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383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戏感言] 浅谈中国电子竞技发展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15 13: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3年11月28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奥委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 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对外宣布:电子竞技被确定为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开展的第99个体育项目。国家体育总局给电子竞技定义为:电子竞技运动就是利用高科技软硬件设备作为运动器械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对抗运动。通过运动,可以锻炼和提高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心眼四肢协调能力和意志力,培养团队精神。
    亚奥理事会主席萨巴赫青睐“电子竞技”
在广州参加第24届亚奥理事会大会的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法赫德•萨巴赫亲王8日表示,对澳门2007年第二届室内运动会组委会提出的将电子竞技列为比赛项目的建议大为赞赏……
在广州参加第24届亚奥理事会大会的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法赫德•萨巴赫亲王8日表示,对澳门2007年第二届室内运动会组委会提出的将电子竞技列为比赛项目的建议大为赞赏。2005年首届亚洲室内运动会共设有包括极限运动、室内田径赛、体育舞蹈和游泳等9个大项121个小项的比赛。
  但是,参加本次大会陈述的澳门2007年第二届室内运动会组委会已经提出,要增设电子竞技和室内曲棍球两个项目。
萨巴赫亲王认为,电子竞技是一项益智项目,非常适合年轻人,孩子们都非常喜欢,他说,电子竞技不仅可以教会孩子们什么是输赢,还可以让孩子们从中学到许多东西,寓教于乐,是一项很好的运动。
  据悉,国家体育总局也已经将该项目列为第99个运动项目。
  他同时还向人们推崇这样一个“理想”:那就是让亚洲拥有“四大顶尖赛事”,它们都可以让全亚洲的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来参加,这四大赛事是亚洲运动会、亚洲冬季运动会、亚洲室内运动会和亚洲沙滩运动会(BEACH GAMES)。
  在与记者的十五分钟访谈中,在与执委会的开幕式发言中,萨巴赫亲王都不止一次地提到这个倡议。目前,前两个运动会都已经相当成熟,而第一届亚洲室内运动会也将会在今年11月在曼谷举行,惟一还没有“着落”的是他正在极力“推荐”的沙滩运动会,按照设想,沙滩运动会将包括沙滩排球、沙滩足球、沙滩手球等项目。
  在萨巴赫亲王看来,这样的赛事将会把所有的赛事都囊括,也可以让一些没有能力举办大型赛事的国家和地区举办不同的综合比赛。
   
   很多年了,人们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足球会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一下子落后日、韩那么多?而记者在与一些足球界的专家谈话中得到了da_an:正是因为日、韩重视球员的文化素养,而在短短十几年、二十年间把中国足球甩开了距离。
  在网上看到关于目前中国足球基础教育的一篇文章,目前中国足球青少年的培养,从人才的基数上已经不存在任何优势,而日、韩两国在足球的青少年培养上,已经把基础放在了普通中小学这个层面上,而不是像我们目前这样靠少数几十家足校去专门培养人才。一位足协官员介绍说:“从一个爱好足球的普通孩子开始,经过小学、中学的基础体育课,包括一些课外的足球培养,然后再筛选出一些人到大学去参加大学联赛,之后再向职业联赛输送人才,可以说,日、韩两国的足球人才培养这个金字塔已经比较成型了。”
  电子竞技在中国发展的最近两年,已经多次将受众人群定为在校大学生。中国地域辽阔,大学数量也多得惊人,在很多地区都建了“大学城”,大学生人群基本都属于18-25岁之间,年轻人追求时尚、潮流。电子竞技的兴起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时尚,所以喜爱电竞的人是非常非常多的,这次WUGL全国高校巡展就受到了全国大学生的热衷。
  2004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首届全国高校电子竞技联赛NUGL在中国南北各大高校火热开打,大学生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联赛。而在这一批大学生队伍中,也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选手。虽然与职业选手相比,差距还是不小的。但是我们需要看到的一点是,职业选手有专业的训练基地、优质的网络条件、充足的训练时间,这些都是大学生所不能比拟的。而大学生由于接受过良好的基础教育,在对事物的理解方面则要比职业选手高出很多,所以两者的结合将会是一个完美的结果。
这个想法现在看来虽然不是很现实,但是我们要知道,文化教育的提高是多么的重要。NBA每年的选秀都是全球瞩目的焦点,除了詹姆斯、麦格雷迪、科比等几位高中生直接进入大学生的球员外,其他都是经过四年大学教育后选拔出来的,从而提高了NBA整体的球员素养,这也是为什么NBA会成为全球范围内顶级赛事的原因之一。运动员素质——文化熏陶下难染不良恶习
  学校里的文化氛围到底能不能真正让球员的素质得到提高,这一点在北理工大球队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到肯定的da_an。
  我们先来看一看北理工大校园论坛上的学生留言。“谁也都不要猜忌什么,我就是足球队员的同学,理工研究生,说句真的,他们在学习上也很努力,他们训练也很累,很刻苦,下午两个半到三个小时的大练,基本上每天如此,他们很坚强,是好样的。球队冲上中甲,只是现在是成功的,以后的路虽然不好走,也不好说,但是这始终是一种探索,我也相信在合理的控制下,这支球队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相信他们,也相信理工大学。”
  且不说这些北理工大的学生球员到底是不是真正通过正常高考进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单就是这种学习的精神,已经足以说明,这些所谓“头脑简单”的球员们已经受到了校园内文化气氛的熏陶,成为了球员当中的“另类”。6位研究生和22名本科生所组成的北理工大足球队,已经得到了该校全体师生的尊重。“他们确实值得我们去尊重,每天训练要耗去他们多少精力,可他们仍然会跟其他学生一样去上课,去上自习,考试也没有受到什么照顾……看看我们正常的学生,他们很多人的业余时间是花在上网玩游戏,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质疑这些可敬的同学呢?”同样是来自北理工大校园论坛上的一段评语,更能说明这些学生球员们所获得的尊重。
  而那些所谓的专业运动员在这方面显然就相差很远。足球方面,2006年尤为明显,中国足球运动员多次遭到歹徒的“黑手”,有几位险些送命。电竞方面,2004年国内一支专业CS队伍代表中国出征世界大赛时,由于队员基本都有染黄发、抽烟等不良习性,遭到国内网友的一致谴责,而且在与对方在比赛场上也发生了些状况,中国队的队员们在电脑上打出了具有挑衅性质的言语。这些都不应该出自一位代表国家队出征国外赛场的队伍之手,也许他们并不是有意的,也许这在平时只是他们开玩笑的一种方式,但是在国际赛场上,这样的举动真的不应该。
  文化和电竞——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
  在青少年培养这个问题上,文化知识和体育本身到底什么更重要?体育回归教育是不是必须?对这个困扰了中国体育多年的问题,经过北理工大足球队的成功,我们似乎也找到了da_an,两者都重要,而且体育回归学校教育也是必须的。
  最近就北理工大冲甲成功这个事件,有媒体曾评论说“真正的足球天才,即使没有文化也一样会成功”,而且还列举了马拉多纳、贝利、小罗纳尔多这样的例子。在这里,我们必须对这一观点进行批驳,因为真正意义上那种“为体育而生的天才”实在是少数,甚至可以说是几十年出一个,甚至用“凤毛麟角”来形容也不为过。而大多数体育人才,不仅仅是国内的,还包括国际上的那些足球天才,还都是需要后天的培养才能造就。
  为什么日、韩足球会在最近的二十年内全面超过中国足球,并不是中国足球在足球运动本身训练水平多么低下,而是因为在球员整体素质的培养中,我们明显落在了日、韩的后面。日、韩那种“足球先从学校抓起”的方式,已经比我们传统的“专业队”方式在结果上体现出了更大的优势。
  而体育回归教育,更是对从事体育训练的青少年多了一层保障。即便今后无法成为真正的职业运动员,有了足够的文化水平,同样可以在社会中立足。
  做一个有文化的电竞人,或者做一个电竞“文化人”,这才是今后电竞发展的必然规律。
    回顾过去的2006年,可以用百花齐放这样的字眼来形容中国的赛事情况。在2005年,有全国影响力的比赛不超过8个,到了2006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5个,几乎翻了一倍之多。从数量上来说,2006年确实是中国电子竞技赛事百花齐放的一年。
  当然,对于正在起步期的中国电子竞技行业来说,和数量同样重要的是质量。尽管2006赛事呈现出繁花似锦的景象,但是真正建立了品牌形象,获得了观众喜爱,取得了选手认同,得到了舆论赞赏的比赛并不多。
  从赛事发展模式来说,2006的赛事已经体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老牌的赛会制比赛如WCG、ESWC等保持了固有的传统与理念,并加以不断的修正改进;新锐赛事如以如PGL等开始以视频转播为核心,尝试适合视频转播的赛制赛程,在传统赛事模式上加以创新改进,赢得了巨大人气;而像CEG这样走类似F1分站赛路线,并且具有官方背景的比赛,花力气下决心进行大规模改制,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效。
  传统赛事模式的坚持者:WCG、ESWC
从WCG和CPL沿袭至今的传统赛事,强调传统的线下赛事为核心。以现场观众和现场布置为核心,以现场竞技性为核心,近年来开始逐渐引入视频转播的相关技术。在2006年,这类赛事的最佳代表WCG和ESWC都取得了不错的表现。
WCG:竞技之魂久而弥坚
 对于中国玩家和选手来说,尽管现在赛事已经越来越多,但是WCG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电子竞技赛事,依然有着很高的吸引力。在2001年前后,中国选手只有通过WCG才能够获得走出国门的机会,从而去实现自己为国争光的理想。
  尽管在今天,出国比赛对于很多选手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但是很多选手依然非常看重WCG,由Sky在WCG比赛之前极度紧张的表现就可见一斑了。
  也许这就是传统赛事模式的魅力所在,电子竞技回溯源头,就是这类线下比赛的核心吸引力所在。对于WCG来说,品牌就是其最大的资本,如何更加充分地使用这优势,是WCG在2007年的重要课题。
  ESWC:脱胎换骨深受好评
  ESWC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极高的影响力,与WCG,CPL等并称为世界电子竞技界的三大赛事。但是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ESWC中国区在2006年之前都做得不甚成功,甚至某届ESWC还有很多负面消息传出。可以说,2006年的ESWC是在舆论和选手的疑虑中开始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6年的ESWC中国区组委会顶住了压力,做得相当成功。从赛程赛制规划到比赛流程控制,从分赛区选拨到总决赛布展,2006年的ESWC中国区可以说是脱胎换骨,焕然一新。时至今日,很多选手在提及ESWC2006中国区时,依然颇多赞美之词。而很多媒体也是第一次得到赛事组织的如此高度的重视和礼遇。事实上,2006年的ESWC中国区被ESWC世界组委会评为了最佳地区合作伙伴。
  不过在ESWC2006中国区结束之后,ESWC2006中国区组委会这个深受好评的团队离开了ESWC系列赛,转而运作新锐赛事PGL。对于ESWC来说,在2007年,更换了全新执行团队的他们,面临着2006年巨大成功的压力。重压之下表现如何,2007年ESWC中国区值得期待。
  视频直播比赛的拓荒者:PGL
  随着视频技术的不断成熟,很多电子竞技赛事开始逐步引入视频直播技术。但是传统赛事理念是基于线下现场的,对于视频直播的现场感体现不够,同时在赛程赛制上也存在着产出量不足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韩国最先出现了以视频转播为核心的电视联赛,而中国也在2006年出现了一个以视频直播为核心的比赛——PGL
PGL:新锐赛事横空出世
  作为以视频为核心的比赛,PGL在2006年后半年以全新姿态横空出世。PGL有ESWC2006中国区的执行团队,这是业内公认最优秀的团队之一。同时也有雄厚的资本支持,再加之创新性的赛制赛程和专业视频技术支持,这些因素使得PGL在2006年的两站比赛都获得了巨大成功。
  一站魔兽天王挑战赛,选手打得过瘾,观众看得Happy。非但创下了在线观看峰值和总收视人次的两项纪录,还捧红了瑞典小将Sase,造就了中国新兽王Fly100%。
  一站星际争霸公开赛,更是掀起了星际争霸在中国的复兴浪潮,无数已经工作的职场人回归比赛现场,重温昔日的美好记忆。这站公开赛直播时长,在线峰值和观看人次比之上一站又有了新的突破。
  参加过PGL的选手都一致认为PGL是“十分过瘾”的比赛,特别是被PGL赛事捧红的瑞典小将Sase,在比赛刚刚结束,他就非常急切地表达了继续参赛的愿望。而著名的星际选手F91更是为了参加PGL 2007的比赛而推迟了自己的退役时间……
  据记者获悉,在2007年,PGL将会有一系列大动作,包括设定全新的专业演播室,更多更丰富的赛事内容以及更多的直播时长——有望突破1000小时,玩家每天都可以看到PGL的比赛。
  对于PGL来说,2007年最大的对手应该是他们自己,如何去不断实现自我突破和自我完善,是PGL的重要课题。
体育竞赛模式的革新者:CEG
从电子竞技诞生之初,就存在着电子竞技到底是体育项目还是游戏项目的争论。实际上,像CEG这样的有体育总局官方背景的机构。在创立之初,也以传统体育联赛的方式来运营CEG联赛,但效果不佳。因此CEG在2006年,开始借鉴另外一个传统体育项目的赛事模式——F1分站赛,而这次借鉴则相当的成功。  
CEG:官方背景改制功成
  对于CEG来说,2006是涅磐的一年。在经历?004和2005两年不甚成功的联赛格局之后,CEG终于下决心改制,把比赛从联赛从改为分站赛格局。纵观CEG全年4站比赛,比之过去,在受众群体数量、赛事影响力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对于有官方背景的CEG来说,在很多时候需要特别技巧的操作方式,做出决定也需要更多的勇气和努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CEG在2006年的改制,有着不破不立的决心,也取得了相当成功的效果。
  作为从2004年开始就已经开始正规化、政府化运营的赛事,CEG通过三年的时间已经树立起了官方赛事品牌这一独有的赛事形象。在2006年的改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CEG力图求新求变的决心所致。实际上,CEG依然拥有为数众多的受众群体,这也是难得资源。
  对于CEG来说,2007年最大的课题应该是如何继续巩固2006年取得的成绩,继续把分站赛模式做深做透。
  结语
  对于赛事来说,要生存其实不是很困难,要发展却需要切实可行的模式。对于赛事来说,最大的资源在于能够产生内容。从这个角度上来说,2006年中PGL对于赛事资源的开发还是相当到位的,同样的花费和时间,PGL能够产生比其他赛事多10倍的内容。而内容的数量和质量正是转化为收益的关键所在。
  2006年是赛事百花齐放的一年,但是从质量意义上来说,也只能称得上是数支独秀。这数家模式不同的赛事,都以自己的方式对于中国电子竞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从赛事模式的发展趋势来说,可以肯定的是视频技术将在赛事中占据越来越重的比重,而不管是传统赛事如WCG、ESWC,是已经以视频直播为核心的PGL,还是借鉴传统体育模式的CEG,这些赛事都会继续变革以更适应视频直播这一不可阻挡的赛事发展潮流。2007年,这些赛事的表现值得期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2#
发表于 2007-11-16 16:44 | 只看该作者
aaaaaaaaaaaaaaaaaaa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