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想写一篇学生到底该干吗的文章,今天就开始写吧.
这是一篇充满"利"与"欲"的文章,如果你认为现在中国的社会竞争并不是钱的竞争,请不要往下看.
如果你认为你不喜欢钱的油墨香味,请不要往下看.
如果你认为自己风清云淡,也请不要往下看,这实在是一篇粗俗丑陋的市井之作.
本文是写给80%的大学生的,祝他们的人生更美好.
请大家放宽自己的眼界,放大自己的胸怀,虽然大家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但请想象一下吧,外面世界真的很大.
上篇: 什么是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
/********
最初定义:PC产业中设计、生产芯片和基础软件是利润高的一头,应用和系统集成也是利润高的一头,而中间组装整机的附加值最低,形成一条向上弯曲的曲线,形象地称为“微笑曲线”。
推广定义: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
起源
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宏基集团董事长施振荣提出“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的概念,用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来描述个人电脑制造流程中各个环节的附加价值。由于曲线类似微笑的嘴型,因此被称为“微笑曲线”。后广泛地应用于各个行业。
演变:
随着人们对 “微笑曲线”越来越深入的理解,也有人对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认为“微笑曲线”应加强对顾客的重视,把它上升到战略重心上,通过消费者至上的“自下而上”的方式提升竞争力,同时应重新强调制造这一环节的附加值,重新强调零部件的自给率。
**************/
作为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给自己在社会上的定位最重要的莫过于了解现在社会的财富分配情况,说白了,就是哪里钱多,就往哪里钻.
我要给大家描绘的是一幅中国现阶段,最起码未来十年的财富分配之微笑曲线.(见附图)
![]()
整个产业链的分配情况大致如此,而每个小公司,他的内部也是一条类似的工资收入分配曲线.比如船研所,他在整个船舶行业里是属于”1产品的研发和设计”. 而在船研所内部,又有搞统筹设计的总工(1),搞难度大点的计算的工程师(2),按其他工程师要求布板画图的画图师及助理(3),当然也有管理人员(4).,掌握船厂客户资源的销售人员(5、6)肯定是老板器重的,老板(7)自然就不用说了.
有人会问,为什么5比1的收入还多啊,要5去干1的活,他屁都不会。是的,一般来说1的智商绝对比5要高。但5之所以能有高收入,是因为他的工作就是讲价钱。做过销售的人都知道,嘴巴歪歪钱就出来了。还有回扣,暗拥之类的事,收入能差吗?
而1却是老板定下死薪(最多发些科技成果奖)后的一分职位。你不做,做的人多着呢(未来十年不会改变的现状,中国人多)。
好了,看了这曲线不知大家会怎么想,是不是觉得心理很不舒服,反正如果我是在高考前就知道这等知识的话,我是不大会报工科专业了.,可惜高考前我不知道.没人教我. 还好我大学毕业时自己悟到了,我对自己说:“不要做和机器打交道的工作,要做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不得已做了和机器打交道的工作,也要为以后能转而从事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做铺垫。”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最上端的横线,他是凌驾于与任何产业财富分配之上的一股势力,他是中国社会的主宰。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要当官,要考公务员。也是为什么现在股票,房地产,企业并购,期货的那些高层全是政治人物或与政治人物有千丝万屡联系的原因了。从事产业生产的3在伟大的8面前简直沧海一粟般渺小了。别以为8和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关系,他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理财与保值。个人资本的投资今后对于百姓生活的重要性有时不比工作来的小。拿房子来说,宁波这两年一套90平的房子涨幅绝对在20万以上。如果两年前能买但不买,而拖到现在买的话,相当于一个年积攒5万的优秀大学毕业生要白干4年。资本是多么可怕啊!
微笑曲线讲的差不多了,大家想做微笑曲线上的哪部分呢,看自己了。
下篇;以钱为纲
国家要以钱为纲,我们也没办法。
现在太多的大学生很迷茫,不知道为啥而读书,不知道读书为了啥,不知道自己以后出来能干什么。为了放大大家的眼界,看得更宽广些,我这里就先扯上人的同一祖先——猴子的一点破事出来。
据说外国科学家为研究道德的起源,曾在实验室里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将5只猴子关在一个设有机关的的笼子里,笼子中心最高处挂一串香蕉,任何一只猴子只要伸手去抓这串香蕉 就会引发笼顶上的喷头向所有猴子喷射出冰冷的水注。实验之初,哪个猴子一碰香蕉,冰水喷洒出来,挨淋的群猴都会群殴这只惹祸的猴子,屡犯屡殴,久之没有猴子再去碰那串香蕉。于是科学家开始从中取走一只猴子,换入一只新猴,新猴不明旧理,进来就拿香蕉,立刻遭到群殴,屡试屡挨揍。于是不再碰;科学家于是再次换进一只新候,每次换,每次都上演一样的情景,直到所有原来旧猴全部换成第2批的5只新猴。这个时候,科学家把原来的喷水机关撤消了,香蕉还在那个地方挂着,再换更新的猴子成员进来,新来的再去碰那香蕉,依然还挨群猴的狠揍,而且这些曾经挨过揍的猴子揍起新来的猴更狠。如此继续循环换猴,猴子换了不知道多少批,但是碰香蕉就挨揍的规则却一直没变,有意思的在这个实验的道德准则的产生里:打猴的猴子不知道为什么要揍碰香蕉的猴子,挨揍的猴子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挨揍。
现在的大学教育是老师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教书,学生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读书。
那么我来说,国家现在的政策是以钱为纲。这是总理的决策,我们小老百姓是没办法与之抗衡的。我们大学生读书当然也是为了钱而读书。
以下应用郎先生的一段关于中国现在教育问题的精辟解析:
/**********
:“那么再谈谈教改,什么叫做以钱为纲的教育改革?那么当时推出一个政策,我相信各位很清楚,叫做“大学教育产业化”。这就是以钱为纲的理念。就是将几个大学合并在一起,大幅增加招收的名额,多收学费。如果你没有钱,对不起,你不能上大学。可是搞教育改革的人,请你们回忆一下,20、30年之前,你们在农村长大的时候,你考上了北大、清华、交大、复旦的时候,你知道不知道父母送你上火车时候的感觉,买不起坐票,给你一个站票。经过四年的学习,你成了大企业家,你开始搞教改了,开始搞产业化了。你完全断绝了和你同样出身农村子弟的情况。你为什么这么做呢?打着改革的旗号,你可以无恶不作。那么我想请您拿中国的教育改革和美国做一下比较,你晓不晓得美国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到高中公益学校都是不收钱的。美国的哈佛大学一年收费接近4万美元,但是你只要是美国的公民,你都可以申请免费的,等你工作了再给钱。因为美国政府不能剥夺你学习的机会。在中国你没有钱你上不了大学,你的权利就被剥夺了。另外一个话题就是中国大学毕业生找不到事做?这个问题我一直不想发言,只想找一个正确的时候,那就是今天。我看了很多的国际上的发言,基本上是胡说八道,有人说专业不对口。任何国家的大学、本科就没有对口过的。你念过加拿大大学,什么时候对口过了,专业不对口是一个常态。但是中国的问题在这儿,那就是当你搞大学教育产业化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中国的产业机构和美国和加拿大是不同的。你晓不晓得,美、加两国需要这么多的大学生,因为这两国的产值以服务业为主,尤其是美国占了8成以上,所以需要大量的大学生。中国刚好相反,中国是服务业比重非常小,而是传统制造业的比重很大。像这类制造业基本上不需要大学生,甚至有些工厂从老板开始到保安就没有一个大学生,因为他不需要的。那么难道你当初搞教育产业化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学生的出入问题,没有人想到,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不重要。教改的目的就是图钱大学,你出去找不到事我不在乎,只在乎通过教改能赚多少钱。一旦进了大学,没钱进不去,进去了出来找不到事。”
**************************/
看了这段话,我想大家应该清楚为什么现在机械、电子、计算机、建环土木。这些传统行业的大学毕业生工资会这么低,社会不需要这么多大学生啊,但国家的大学却还是每年招收这么多大学生。而且每个学校都有所谓的传统工科行业,而这些行业就象现在我认识的一些工厂,他们根本不需要什么大学生,有个会画图的,设备维护的就可以了,要开发什么新产品到行业的研究所去买去合作好了。那些行业研究所就这么几个,早被70年代的名牌大学生占据了。
真正的解决之道是:国家的几个名牌大学的工科专业已经够培养国家所需的工科人才了,甚至连宁波大学的工科都可以取消,这样工科大学生的收入才会提高,知识才会受人尊重,人材才能成为卖方市场。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处在一个以钱为纲的社会。以上做法严重侵犯了某些集团的利益。.
那么作为普通大学的普通专业的大学生该如何自救呢?
先要了解国家的政策:国家铁了心要拉大贫富差距,穷人就是租房,住平民窟,富人就住富人区。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动其他的人一起致富”本生就是个“帕雷托最优”设想
100多年前,意大利有一位名叫帕累托的经济学家,他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最先考察了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产品的最优分配问题。结果他发现,生产资源的配置和财富的分配如果已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改变资源配置或财富分配的方法,已经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的处境变坏的情况下,使任何一人的处境更好。这种状态即是效率的最佳状态,也称“帕累托最优状态”或“帕累托适度”。后来,这一“帕累托标准”便成为经济学家判断经济总体运行效率与社会福利大小的一个重要准则。帕雷托最优在整个历史长河中是准则,但在20年或50年这一时间段,他从理论上就是做不到的。
就象我们现在的通货膨胀,经济学上就是让穷人手头的钱缩水,富人变相掠夺穷人的钱。富人手头的钱由于可以投资理财还能实现保值。
我们80代刚好处于暂时不管一部分人而让另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社会时代,对于历史的发展它是可以接受的,但对于我们它是十恶不赦的,因为这10年、20年已经关系到我们一辈子的事情了。
所以我们也要一切以钱为纲,谁拿的钱多,谁就对国家对社会贡献的越大。
读书时也要遵循财富分配微笑曲线,把书读到刀口上。大学是学习的美好时光。我们要好好珍惜。我这里不鼓励搞学术(不是说普通大学里没尖子生,没科学怪才,请注意我这篇文章是写给80%的学生看的),那是名牌大学生干的,我们就得干我们该干的。
学英语
学计算机应用
学做人的道理
专业科一定要及格,文凭是最重要的。
大肆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或凭借自己的专业优势去觅得财富分配上端的工作。
就这些了,前面的路怎么走,大家自己选。
本人82年的狗,04海院工科毕业.
从小立志当工程师,甚至当医生.反正是做懂技术,有知识之人.
03暑假留在学校准备考研,每天学习不下7个小时,大部分时间花在数学上,在考研前几个月的时候,我忽然悟到,自己就是80%里的人,做不了科学家的,自己就那货色了。于是平生第一次后悔把美好时间花在学习上。但对初中,高中,大学基础课的学习感恩戴德,他让我能学习任何想学的东西、任何能给我带来钱财的东西。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