢照顾亚力山大.约瑟夫,有一种做为哥哥的自豪感,责任感.
1 L8 \) p9 B1 w% K% a    在海蒂的鼓舞下,丹尼尔开始热心助人.他加入宗教青年团,建设人性灵魂的大厦,并成为一名有威望的领导人.他还经过培训考验,成为一名火警志愿者.时光荏苒,两年后.他获得了犹太教堂颁发的最优秀高中生奖章.在颁奖典礼上,丹尼尔用一颗感恩的心,向全场的人们娓娓述说着早年悲惨的孤儿院生活,深切表达着对养父母为他付出的一切,他说出了父母曾担心他们永远都听不到的三个字;“我爱你”.此时,他声音哽咽、泪如泉涌.这是海蒂夫妇一生中最幸福、最难忘、最骄傲的时刻.
1 K8 ^2 F( }% P- H+ K% r$ K$ j    丹尼尔还没有完全摆脱“依恋障碍”症,还需要继续接受治疗.丹尼尔即将高中毕业了,他的理想选择不是上大学,他想成为一名专业、出色的火警战士.他已经学会了给予、奉献,甚至不惜失去生命.他要将自己的所得回馈给社会.
: P2 F, `7 L, e3 [  e0 r                                                 作者;[美]文斯.贝塞
1 ^) A+ m/ D1 p, K( u) ?                                                      安星燕  
  i5 Q- D7 e" l
- N2 c, b7 Q" z4 J+ z/ D" B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