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月落星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怎样拍"系列摄影教程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4-23 14:00 | 只看该作者
十一.怎样拍水下照片

拍摄水下照片是指人在水中拍摄水下景物的照片.相机与附件都需加有特殊装置,以便适应水下活动.
  拍摄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在水下拍摄时,相机必需带有配套的潜水摄影附件,或者有一个简易的水密罩,把相机装进去,然后才能入水拍照.
  2. 水下的光线绝大部分是来自直射的太阳光,其余小部分是天空和大气反射的散射光.所以在太阳当空时,水中光线最强,而当清晨或傍晚,太阳位置很低时,水中光线很弱.阴天或云遮日时,此时太阳直射光少,天空反射光多,水中光线亮度很低.
  3. 由于空气和水的密度不同,它们对光的吸收、反射、折射、散射等现象也不一样.因而人在水中所看到的景物与在空气中所看到的有所不同.拍摄时要注意到这一情况.
  ① 在水中看水下物体的距离,要比它的实际距离近.例如一个物体在水下实际距离是4尺远,而眼睛看起来却只有三尺.拍摄时,要以眼睛所看到的距离聚焦.
  ② 水中看到的物体的体积比实际物体要大1/3倍.
  ③ 相机镜头在水中的视角要比在空气中减小些.
  ④ 在水中,镜头的像差加大了.
  4. 光线在水中被折射时,会产生色散现象,从而会影响胶片的曝光与照片的颜色.水深色光被吸收多,水浅色光被吸收少.另外,水对光谱诸色的吸收情况也不相同,它吸收红光的比例最大,兰光最小,其它色光随光谱而递减.在更深的水中,光线全被吸收,所以看起来是一片黑暗.随着水深的增加,人眼睛在水下看到的色彩与物体的实际色彩不同.当人距离被摄体越远时,鲜艳的颜色成灰兰色,兰色调显得很深.拍摄时要尽量靠近被摄物.拍彩色片时还需加用彩色补偿滤光镜.
  5. 水下拍摄时,要紧握相机,将它尽量靠近面罩.在水下活动动作要轻,按快门时最好屏住气,按快门时动作要慢.拍摄时,最好把手臂支在身体或别的牢固物体上,以保持稳定.
  6. 水下拍摄时,一般不要从上而下拍摄,因为海底杂乱,很容易与被摄物混为一体.所以拍摄时,通常要游到被摄物的下面,从较低角度拍摄.
  7. 水中光线不足时,可使用电子闪光灯或特殊水下散光灯.以闪光灯指数计算曝光时,要把光圈开大一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4-23 14:00 | 只看该作者
十二.怎样拍高调照片

高调照片画面上的基调绝大部分是以白和浅灰影调为主,黑灰色影调极少,整个画面的色调比较简洁明朗.高调照片分为软高调和硬高调两种:软高调画面上的影调差距很小,可以细致地表现被摄对象的层次结构;硬高调的画面影调很少,几乎只是用线条勾划出轮廓.
  拍摄时要求:
  1. 光线要柔和、匀称,一般多使用顺光,这样可获得反差平淡的效果.拍摄人像时除头发外,脸上光比不要超过1:2.
  2. 拍摄人像时,被摄者要穿白色或浅色衣服.拍摄自然景物时也要选取浅色调的景物.主体和陪体的色调应尽量接近.
  3. 背景要选取白色调或浅灰色调.
  4. 曝光时,要比正确曝光略增加一点.
  5. 显影不宜过深,应选择缓慢性显影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4-23 14:02 | 只看该作者
十三.怎样拍低调照片


调照片画面的基调,绝大部分是以深灰、浅黑、黑色影调为主,浅色调占的位置很小.整个画面的色调比较浓重深沉.低调分软低调和硬低调两种:软低调是以差距较小的暗影调,表现出被摄对象的丰富的层次和质感.硬低调则是以较大的光比,突出表现对象的轮廓.
  拍摄时应注意:
  1. 软低调的画面影调低,但影调之间对比不大,它是以接近的影调和细致的影纹来表现被摄对象的层次和质感.软低调的光比多控制在1:4之间.硬低调的明暗对比强烈,光比多控制在1:8之间.
  2. 拍摄低调照片多使用测光或半逆光,要选择暗背景.
  3. 拍摄低调人像时,人物服装的色调要比较深.拍摄低调的自然景物时, 也需要选择深色调的景物.陪体的色调也要比较深,并且与主体的低调相协调.
  4. 感光要充足,以保证阴影部分有足够的层次.显影时应采用慢性显影液,可把D76显影液加二、三倍水冲淡,再把显影时间适当延长一些.
  5. 低调照片的整个画面影调浓重深沉,但其中最好要有白影调.这个白调即使面积很小,但能使整个画面具有生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4-23 14:04 | 只看该作者
十四.怎样拍电视影象

拍摄电视影像就是从电视机的屏幕上,直接把正在放映的画面影像拍摄下来.因为国外的电视新闻的影像是通过卫星转播的,它的传播速度快,所以在报纸上很多国外的重大新闻照片是从电视上拍摄下来的.
  从电视上拍摄照片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因为电视屏幕上的影像是由电子束扫描来完成的.为了产生一幅完整的图象,这束电子要在1/25秒内将此图象扫描两次,这就说明了为了纪录一个全部图象,不出现快门条纹,相机拍摄时的快门速度要慢于1/25秒.如果快门速度过慢时,画面会发生变化.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焦点平面快门多使用1/8秒速度,镜中快门多使用1/15秒速度.
  2. 拍摄时,要将电视上的影像调整到最大的光亮度和合适的反差.室内要保持黑暗,以免荧光屏表面产生反光.
  3. 根据荧光屏的明亮度来决定正确的曝光量.
  4. 彩色电视的色温大约是9300K.在使用日光型彩色片拍摄时,因电视色温高,拍摄时要加用琥珀色滤光片,以雷登85或85B比较适宜.如没有滤光片时,也可转动电视的调色旋钮,使画面偏红,以达到降低色温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4-23 14:04 | 只看该作者
十五.怎样拍玻璃器皿


玻璃器皿不但透明,而且本身还会反射出明亮的耀光.拍摄时要表现出玻璃器皿的这一特点.
  拍摄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由于玻璃器皿具有透明或半透明的性质,以及表面光滑容易反光的特点,因此用光时,一般不采用直接照明,而是采用间接照明的方法.可将灯光照射到一些明亮的反光面上,然后再由反光面反向到被摄物体上.也可以把玻璃器皿放在一平面的背景前面,灯光照射背景,以背景柔和的反射光作为照亮玻璃器皿的唯一光源.在这种光线条件下,玻璃没有反光,玻璃器皿的深暗的轮廓线条和它的透明质感可以表现出来.
  2. 可任意选用明亮或深色背景.比如用平滑无光泽的黑纸或硬纸板作为深色背景.或者用白色或浅色的无光泽纸作为明亮的背景.
  3. 拍摄时,不要使相机的影子反映在玻璃器皿上.可以用一块50厘米见方的黑纸,中间开出像镜头大小的一个洞孔,放在相机前,就可以消除影子.
  4. 拍彩色片时,可用大张颜色纸作背景.纸的上端钉在墙上,纸的下端要在台子前垂下一尺左右,玻璃器皿放在纸上.光源可放在背景的后面,打出逆光效果.
  5. 拍摄橱窗里的玻璃器皿时,应从室内向窗外拍,利用从室外射入的逆光表现出玻璃器皿透明的质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4-23 14:05 | 只看该作者
十六.怎样使用追随法


拍摄动体时,可以用追随摄影法.追随摄影的特点是,拍摄者要随着动体的运动方向转动相机,在行进中按动快门.拍摄的结果是,动体清晰,而背景移动模糊,给人以快速运动之感.
  采用追随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把相机紧靠脸部,相机与头部作为一个整体来转动.拍摄时,先从取景框里看好被摄对象的位置,然后,按动体行进的方向,相应转动相机,待到适当时机时,及时按动快门.
  2. 按快门时,相机不能停止,必须在转动中按快门.
  3. 不要使用太高的快门速度,一般多用1/60秒,有时也可用1/125秒或1/30秒.如使用快门速度过高时,动感不强,追随效果不明显;如使用快门速度太慢时,技术上不易掌握,主体容易模糊.
  4. 使用追随法拍摄时,一般以选用测光或逆光为好.应选择深暗色的背景,而且背景最好是有树、山、房屋或人群等景物.这样在转动相机时,背景才能出现模糊的线条.如果背景没有景物,或是暗黑一片,拍摄时即使转动相机,也不会出现模糊效果.
  5. 追随摄影主要用于表现动体的"动态"和"速度"有下面几种追随法:
  ① 平行追随.相机与动体的行进方向成90°.拍摄时,相机平行追随动体.
  ② 纵向追随.当动体纵向运动时,相机随之纵向追随.如小孩向上荡秋千,相机向上转动.
  ③ 弧形追随.当动体弧形运动时,相机随动体运动,弧形追随.
  ④ 圆形追随.当动体圆形转动时,相机圆形追随.
  ⑤ 斜向追随.当动体由高处下降时,相机可斜向追随.
  ⑥ 变焦追随.拍摄者在面对迎面而来的动体时,利用变焦镜头,在变焦中追随拍摄.这时动体的四周会出现放射线条,有迸出的效果,动感很强.拍摄的要领是:当把动体对焦清楚后,随动体向前移动的方向,从远向近拉镜头,即从短焦距往长焦距拉动.如动体向后移动时,也可从近向远拉镜头,也即从长焦往短焦拉.变焦追随时,用左手拉动焦距,右手按动快门,在拉动焦距中按快门.背景要选择有景物的地方,这样才能在变焦时,出现迸发式的线条.拍摄时,因动体迎面而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拍摄前要选择安全拍摄点,以免被动体撞伤.
  拍摄远距离快速动体时,需要用望远变焦镜头,可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用慢速度在长时间曝光过程中进行变焦拍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7-4-23 14:05 | 只看该作者
十七.怎样拍舞台照片


舞台摄影包括的范围很广,有戏剧、舞蹈、音乐、曲艺、杂技等多方面内容.舞台演出的形式又是丰富多样、风格各异.所以在拍摄前,要熟悉各种艺术的特点,便于拍摄到理想的画面.
  舞台摄影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光线较暗变化大.舞台摄影的照明主要来自舞台灯光,它比外界自然光要暗得多.而各个剧场的灯光情况并不一样,因而亮度也不同.有些剧种如京剧、地方戏、曲艺、音乐等,光线比较明亮,变化不大,而话剧、歌剧舞蹈等光线亮度变化大,因为它常常需要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变化.有时,灯光渐变时,因人眼有适应能力,常常觉察不到光线的细微变化,以致造成曝光的失误.
  2. 拍摄的位置与拍摄的角度受限制.在剧场拍摄时,除了特殊情况允许随意更换位置外,一般都只能是坐在固定的位置上拍摄.因而,在选择拍摄角度时受到很大的限制.
  3. 从演出效果考虑,舞台灯光一般多照射在主要演员身上.所以,在主角与配角、主角与背景之间都会出现明显的亮度差,拍出的底片反差大.
  拍摄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掌握正确的曝光.拍舞台照片时,用闪光灯拍摄比较方便,但使用闪光灯会影响观众.另外,闪光灯正面照射,也会破坏舞台上的现场灯光气氛,所以一般多利用舞台的灯光.拍摄前,要用测光表测出准确的曝光数字.从台下向舞台上测光时,如果舞台上的灯光明亮、均匀,可以得到准确的数字.如果主体光强,背景天幕过暗时,按测光表测出的平均光值曝光,常常会出现主体感光过度的现象.所以应选用小角度测光的测光表或镜头后的中央重点测光表为好.测出光值后,还要根据整个舞台的光线情况加以调正.拍摄时要以主要人物为感光标准,随时注意灯光变化,调整光圈、快门数字.
  2. 拍摄时因座位相对固定,所以应在事先选择好拍摄点.一般以侧面位置较好,因为正中位置拍摄,前后人物容易重叠,又不容易拍摄到演员进出场的画面.在第一排的位置上拍摄时,角度容易过仰,以四、五排至十排位置为好.如需要拍摄大场面全景时,可坐在楼上第一排,或爬上舞台一侧的灯光调动工作台来俯拍.
  3. 拍摄舞台照片,多选用400度以上的高速度片.如没有高速度片时,可用强力显影的办法,提高胶片的感光度.如使用伊尔福HP4胶片时,用菲尼酮强力显影液显影,可提高感光度一倍.
  4. 使用120单镜头反光相机时,因为按快门与快门实际打开有一段时间,所以在拍摄极快的舞蹈动作时,必须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拍摄时要掌握"提前量",提前按动快门.这样,快门实际打开时,才能抓取到理想的拍摄时机.
  5. 拍摄舞台照片时,有时为了表现演员的动态,常常要保留一定的模糊感.所以在选择快门时,不可一味追求高速度.
  6. 因为光线暗,使用大光圈,景深短,所以一定要准确的对焦.在演出前,可先测量出舞台两边、中间以及背景的距离数字,作到心中有数.拍摄时,即可根据人物的活动,以已知的距离数字作为使用时的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7-4-23 14:06 | 只看该作者
十八.怎样拍日出与夕照


旭日东升与夕阳西下,是大自然中最瑰丽的景象,也是摄影者喜欢拍摄的题材.日出与夕照的景色变幻万端,瞬息即逝,所以拍摄前要作好充份的准备工作.
  拍摄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日出与日落时,光线变化很大,几乎是在每分钟里,光线都有变化,而日出比日落变化更快.所以,拍摄时要根据光线变化的情况,要不断测量曝光值,借以取得正确曝光.
  2. 拍摄日出时,因为地面景物亮度比较低,所以一般多拍成黑影.拍摄日落时,地面景物因有天空光照明,所以还具有一定的亮度,但它与日光比起来,还是相差很大.所以,曝光时,可以选取折衷曝光量,适当照顾地面的景物.
  3. 拍日出或日落时,当人的眼睛可以直看太阳而不觉刺目时,相机镜头尽可以对着太阳直接拍摄.如果觉得太阳过亮,以致人眼不能直视时,最好是缩小一级或两级光圈.用光圈16或光圈22的小光圈时,可以获得光芒四射的效果.太阳光射进镜头,会在感光片上形成光晕现象,所以应加用遮光罩.
在画面中要想使太阳形象突出,可使用长焦距镜头.因为长焦镜头压缩空间距离,可把太阳影像拍大.
  4. 拍摄前要了解何时日出和日落,以及太阳在天空的位置.一般说日出于东,落于西,而实际上太阳只有在春分和秋分这两天(三月二十一日和九月二十三日)才是如此.而在其它日子里,太阳是每天以0.258° 的速度在移动,而且移动的方向也有变化.因为日出变化快,所以拍日出前,一定要事先了解日出的时间和位置,以便安排画面.
  5. 清早的天气一般要比傍晚明朗,但日出的景象远不如落日时那样丰富多彩.日出来得很突然,而且太阳在高出地平线后,色彩便迅速消逝.日出持续时间没有日落那么长.日落在太阳还未到达地平线以前,它的云彩效果就开始出现了.而且太阳在落山之后,余辉还会保留一段时间.拍摄日出和日落,都要抓紧时间,尤其是拍日出,更要抓紧,以免失去良机.
  6. 日出之前,空气湿度大,日出之后,湿度会逐渐降低.因为这时空气中水份大,远景明亮,反差低,景物轮廓的清晰度和色彩饱和度都比较差,空气透视感强.早晨看到的景物好像蒙上一层薄纱,光线比较柔和.
  日落时,空气湿度低于早晨,空气中水份少,大气透视现象弱.光线显得比较硬,阴影部分的层次不易在照片中表现出来.加用黄滤光镜,可以压暗天空色调,使云霞突出.如加用橙色滤光镜时,效果更为突出.
  7. 拍摄彩色片时,清晨和傍晚的太阳光的光谱成分以红色为主,色温低.拍摄时,可不考虑色温问题,仍选用日光片.因为拍出的照片偏红,正可以描绘日出与日落时的真实色彩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7-4-27 09:31 | 只看该作者
都是好东西
支持一下
不过……好像摄影书上全都有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