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131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也许没见过的蒋公葬礼场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6-26 1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蒋公于1975年4月5日在台北市郊的士林官邸过世,当时行政院随即宣布4月6日起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国丧」,“国丧”期间军公教人员一律着素服,并配戴宽二吋半的黑纱,为蒋公戴孝。
  
   当时更规定彩色电视画面一律改为黑白,全台停止娱乐、宴会及各项庆祝集会30天,后来因为停止娱乐30天影响太大,才改至4月16日蒋公移灵为止,但为表“举国”哀悼,4月16日至18日则是禁屠3天。
  
   移灵大溪陵寝时,全台民众就地肃立致哀一分钟,从台北到大溪62公里,二百多万人沿途设案路祭、跪拜迎送,甚至不乏荣民、荣眷哭倒在地,如丧考妣﹔而凡是不合丧悼气氛的广告都拆除,交通路口则搭建牌楼,甚至包括医院等多数行业全都停止营业。
  
   当时政府对外发言,也均以「崩殂」、「陵寝」、「谒陵」等帝王级的语句形容。
  
   为了配合当时的政治气氛,凡是不配合政府政令的活动一律都要取缔,包括学生若在此时偷偷办舞会,一经查获,学校均会记过处分,但尽管如此,民间娱乐活动仍然在高压气氛下进行。
  

  2

  3

   1960年美国总统艾森豪来台访问,蒋公一身笔挺军服,前往松山机场迎接。艾森豪是欧战的英雄人物,蒋公则结合中国各党各派进行八年抗日战争,两人都是二战代表人物之一。在美苏冷战时期,台湾成为美国在远东防堵共产势力的一座堡垒,美国政府将物资和军队输往台湾,使蒋公无后顾之忧。1960年台湾同时发生「雷震事件」,雷震组党失败,推迟台湾民主化的进程。此一时期美国政府因为与蒋公友好,并未对蒋箝制台湾民主而表示不满。

   蒋公拄着手杖,坐在竹椅上,留下这祯台湾人熟知的照片。照片中的蒋公,是个慈眉善目、朴实无华的老人。蒋公一身极具争议,但是他的简朴作风、平实平淡的生活习惯、不讲究奢侈派头,是比较为人民所公认的。这种风格虽然不见得影响妻子宋美龄,但是与蒋经国极为相似;蒋经国的简朴随兴更胜于蒋公。蒋公的健康状况,直到1972年8月的一场意外的车祸,才急速下降。蒋公的座车被一名少将的座车撞上,使蒋必须接受长期治疗,不堪其苦。
  

   手执军刀,神采焕发,蒋公位于权力的顶峰。孙中山逝世后,蒋公挥师北伐,一方面完成总理遗志,一方面和汪精卫、胡汉民、李宗仁、中共等势力展开斗争。汪、胡在国民党内的辈分高过蒋公,均是文人出身。李宗仁所领导的桂系军阀,在东征、北伐及后来的抗日战争中均贡献卓著,但长期以来一直是蒋公明争暗斗的对手。而中共在孙中山「联俄容共」的政策下,周恩来、林彪、陈赓等人均曾是黄埔军校的一员,与蒋公协力统一中国的大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2#
发表于 2006-6-26 16:52 | 只看该作者
首次看见,支持楼主发帖
3#
发表于 2006-6-26 16:52 | 只看该作者
没有他中国的历史不完整
4#
发表于 2006-7-2 06:32 | 只看该作者
好政治`````````````
5#
发表于 2006-7-2 06:4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终于看到了
6#
发表于 2006-7-7 20:0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呢
7#
发表于 2006-7-8 11:20 | 只看该作者
蒋公及其子经从未葬过,准确的讲,是“暂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