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楼主: cj.ako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注意〗金华人应该回的帖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17:21 | 只看该作者
8.5~~~~~~~~~~
啊救命啊
只有一个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07-6-21 17:24 | 只看该作者
可怜的。。。哥哥我7.9号就能闪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17:27 | 只看该作者
[s:51] 啊~~~~
[s:34] 不要丢下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07-6-21 17:27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可怜的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17:29 | 只看该作者
我去吃饭了,55555555555555555为什么,苍天啊~~~~~~~~~~~~~~~~~~
打雷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07-6-21 17:33 | 只看该作者
31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07-6-22 13:46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17楼老板2007-06-09 12:44发表的“”:
义乌的
顶你下


老乡哈,我也是义乌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07-6-22 13:55 | 只看该作者
看见那么多人发东阳的历史,我也上网搜了一下,嘿嘿,发现义乌已经拥有上千年的历史~
颜乌
——翁本忠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刘向(约前77----前6)在他所著的《说苑》一书中载:“颜乌,乌伤人。亲亡,负土为大冢,群鸦数千,衔土相助焉。乌既死,群鸦又衔土葬之。”这是历史上关于颜乌的最早记载。颜乌以其感天动地的孝德备受历代推崇,有关他的故事在义乌广为流传。

颜乌的故事

颜乌,乌伤(今义乌市)人。先祖从鲁国(今山东一带)迁居而来。父颜凤。他们一家人独居荒原,以耕作为生。生活虽苦,但合家团圆,远离战争,日子倒也过得舒心。可是,灾难偏找穷苦人。不久颜乌的母亲因操劳过度、身体极度虚弱而离开了人世,丢下年幼的颜乌与父亲相依为命。

颜乌的父亲颜凤,因受祖上被称为圣人的颜渊的一箪食、一瓢饮而不变其志的安贫守道思想的影响,对颜乌言传身教甚笃。他既当爹又当娘,苦苦地把颜乌拉扯大。家境的贫困,生活的磨难,培养了颜乌勤快、孝顺、善良的品格。

颜乌体贴父亲年老体弱,不让父亲干重活。从田头回到家里,总是抢着做饭烧菜,且每次都等父新吃好了才拿起筷子。夏天,蚊子肆虐,颜乌总是给父亲打扇驱蚊;冬天,颜乌总是用自己身体温暖被窝后再请父亲安睡。

有一次,颜乌发现有一只小乌鸦因腿伤而落在地上“呱呱”地呻吟着。颜乌将它抱回家,精心地治疗、喂养。把它的伤治好了,养得大一点以后,就放它飞回蓝天。从此,鸟儿们将他当作好朋友,这只乌鸦常领着一群群乌鸦在他家房前屋后盘旋,久久不肯离去。颜乌父子俩不但不骚扰它们,驱赶它们,有时还特意撒些粮食喂它们。

就这样几年过去了,颜乌逐渐长大成人,而父新却更加衰老了。天有不测风云,颜凤终因一场大病后,撒手西去。颜乌悲痛万分,哭了三天三夜,哭得死去活来。

泪哭干了,但父亲再也不能复活,颜乌开始准备父亲的后事。颜乌家贫如洗,附近也没有什么人家,安葬先父只得靠自己。他拼命地挖,工具坏了,用手挖,整整挖了三天三夜,直挖得双手血肉模糊……过度的伤心、劳累,饿着肚子的颜乌终于晕倒在地。

颜乌的孝心深深地感动了乌鸦。那只被他救过的乌鸦领着一大群乌鸦“呱呱”地飞了过来,它们衔着泥来帮颜乌筑坟。乌鸦们的喙在啄泥时都被磨破,流出了殷红的血,只见坟上堆起的竟是一个个紫红色的泥团。

第四天,坟筑好了,乌鸦渐渐离去。可是不久,乌鸦突然又多了起来。过路行人甚为奇怪,过去一看,原来颜乌由于过度悲伤和劳累,竟死在父亲的墓旁。乌鸦又在衔土掩埋他的尸体。

颜乌纯孝格天,乌鸦帮助他衔土葬父,他死后乌鸦又衔土葬他,人们奔走相告。这件神奇的事情很快传扬开去,传遍了大江南北,传遍了六国九州。

义乌县名的由来和沿革

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前222),秦将王翦平定江南,在吴越两国旧地建会稽郡。郡内建县,其中以颜乌墓所在的今稠城为中心设邑。由于孝子颜乌因葬父而死,血诚格天,影响很大,因而根据颜乌葬父而献出生命这一事迹,将县名命名为“乌伤”,旨在旌表颜乌孝德。

乌伤县境,北接诸暨,西南邻太末(今龙游),大致包括今金华、兰溪、义乌、东阳、永康、武义、浦江、磐安八县(市)的全部或大部及仙居、缙云的一小部分。

西汉末年,王莽建新朝,于建国元年(9),将乌伤县名改为“乌孝”。可是只使用16年,刘秀建东汉,建武元年(25),东汉王朝又恢复乌伤旧名。

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分乌伤县地西面一部分辖境置长山县(今金华、兰溪)。兴平二年(195),分乌伤县东部地建吴宁县(隋朝并回乌伤)。三国吴赤乌二年(239),乌伤县西南地建武义县。赤乌八年(245),分乌伤县地南面一部分辖境置永康县。宝鼎元年(266),分会稽郡置东阳郡(郡治在长山,即今金华市区),辖乌伤。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朝廷将乌伤县从婺州(今金华)分出,并升为州的建制,州名绸(今通作稠)州,与婺州并列。武德六年(623)将原乌伤县分为乌孝、华川两县。乌孝县境包括今浦江,县治在乌伤治城,即今稠城。华川县包括今东阳,县治在今赤岸。

武德七年(624),绸州州制撤销,乌孝、华川两县合并,定名义乌,一直沿用至今。 唐垂拱二年(686),分义乌县东原吴宁故地建东阳县。天宝十三年(754),分义乌县北地及析兰溪、富阳部分地,建浦阳县,后改名浦江县。

千秋永慕

南宋理宗时,丞相乔行简(东阳人)于端平二年(1235)以同乡人名义上书朝 廷,请求给颜孝子立庙奉祀,供人们参拜,以宣扬孝德,受到理宗皇帝的赞许,赐庙名为“永慕”。淳 元年(1241),邑人康植在墓旁建了几间房子,给颜乌设立牌位。景定二年(1261),李补来任知县,祭拜孝子墓时,父老以康植建的那几间房子不足以体现孝子的高大形象,起不了感召邑人作用为由,向他请求为孝子建庙宇。李补采纳百姓意见,筹集银两,指派簿曹陈宁祖主持,会同乡绅楼思问等四人,选择庙址,动工兴建。次年竣工,庙名遵理宗所赐而名“泳慕”。永慕庙俗称孝子祠,位于墓东野山背(今稠城镇孝子祠住宅小区旁)。

历代的义乌县长官、县学学官都以颜乌的孝德作为教化县人的教材。新县令或知县上任,第一件大事便是到颜孝子墓前祭奠,“展拜墓下”且“礼容甚肃”。同时,给孝子墓添土,作为教化民众的表率和一项首要措施。因此,孝子墓越堆越高大,到明弘间已经方广40丈余,像座小山。民国期间,年年可以樵采五六十 捆柴薪。

20世纪90年代,义乌市在城中心颜孝子墓遗址建起孝子祠公园,以供后人瞻仰凭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07-6-22 14:15 | 只看该作者
羡慕你们还有暑假哦 艾 偶还得冒着大热天 努力工作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07-6-22 16:1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工作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