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图书馆公布一项措施:把四楼的自修室定为考研自修室,给每个考研的学子安排固定的座位。这项措施的目的当然很明显,是为了让考研学子们更安心地看书。对此,本人也表示赞同。但是,有一些看法还是要谈谈。
首先,这个学期因为校庆,二楼的两个自修室暂时不能用。而四楼自修室变为考研自修室后,不考研的同学要安心看书就不容易了。到教室看书,一会儿有人来上课了,又得转移阵地。可以说是被赶来赶去的。到图书馆的其他诸如阅览室看书,这些地方早上要在7:45以后才开放,那些早起看书的人该到哪去?还有,周四上午馆,这大半天上哪儿看书比较好?晚上9:30又关了,那9:30以后还要看书,到哪去?诸如此类的问题是不考研但是要看书的同学必定遇到的。
第二,本人对为考研学子固定位置的必要性有怀疑。有没有必要固定座位?自修室只要去得早点,你自己常坐的位置一般是不会有人的。去晚了当然很可能找不到好位子。早上6:50左右去,自修室都很空的。而作为一个考研的学子,应该起得不晚吧!如果想睡懒觉,干脆不要考研。
第三,也许一些考研学子认为有些不考研的同学在自修室看书不认真,对自己有影响。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是如果,自己真正想专心看书,别人的那一点点动静根本影响不了你。你之所以这么容易就受影响,是因为你自己还不够专心,不够聚精会神!况且,他们又没有在自修室打闹,没有高声喧哗,凭什么就说人家影响了考研学子?
第四,要清楚一点,并不是只有考研的学子要看书、爱看书。在一定程度上,本人觉得,不考研的同学比考研学子更有看书的必要。考研学子也许看书考上了研究生,有了一个研究生的证明,以后可能在社会上更有利。而不考研的同学看书学东西,有谁知道你学得怎么样了,有什么方式证明自己的才华?至少现在没有人知道!有句话说:怀才就像怀孕,要久了才能看出来。其实怀才比怀孕久多了。不考研的同学只有比考研学子更努力的学习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第五,现在把这个唯一的自修室定为只有考研学子可以进出,那么本人觉得这样做损害了广大不考研的同学的利益。我们大家都一样交了几千甚至上万的学费近来学习,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权力合理使用教学资源。而在这种教学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学校把不考研的同学的合理利益放在一边,这是不是有一种“歧视”不考研的同学的味道?!这种做法像是在每个同学头上贴了一张标签。
学校作出这个决定,从深层次上来说,是有其战略目的和意义的,就不深究下去了,以免惊动上级。
但是,这个学期的实际情况与以往不同,那就是,自修室只剩一个,学校方面作出的决定怎么还能和以往一样呢?这在根本上就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决策制定是否可以灵活机动一些?
现在提倡“以人为本”,学校在作决定的时候,可以考虑得再全面一些,以广大同学为本。实际情况不断在变,如果决策不相应的变,是不是变成了教条主义?
本人的看法还是有失片面的,同学们一起来谈谈自己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