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1604|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灵异现象]英国6岁男童疑存有前世记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5-4 1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英国格拉斯哥市6岁小男孩卡梅伦·兰姆经常谈论他的母亲和家庭,并在纸上画他的家―――一座海滨白房子。但是令卡梅伦42岁的母亲诺玛寒到脊梁骨的是,卡梅伦谈的母亲不是她,而是另一个40年前的姓罗伯逊的“妈妈”;卡梅伦画的房子也不是他们现在的家,而是“前世”的他位于英国巴拉岛的住宅。
  回忆“前世”生活 “我曾在巴拉岛住过”

  据悉,自卡梅伦会讲话时起,他就经常向母亲和家人谈论自己以前在巴拉岛的生活,让家人困惑万分。42岁的母亲诺玛回忆说:“当他还是个婴儿时,就会喊爸爸妈妈,可他嘴中冒出的第3个词,却是‘巴拉岛’。当他长大一点后,他经常会说:‘我曾是一个巴拉岛男孩。’或‘妈妈,在我来这儿之前,我曾在巴拉岛住过。’”

  “老家”是海滨白房子 “父亲”名叫罗伯逊

  诺玛称,他们一家从未去过巴拉岛,也从未在电视上看到过。可是卡梅伦却经常谈论他在巴拉岛的“家”,描述那是一座海滨白房子。他还抱怨现在的家里只有一个卫生间,而巴拉岛的家却有3个。卡梅伦说:“我和爸爸妈妈、3个哥哥姐姐和一只狗住在那儿,我最喜欢的地方是海滩。”卡梅伦口中的“巴拉岛父亲”是个名叫谢恩·罗伯逊的男子;卡梅伦称记不起巴拉岛母亲的名字,但记得她拥有一头漂亮的黑发。

  “荒唐回忆”惊呆家人 母亲决定一探究竟

  诺玛对6岁儿子心中还有“另一个母亲”感到非常震撼,她无法接受这个荒唐的事实。诺玛承认说:“我十月怀胎生下了他,他是我的儿子,可他却感到自己属于另一个女人。一天我问他更爱我还是更爱他的巴拉岛妈妈,他竟然说两个都爱……一天,卡梅伦竟要求让他的‘巴拉岛妈妈’来幼儿园接他!他哭着说:‘我必须去巴拉岛。我的家人想念我!’”

  诺玛向教育心理学家卡伦·梅杰斯求助,卡伦也认为这一病例相当罕见。卡伦称,卡梅伦描述巴拉岛家庭的方式,和其他孩子描述想像中的朋友并不完全相似。


  由于卡梅伦坚持要回“巴拉岛的家”,几个月前,诺玛终于订了去巴拉岛的机票,她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儿童研究专家杰姆·塔科博士的陪同下,带着卡梅伦一起飞往了这座从未去过的小岛。

  海滨的确有白房子 前主人名叫罗伯逊

  卡梅伦来到巴拉岛后,就真像的回到“家”一样兴高采烈,他们第一站来到了巴拉遗产保护中心,询问当地是否有一家姓罗伯逊的人,住在一个可以俯瞰海滨的白房子里。然而,当地文献记录中却没有任何关于罗伯逊家庭的记录。诺玛只好带着卡梅伦坐车沿岛边寻找。就在他们快放弃希望时,他们接到了一个电话,称当地历史学家发现,以前有一个姓罗伯逊的外地人家庭,曾在巴拉岛拥有一座度假屋,而那座度假屋就在考克莱希尔湾海边。

  诺玛说:“我们没有告诉卡梅伦,而是直接带他去那座房子,看他什么反应。当他看到那座白房子时,他兴奋极了,说:‘我没骗你们吧,快进去和我一起玩玩具!’”然而当他们靠近那座房子时,兴奋的神采从卡梅伦的脸上褪了下去,原来那只是一座空房子。卡梅伦的眼中含了泪水,和母亲一起参观了这座空房子,令诺玛震惊的是,那座房子中果然有3个卫生间,从房间中能够看到海景。

  “离奇故事”拍成片 “记忆”真能传递?

  随后,一些研究者追寻到了曾在上世纪60年代到巴拉岛度假的罗伯逊家庭的一个成员―――吉莉安·罗伯逊,但吉莉安无法回答他们提出的任何问题,也记不得家庭中有个叫谢恩·罗伯逊的人。

  卡梅伦的离奇经历已经被英国电视五台拍成了纪录片《这个男孩以前活过》,对于在他身上发生的一切,目前科学家无法做出解释―――研究人员无法确定,卡梅伦的“巴拉岛记忆”真的是从“一个人”身上传到了“另一个人”的身上,还是这些“记忆”都是他幻想出来的。

  不过,卡梅伦的母亲诺玛已经不再关心这些了,因为巴拉岛之行已经让卡梅伦获得了心灵的平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2#
发表于 2007-7-22 12:01 | 只看该作者
太离奇了吧,真的假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8-7 18:50 | 只看该作者
看过的  是摘自《北京科技报》的  后面还有下文的阿
根本不是什么前世记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8-9 10:52 | 只看该作者
看过了,初中时寝室晚上专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8-11 19:25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2楼zidingxiang2007-08-07 18:50发表的“”:
看过的  是摘自《北京科技报》的  后面还有下文的阿
根本不是什么前世记忆
真的啊!
还以为LZ摘的是真的呢! [s:71]  [s:7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8-13 16:02 | 只看该作者
當然是真的,今天晚上把報紙翻出來  打出來給你看哦 [mop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8-13 21:38 | 只看该作者
所谓的“前世”记忆不可能有
   听了这个离奇的故事后,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沈政告诉记者,所谓的“前世”记忆是不可能存在的。
   “记忆是需要有物质载体的,这个载体就是大脑。”沈教授详细地解释了人的记忆的形成。他介绍说,刚刚出生的婴儿,大脑的神经细胞还没有出生的婴儿,大脑的神经细胞还没有髓鞘的包裹,各突节也没有联接好,信息根本无法传递。孩子出生几个月以后,髓鞘才开始发育。直到两三岁,髓鞘才逐渐发育能完整地将先前裸露的神经细胞包裹在其中,而这时候各个突节也才基本连接好。
   “所以,不但是人没有所谓的‘前世’,即便是在人出生以后,3岁以前的记忆也都不可能保留。”沈政说。
   高级认知的记忆不可能遗传
   小男孩的母亲诺玛实在不知道儿子如何知道巴拉岛。诺玛感到奇怪的是,他们一家人从未去过那里。
   那么,如果小男孩的长辈到过巴拉岛,是否意味着“前世”记忆可能通过遗传而得到呢?答案是否定的。沈教授告诉记者,作为高级认知的记忆根本不可能遗传。
   只有生理层面的东西可能遗传,比如生物本能的记忆、婴儿的吸吮、发音、防御等等。沈教授介绍说,生物解剖学上的一些技艺也可能遗传,但是掌握的高级知识就不能够遗传;比如一位善于修表的父亲,肢体行为的灵活可能会遗传给孩子;但是儿子的灵活性可能并不表现在修表上。“这些生理上的可以通过遗传物质遗传,但是记忆作为高级认知,不可能遗传。”沈政说。
   巴拉岛也许就是婴儿最早的简单发音
   既然不可能有“前世”,也不可能一串,那么为什么卡梅伦出生后,在会叫“爸爸”、“妈妈”后第3个词就说出了“巴拉岛”?
   对此,沈政教授从婴儿的语言功能上进行了解释。沈教授说,对于人类的发音系统,类似“ba”、“ma”、“pa”、“fa”这样的音是最容易发出的,因此全世界不同语言的人们,最早发出的音都是“ba”、“ma”之类。
   “父母们听到孩子的声音当然很惊喜,最初也就认为孩子是在叫‘爸爸’或是‘妈妈’。事实上,对于婴儿来说,他们并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仅仅是最简单的发音。
   沈教授进一步解释说,当婴儿每次发出这样的声音,爸爸妈妈都会有很高兴的反应,这使得在婴儿的脑中对这两个词的意思有了认识;久而久之,形成了对这两个音的意思上的概念。
   “像‘巴拉岛’,也许就是最早孩子的一个简单发音,而父母却认为是他在说话,给这个简单音赋予了他们所知道的一些意思,孩子本身却对此没有概念。”
   “巴拉岛”记忆源自何处
   沈教授分析认为,从这个特殊的例子中,孩子对于巴拉岛的钟情有着两种与记忆相关的可能。
   1.特殊记忆的烙印?
   卡梅伦有可能在很小的时候,偶尔听到大人们有关巴拉岛的谈论,或是看到相关的电视、图画等。对他来说,新奇、有趣的东西就容易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语言的形成晚于记忆。当卡梅伦在脑海中存有关于“巴拉岛”的片断时,他还不能蹦出一些单词。而在语言形成后,他有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又将这些新奇深刻的记忆描述出来。
   2.似曾相识?
   这也有可能是一种“似曾相识”的症状。沈教授说,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现象,比如看到某样东西感觉以前见过,经历某个场景觉得以前遇到过。这是因为人们曾经所经历的一些场景的众多特征会存放在不同的记忆中,当人们接触到一个新的场景,其中的某些部分就可能刺激一些记忆,与之匹配。


真是长啊~  终于打完了  希望看的人有这个耐心  呵呵 [s: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8-14 12:16 | 只看该作者
对LS的打了那么长时间表示感谢,不过我真的是非常相信有前世之说的,呵呵,小时候我奶奶给我灌输的太多了。。。 [s: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8-14 17:03 | 只看该作者
那关于三个洗手间的事情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8-30 08:49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LZ.帮顶下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