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以说第一印象很重要 
往往看一个人好了 
就认为他没有错误 
 
80年代的这些作家都张扬着自己的个性 
他们的文章都有自己的特点 
不过特点是什么呢? 
就韩寒和郭的小说来说 
韩寒初次发表《三重门》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但如今呢 
自从《长安乱》发表以后 
就感觉他已经失去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况且,一直走这种叛逆的路线 
少年的时候可以说你年少轻狂 
等你年纪大了呢? 
难道你要走王朔的路线? 
郭的小说笔调细腻、感情真挚,确实 
但是给人以友情?给人力量? 
小说一直坚持贯彻着“悲伤” 
到最后小说人物不是挂了就是失踪了住院了(还是挂的多) 
 
也不得不提他抄袭 
如果你不承认他抄袭 
请去看看几本小说原作,比如说《圈里圈外》 
如果你承认他抄袭还认为他抄袭还抄得这么好(确实,《梦》比《圈》好看,因为庄羽的小说就是一本女人的牢骚经) 
那我无话可说 
至少我认为小说的灵魂应该是自己的 
如果只是喜欢文字笔调的细腻 
还不如看散文(确实,他散文不错) 
 
我不知道这批人在追求文字的什么东西 
是漂亮的外壳空虚的心灵? 
不了解一个人我是不会去评价他的 
网上报纸媒体里评论铺天盖地 
谁知道谁说的是真的,谁说的是假的呢?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勿丢鸡蛋 [s: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