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包老师说《沙漏》虽然是大2的人编的剧本,但主导思想是为了大四的哥哥姐姐们在诉说他们经历的大学四年?
不客气的说下自己看过以后的小想法,我觉得剧本本身以时间为依托,回述四年的大学生活,有可取的地方。但一开始的几幕我觉得没有很好的把这个线索呈现给大家,所以我看的时候,开始的几幕有点彷徨,有点迷惑(也可能是坐的太后面,台词听的有点模糊,影响了效果)~~
看完回忆整部剧本,我觉得还是在突出“爱情”,当然离别的悲剧加上凄美的爱情,在舞台上演绎是最有煽动性的,但现实的校园我觉得大四除了在为即将面临考验的爱情而神伤外,以后人生道路的选择啊,大四实习回来后心态方面的转变啊等等方面应该也存在的,但剧本好象只用某一幕中一对恋人的交谈中带过了这些方面,而且那些抉择只是作为“大四了,我们时间不够”这个倾向于爱情主题的一个辅助。
一行寝室四人去看《沙漏》,回来居然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睡眠的最初形态是死亡的样子(可能记的有的出入)”这句台词,原因应该在于它的震撼力。所以我觉得大屏幕里展示的台词,不在于多,不在于有多优美,而是在于它字里行间的震撼,在于它瞬间抓住人心的魅力。而且我觉得字幕的字数一多,势必缩小字体,那对坐在会场靠后面或边角的同学来说,意义应该不是很大,那也就失去了字幕出现的意义。
[s:5] [s:5] [s: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