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我国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去外地疗养和治病已不是公务员、教师和特殊工种的专利。现在小城镇和农民也开始走出家门,去海滨疗养和治病。
利用气候特点,选择气候适宜的疗养地,使健康得到恢复和加强,称为气候疗养。利用空气、日光、海水及沙漠等进行专门的治疗,称为气候疗法。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有很多理想的胜地可供选择。
■海滨、山地、沙漠地区适合不同疾病的疗养
海滨的气候特点是空气湿润、气温变化缓和、阳光照射比较充足,空气中含有海盐成分和大量阴离子且污染物少,由此可以进行空气疗法、海水疗法和日光浴。这些疗养地适合血液病、糖尿病、慢性结核病患者,以及初发的支气管炎、肺炎、肝硬化、支气管扩张、精神系统功能性疾病、风湿性心脏病缓解期或最低活动期等疾病的疗养。
山地由于受海拔高度和云雨多的影响,其气候特点是天气凉爽、气压稍低、紫外线强、空气中阴离子多,又因山地树木多,空气新鲜,所以在海拔1000-3000米高度的疗养地对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很有效,适于结核病、无心肺机能不全的肺病、血液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病人的疗养、治疗。
沙漠和半沙漠地区空气干燥,夏季炎热,适于关节炎、肾病的病人疗养治疗。
■气候疗法包括空气、日光、海水等多种方法
气候疗法主要有空气疗法、日光疗法、海水疗法等几种方法。
空气疗法是利用露天新鲜的空气,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可以在任何气候区和任何季节进行。目前,北京北部山区有不少地方都适合人们进行空气疗法。空气疗法的生理和保健效应取决于氧气对身体的作用和冷空气的刺激。吸入了新鲜空气,使人的肺活量增加,改善肺泡的通气,提高了肺泡中氧气的张力,从而使血液中的氧气增加。露天的自然氧气密度比室内高出10%~15%,容易使血液中氧气饱和,这些具有饱和氧气的血液到达全身各部位,可使组织的氧化过程正常化、活跃化。冷空气刺激皮肤和上呼吸道的神经末梢,提高神经的紧张度,促进代谢,组织增加对氧的需求,提高换气的水平,从而加强了心肺的容量和身体各部分的功能。空气疗法使身体对外界条件的反应正常化,从而增加适应能力和平衡能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日光疗法(日光浴)是利用太阳照射身体来治疗和预防疾病。日光疗法包括红外线疗法、可见光疗法和紫外线疗法。以前曾介绍过这方面的内容,这里就不再讨论了。值得一提的是有的病人禁忌日光疗法,因人而异,不可一味追求。
海水疗法(海水浴)是通过海水的低温、寒冷对身体产生热力作用,而且水温越低,生理作用越强。海浪和水流对身体的压力和按摩会产生机械作用,能改善皮肤的弹性。人为了在波浪中维持平衡,肌肉要做功,从而得到锻炼。溶解在海水中的盐分会刺激皮肤而引起化学反应。海藻的植物杀菌素对人体也有益。进行海水浴的最佳时间是8-11时、16-19时。夏季正午的太阳辐射强,不宜海水浴。也有些人不适应海水浴,另当别论。
总之,气候疗养和气候疗法有益人体健康,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人们应积极投身其中,健身强体,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