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帕西诺首次出现在电影银幕上,处女作是不太成功的低成本通俗剧《处女的烦恼》。不过,他在百老汇舞台剧《老虎打领带吗?》中扮演一名吸毒的精神病患者,却赢得了一座最佳演员东尼奖。此奖为帕西诺带来了另一个电影角色,在,《毒海鸳鸯》中扮演一名吸毒者!这部影片当然没有成功,直到《教父》出现,艾尔帕西诺才真正成为一颗崛起的明星。 帕西诺在《教父》与《教父续集》中扮演的迈克·柯里昂是影史上令人难忘的一个经典人物,他从一个纯情大学生变成黑手党第二代教父,是两部影片中的主轴角色。帕西诺的演出是成熟而稳重的,但真正的光芒却被在上集东山再起的马龙·白兰度和在续集崭露的罗伯特·德尼罗抢去了大半。同时,帕西诺的矮小身形又跟当时以《毕业生》和《午夜牛郎》红透了半边天的达斯汀·霍夫曼颇为相似,以至有些观众都把他误认为是霍夫曼。因此,帕西诺在那几年挑大梁主演的几部优秀作品,包括:《冲突》、《热天午后》等都卖座平平,并没有因两集《教父》而造成巨星声势。其后,帕西诺又接连演出了几部不怎么样的作品,包括:俗套的爱情片《夕阳之恋》、同性恋警匪片《虎口巡航》、不好笑的喜剧《欢喜冤家》、和过分粗俗的暴力片《疤面煞星》,声誉江河日下。不过,真正给予他致命打击的是《革命》一片。这部由《火战车》导演休赫逊执导的法国革命历史巨制,可以用成绩一塌糊涂来形容。二千八百万美元的大制作,在美国市场上映的票房纪录竟然不足一百万!领衔主演艾尔·帕西诺因此也成为好莱坞的过街老鼠,使他在银幕上足以失踪四年之久。 在这段表演生涯的低潮期,艾尔·帕西诺如何度过呢?首先,他自己拍了一部片长一小时的影片《本地的污点》,只拿到现代艺术博物馆中放映给小观众看。之后,他重回百老汇演舞台剧,戏码包括:《凯撒大帝》、《李察三世》,和获得东尼奖的《帕洛汉姆的基本训练》。 经过了四年的沉潜调适,艾尔·帕西诺终于以惊险谋杀爱情片《激情刽子手》(89)东山再起。女星艾伦·芭金在片中魅力十足的激情演出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也让资深的艾尔·帕西诺藉此机会让新一代的电影观众认识到他。接着,帕西诺在漫画电影《狄克崔西》中化妆扮演大反派头目大孩子,更获得影评人和观众的热烈鼓掌,锋头胜过了同片化妆演出的达斯汀·霍夫曼。跟着,导演科波拉为了赚钱还债而宣布开拍《教父第三集》,终于将五十岁的艾尔·帕西诺重新推向聚光灯的中心。虽然此片的卖座不如预期理想,但帕西诺可是站稳了巨星的地位。 九十年代成了艾尔·帕西诺在银幕上再度绽放光芒的年代。继《性、爱情、汉堡包》这部文艺片击出一垒安打之后,接着《大亨游戏》再来二垒安打,到了《女人香》更是威力无穷的全垒打,凭此片一举夺得奥斯卡影帝的桂冠。 近年来,在好莱坞“老少配”越来越成为无往不利的票房保证之下,艾尔·帕西诺显然是越老越吃香,再加上将“演戏”视为已永生职志的态度,使得艾尔不但受到影坛敬重,更成为新生代演员仿效与崇拜的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