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汽水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换季入秋四种问题肌肤诊断书【转】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10-15 19:53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10楼红袖翩香2008-10-15 18:29发表的“”:
最近什么都出问题
肠胃也不行
皮肤也过敏
睡眠也不好


看中医吧
肠胃好比较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10-16 09:26 | 只看该作者
偶最喜欢秋天了..幸好偶皮肤不过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10-16 16:40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11楼安蓝2008-10-15 19:53发表的“”:



看中医吧
肠胃好比较重要!

明天回去
后天我朋友带我去看中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1 10: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症状:干燥、脱皮


  处方:补水


  受伤原因:紫外线会使表皮细胞角化不全,以致保持皮肤水分的表皮不完整,水分容易流失。晒后的皮肤感到刺痛的原因就是因为表皮灼伤,水分流失快,肌肤就此变得干燥。

  补救方案:晒后喷雾+补水面膜

  晒后修护喷雾可缓解晒后肌肤大量流失水的问题,且其水润的质地能够被肌肤迅速吸收,是改善干燥的必需品。水分面膜可迅速补充肌肤水分,增加角质层含水量,改善任何肌肤缺水状况。尤其以不织布、微导棉等一片式面膜,减少了滋润营养成分的蒸发和流失,滋润效果最佳。



症状:敏感、水油不平衡

 
  处方:保湿

  护理重点:


  1.敏感肌肤很容易受内、外界环境改变而出现敏感现象。干燥的秋天,水分的流失让皮肤的屏障功能随之下降,敏感的肌肤会感到紧绷、发痒,在使用高水分产品的时候,甚至出现刺痛的感觉。注意避免那些芳香味过重的产品。含酒精和果酸成分的产品对皮肤刺激大,对敏感性肌肤无疑雪上加霜;绝不要使用深层清洁的磨砂膏和去角质霜,它们都会让过敏情况加重。


  2.在保湿,高水分的范围内挑选护肤品和彩妆品,干燥会加重敏感的状况。使用非常柔和的眼部卸妆乳,用棉片吸取,擦拭后,再用棉签去除细微残留物。


  3.一般的洁面产品容易带走水分和油分。最好选用轻柔、保湿的洁面液清洁面部。特别敏感的皮肤可能对硬水也会产生反应,不妨使用含有舒缓因子的矿泉水喷雾来清洁面部。


  4.洁面后立即用毛巾按干脸上的水分,防止蒸发。


  5.选用低敏的保湿霜,不但能补充水分,更能阻止外界的部分敏感源。选用抗敏感的保湿面膜,以及专为敏感皮肤而设计的精华。


症状:晒黑、色斑


  处方:美白、淡斑


  护理重点:


  1.夏季之后常会有晒斑,建议局部使用淡斑精华,而不是全脸都要涂抹。用无名指在斑点处拍打至完全吸收。也可以采用棉签点在雀斑的地方,这样比手指更精准。淡斑的主要美容原理是将黑色素分散成若干个小黑色素,让黑色素看上去不明显,小黑色素会被淡斑的主要成分“吞噬”,达到祛斑的目的。

  2.美白需要一定的耐心与过程。美白成分要阻断黑色素形成,还要淡化已经形成的黑色素,一般需要二周或者更长时间。白天要使用美白面霜进行基础修护,夜间使用美白面膜更重要,能修护细胞并强化白天的美白效果。秋季,面膜和精华素是美白的好选择,能集中、强效地淡化黑色素。


症状:暗淡

  处方:排毒、焕肤

  护理重点:


  1.使用有排毒功效的产品。在进入秋天之后,肌肤的新陈代谢开始转慢,毒素会引起肤色暗淡,甚至出现满脸的痘痘。让肌肤免于毒素伤害最积极的方法就是寻找一件适合它的护肤品,成为全天的清道夫,即安全又方便。

  2.抗氧化物是能使皮肤中的蛋白质和脂质免受污染的最有效的物质。红石榴中的红石榴多酚和花青素、银杏提取物都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此外,绿茶、葡萄核、维生素E和B族胡萝卜素等一系列活性植物的提取物也是很好的抗氧化成分,许多化妆品中都加入了这类物质。


  3.淋巴引流排毒。淋巴引流排毒需要配合手法按摩。在淋巴较多的腋下、锁骨、脸部与耳际交界处为重点按摩区域。排毒必须深而缓慢,先从鼻翼两侧缓而深地按摩,一直到耳际,最后再由额头沿着脸庞侧边慢慢到锁骨,完成脸部的排毒。每次清洁面部后,顺着皮肤的纹理按压,每星期三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