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95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土耳其大奖赛赛道简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8-25 1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赛道示意图

赛场示意图


赛道弯角示意图

赛道名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Istanbul)赛道
官方网站:
http://www.msoistanbul.com
地址:Istanbul Park 34959 Tuzla –
Istanbul Turkey
时区:GMT+2
电话:(+90) 216 677 1010
传真:(+90) 216 677
1039
第一次承办大奖赛:2005
人口:13,000,000
语言:土耳其语
宗教:穆斯林占97%,基督教和其他占3%
货币:新土耳其里拉
最高速度:320.58
Km/h
下压力调校:中
弯道数量:14(左弯:8)(右弯:6)
历届冠军榜:
2005:莱科宁 K.
R?ikk?nen(迈凯轮McLaren)
赛道介绍
  土耳其赛道位于首都伊斯坦布尔附近,于2005年8月承办他们的首届F1大奖赛,这也使F1的赛程表首次扩充到了19场分站赛。土耳其总理亲自参加了这条由赫尔曼?剔克设计的全长5.333公里的新型赛道于2003年9月举行的破土动工仪式,2004年6月正面看台开始建造,2005年1月赛道开始进行了整体的美化工作。土耳其方面与国际汽联签约长达7年。据悉,伊斯坦布尔赛道耗资6000万美元。
  比赛方向呈逆时针环绕。英美车队的巴顿是第一个驾车体验过伊斯坦布尔赛道的F1车手,当然他驾驶的不是F1赛车而是民用车。
附:伊斯坦布尔赛道其他技术数据
  赛道宽度:14-21.5米
  最小弯道半径:15米
  最长直道长:720米
  前直道长:655米
  路肩数目:16个
  最大坡度:8.154%(2个下坡,3个上坡)
  轮胎墙用胎:124000个
  总观众容量:130000位
  主看台容量:25000位
  临时看台容量:50000位
  草地看台容量:50000位
  VIP包厢容量:5000位
  停车场容量:12000辆

赛道特性
  首先从主看台下面的大直道全速通过,当到达第一个左弯前刹车时车速为每小时300公里左右。1号弯呈90度,而且带有明显的下坡特征。我们可以使用三档以大约每小时160公里的速度通过。其实1号弯和2号弯是一个组合弯道,使出向右的2号弯时速度已经可以上升到每小时200公里。
  3号弯是一个很长的右向曲线,在这里我们右可以加速到每小时300公里。速度上来后就要猛踩刹车,准备通过下面的左-右-左组合弯。
  首先是向左拐的3号弯,事实上它是三个连续弯中速度最快的,大概是每小时145公里用三档。驶出这个弯道时不能甩得太开,必须紧贴赛道左侧为进入4号弯作准备。减一档,速度也降至每小时120公里,掌握好这个弯的顶点位置非常重要。进入5号弯前还要刹车。通过这个左弯后我们会看到同样左拐的6号弯,它和5号弯组成一个双顶点弯道。但是6号弯的出口越来越宽所以我们可以一直加速驶出。
  接下来是一段直路,我们要让车速尽可能的快。但是到达7号弯(发卡弯)时我们不得不重踩刹车,这里将对赛车的后轮造成巨大压力,不逊于出弯加速时的压力。这个发卡弯带有缓慢的下坡,通过它的时速不能太快,大概是115公里。
  从7号弯出来是一个短道加速,接下来就是整个赛道最有趣同时也是最艰难的8号弯了。
  8号弯是一个连续的左弯,实际上它是由4个顶点组成的,我们通过时的线路则体现为三顶点。赛车在这里行驶时的状态将打到极限,右前轮压力很大;这里对车手的驾驶技术也是挑战,必须掌握好最佳通过路线,任何微小的错误都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从复杂的8号弯出来,9号弯已经在一条平坦直路的前方向我们招手了。9号弯和10号弯形成一个左-右方向的连续弯。赛车从六档时速300公里骤减到110公里通过9号弯。然后加速右转通过10号弯,在这里的出弯速度将对后面的长直道速度带来很大影响。
  最后的三个弯形成左-右-左连续弯道,其中最有趣的当数头一个左弯12号弯。因为它后面的13号弯是一个右弯,所以我们可能会在比赛中看到两部赛车在12号弯齐头并进争抢车位的景象。12号弯的时速只有90公里,时速110公里的13号弯使抢位的赛车排好次序进入最后一个弯道。赛车从14号弯以每小时110公里的速度出来就再次驶入主看台大直道开始新的一圈。
  这条赛道的单圈时间预计将在1分25秒左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2#
发表于 2006-8-25 12:33 | 只看该作者
[s:2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