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楼主: 我佛慈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卍卍卍佛即生活------求助佛法专帖卍卍卍

[复制链接]
281#
 楼主| 发表于 2007-1-2 02:12 | 只看该作者
李亚鹏:有了女儿从此人生有了信仰



  12月26日,嫣然天使基金创始人李亚鹏和王菲夫妇将在北京举行慈善晚宴,答谢社会各界对基金的支持。截至12月5日零点,捐款总人数为54220人,总金额达161738.51元。日前,第一位接受嫣然基金会资助的唇腭裂患儿已在北京接受了入院治疗。明年,李嫣还将进行第二次手术。本月,主持人许戈辉专访了李亚鹏,本报记者也在随后对李亚鹏本人进行了专访。

  让一直对媒体持保留态度的李亚鹏开金口畅谈家庭与妻女,唯一的前提便是:聊基金会。患有唇腭裂的女儿李嫣的降临,让李亚鹏给人以全新的感觉。他卸下自己结实的盔甲,褪去明星的光环,身为父亲,他说自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李亚鹏很忙,除了慈善晚宴筹备工作,还正在拍摄女儿李嫣出生后自己接拍的第一部戏,他无奈地笑着说:“我得赚钱养家啊!”那个夜晚,长长的三个多小时,整个现场的气氛有些凝重,却有一种坚定的力量在流淌。所有人静静地聆听他说一家三口的故事,一个原本只属于个人隐私却由于他和妻子的公众身份,不得不拿到台面上来的故事。他一直忍着眼角的那滴泪,直到说起第一次见女儿,他轻轻地拭去泪水。后来,又几次掉泪。

  李亚鹏说,王菲给嫣儿和基金会写了一首歌,叫《爱笑的天使》。“刚刚写好,还没有录制,也许赶不上在慈善晚宴的时候唱了。”他说,中国有240万唇腭裂患者,请大家一定要记得为贫困家庭的患儿筹款。“这是我接下去的生命中,会做一辈子的一件事。我不在乎别人说什么,我也不知道这个基金会最终会做到什么程度,但是,只要我活着的每一天,我就会做下去。也许几年后有一天,我和王菲没有像现在这样有影响力了,但是至少我们也会每年帮助一位患者,让他们接受治疗。”

  缘由:想把这个技术带到中国

  从与王菲恋爱那一天起,关于李亚鹏的各种争论便未停止过,由于他之前的几段情,也因为王菲的“天后”身份。而女儿的出生,一篇名为《感谢》的博客,11月21日成立的嫣然基金会,把一直不愿意面对媒体的李亚鹏,再度推到了一个受人关注的位置。

  李亚鹏说:“筹备基金会的过程,让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从确认想做到成立,只花了1个月时间。我想说,真的很难,很难,一言难尽,慈善在中国刚刚开始,大多数人还不了解。这不是投资,是不求回报的,中国目前的慈善事业不容乐观。”

  而之所以李亚鹏会想到成立这样一个基金会,完全是因为在美国的那段时间,带女儿几十次去医院治疗的经历。

  最初是我想到的,要成立基金会,我把想法告诉了王菲,她也很支持。作为父母,带女儿去美国的医院,是希望她能得到最好的治疗,那里的环境也更安静。结果千辛万苦到了那里之后才知道,我们花费了很大力气,了解了所有信息,30天之内完成去美国的行程准备,其实,那不是什么专利技术,是很简单的,只是在中国没有被引进,国内完全可以做,当时只是想着可以跟国内做技术交流,在全国推广,结果最后就成立了基金会。这是中国第一个私人发起的国家认可的公共基金会,是属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

  我希望通过这个基金会,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孩子。我们希望能专款专用(以前红十字会曾出过家长领了救助款回家用作日常生活的情况),这不是一个复杂的手术,只要5000~20000元人民币左右就可以实现。申请救助的孩子有两个条件:一个是贫困家庭,一个是14岁以下。12月6日我们第一个救助的孩子,是去年6月1日被人拣到的——儿童节,却被父母遗弃!

  印象很深的是,在我们去的那个地方,每一对唇额裂患者的父母都可以用“形色匆匆”四个字来形容。只有进入医院,大家才放松,才会微笑,因为在那里大家才是平等的,出了那个门,大家又马上恢复紧张的表情,匆匆走了。嫣儿几乎成了那里最受欢迎的孩子,因为她特别特别爱笑,每次一去,就会有很多护士和医生来抱她,说:“哦看!Yan Li来了!”其实她是唇腭裂患者中最严重的那一种,10月14日动了手术,明年还要再动第二次。

  我许下了一个心愿,从现在开始,一生当中的每一次出行,不管我多忙,只要我坐飞机,我都会准备嫣然基金会卡片,分发给座位前后左右的人,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为基金会筹款。

  回忆王菲生产过程为女儿两次落泪

  第一次得知嫣儿“可能”是唇腭裂患者,准确地、正式地从医生嘴里听到这个消息,是在王菲怀孕四个多月的时候。在丈夫李亚鹏的眼里,“我没有那么勇敢伟大,王菲比我勇敢,比我坚强。”

  那天去医院做检查,医生对我们俩说,胎儿可能会有问题,当时我们俩都没有表态,因为只是说“可能”,也不确定。但是回到家,我就偷偷跑到院子里给医生打了一个电话,让他以后碰到任何问题就直接给我打电话,不要让王菲知道,毕竟她还是孕妇。那天晚上,我们俩看电视,我想了好久,终于问她,白天医生说的话她怎么想。她说,“就算是真的,难道还不要了吗?”我就明白她的想法了。其实当时听说还有一种方法,是先把孩子取出来动手术,然后再放回母亲体内,然后再生出来,我觉得这样对母亲不好,所以放弃了。

  心情肯定会有影响,但是这之后直到孩子出生,我们都没有再很正式地聊过。这大概也是性格的缘故,我们两个人都是那种不太怕事的人,当然也是抱着一线希望,万一医生说的不准呢?

  临到孩子快要出生时,整天都在忙着如何转移记者的视线,那个时候我周围朋友能用的车都借过了,有几十辆吧,真的不夸张。我还和王小鱼等几个拍过我们的记者上了《实话实说》做节目,我有时候真是比较幼稚天真的,我以为我说想让妻子在家生产真的可以转移记者的视线,那真是幼稚可笑的战术。当时协和医院产房外有几十个记者,其实网上公布的那些王菲被推出产房的照片都不是她,我们研究过内部结构,有个专门的通道,根本不需要从外面走。

  女儿出生了,医生面色凝重地来找我,不像别的孩子出生,医生都是高高兴兴地过来说“恭喜”,我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只问了一句:“严重吗?”他点点头。王菲手术不是特别顺利,知道大人没事我就放心了,我去病房看她,她还很虚弱。这是我在女儿出生后,第一次哭。我进病房之后,有些沉重,想了想,就挪了把椅子坐到她床头,头斜靠在墙边,握着她的手。当时就我们夫妻俩,她一下就明白了,第一句话便是:“严重吗?”我点点头,我们俩都没再说话,只是握着手,看着彼此,眼睛有些湿润。那个时候我们才知道,原来这5个月来,各自的心里关于女儿的问题不是不存在。我太太真的是个非常坚强的人,作为母亲的压力大过于我。

  有时候想想可笑,我这个人做演员,碰到的好剧本不多,可是我的人生就像一部电影,甚至到了女儿出生的那一刻,真没想到还要让电影里的场景再现。嫣儿一生出来,就被秘密带到了隔壁一栋楼里的加护病房。为了躲过记者,医生给我拿来一套白大褂,让一个护士陪我去,我带着口罩帽子,拿着一个门诊本,和护士说话,假装在讨论,我在心里对自己说:“这个事情就是这样了,我要面对了,绝对不能让媒体知道。”走出电梯便被一通狂拍,不过他们没认出我们来,然后我就顺利地走到了嫣儿的病房。我只是很想很想看到她,我定定地盯着她看了足足三分钟,曾经想过很多次,也在戏里演过父亲,她就是我平生第一个孩子。还是让我有些吃惊,她不是那么好看,我看着她的时候,旁边的一排医护人员都在抹眼泪。一转身她就要哭,我就对她说:“嫣儿,不哭。相信爸爸,你会没事的。”她就真的不哭了。

  第二次哭,是在美国接受治疗,医生要给她的口腔做模型,让我抱着孩子,看着挺人性的样子,其实很残忍,第一次是王菲去的,我走到了走廊边,隐约可以听到她的哭声,我想当时王菲应该哭了,那种刺激是父母没法忍受的,很残忍,你得给医生做“帮凶”,捆住她的四肢。一听她哭,我就在心里骂自己:真的这么难,我这么做,是不是错了,到底该不该带她来?不管怎样她还是自己的孩子,让她受这个罪干吗?眼泪把肩膀的衣服都给湿透了。

  我那个时候就望着百页窗外正好有棵树,光秃秃的树枝。说来也巧,等嫣儿手术之后我们再去,我惊讶地发现,那棵树竟然开出了花!我英文不太好,可还是兴奋地告诉医护人员,他们都不太理解,但是在我看来,那是非常重要的信号!

  不再做“八爪鱼”女儿就是我的信仰

  即使是明星,即使一直生活在公众追逐的镁光灯下,在面对孩子这样的事情时,李亚鹏和王菲也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对夫妻,必须承担责任,面对种种。李亚鹏说:“感谢我的女儿,她让我们夫妻的感情更加紧密,也让我接下来的人生有了方向和目标。我期待,等嫣儿长大后,能跟我一起,去帮助那些同样患有唇腭裂的孩子,给他们一个自信的微笑,帮助更多的人得到医学的治疗,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当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健康。”

  “我也想过安慰王菲,可是后来我想,我们是夫妻,最大的安慰、最好的方式,不是去说什么,那都不用了。我必须要非常坚强、坚定地爱我们的孩子,面对社会的种种,这就是对她最好的安慰。

  老实说,我现在已经完全接受嫣儿的笑容了,我的女儿太可爱了!说来也巧,嫣儿这个名字,是我外公起的,他人在美国,根本不知道嫣儿生病的事情。结果这个名字成了我们对她的期望,希望她可以自信地、从容地微笑。她患病的情况出生之后,一共只有5个人见到过。我到了美国,三天置起了一个家。王菲不知道,我自己还让朋友带我去找房子,真的想在那里住下来,不让别人看到她,伤害到她。现在她动了手术,可是她长大以后,一定还是看得出来的,只要她一张嘴,还是会马上可以看出来,那不是用化妆、遮瑕膏可以盖得住的。这对任何一个父母都是难题,心里是难以平静的。

  当时国内已经有一些传言了,所以8月8日王菲生日那天我飞到美国,后来和她商量,用怎样的方式公布,最后我写了一篇博客。我打字很慢,都是手写的,但是家里没有传真,王菲说,她来敲。其实她就比我快了一倍,我用一个手指打,她用两个,打了两个小时。然后我们犹豫了一下,先吃饭。她问我:“真的要发吗?”我说:“相信我,听我的吧。这是最好的办法。”发出的那一刻,我们就轻松了。

  那是我们第一次一家三口出门,我背起了那个装孩子的背包,把嫣儿面朝外面,甚至希望别人看到我们的孩子。坦白说,女儿出生之后,很少有时间单纯地享受做父亲的快乐,因为每一分钟,我都在想,怎么样才能把这个事情处理好。而那一天,我终于做到了,我们一家三口第一次体会到了这种快乐。必须要让嫣儿长大以后,学会不介意别人的目光,给每个人一个微笑,一个人间最美的笑容,不仅是外表上的,还是发自内心的。

  我在美国的小姨曾在电话中对我说:“她是上天给你最好的礼物。当你们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时候,你们将获得人生中最大的收获。”现在,我们都完全接受了。嫣儿的到来,真的是一个太好的事情,我们家从来没这样紧密过。她还在我35岁的时候,给我带来了全新的人生方向,我不需要什么宗教信仰了,她就是我的信仰。我以前很幼稚,喜欢在各个领域尝试,五花八门的,我办过各种公司,王菲给我起了个名字,叫我“八爪鱼”。过去五年一直很盲目,但其实不知道人生的方向是什么,但是当女儿出生的那一刻,我打出去的第一个电话是给我的会计,我需要知道我有多少资产,我要规划。现在我开始把别的精力收回来,集中精力做好基金会,坦白说,我所做的一切,的确是为了嫣儿。

  ◆提问李亚鹏

  给有同样遭遇的父母什么建议?

  一定要坚强、勇敢,你们坦然地面对了,孩子才会自然。千万不要自责,这和抽烟、喝酒没关系。

  你们的条件比较好,假如贫穷家庭,他们的经济条件不允许给孩子做手术呢?

  这个手术不需要太多的钱,5000~20000元不等,只是目前只在北京进行,将来会推广到全国。

  每个父亲在孩子降临后,都会有各种期许,你呢?

  好像除了健康,我没有想过别的,我只求嫣儿健康。这是我目前为止最大的、唯一的期待吧。

  有人说,女儿是男人前世的情人,王菲是你的爱人,那嫣儿呢?

  她是我的天使,她在我眼里,真的很漂亮,真的!她笑起来是那样可爱!

  有了女儿后,是不是感觉责任更重了?

  作为一个男人,一直都要有责任感,这是从来就应该要有的。妻子在家看孩子,我作为丈夫就应该在外把别的事情都处理好,都扛下来。李亚鹏这个形象,也许现在得到了改观,那只能说,也许我现在的形象,更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吧!其实我没变,我只是太真,有时候不懂得表达自己。李亚鹏这个人,可能一直被公众误读了吧!以前那么可恶,现在也没那么伟大!

如何向嫣然基金捐款?

  编辑短信“1”发送到“99930303”,即向嫣然天使基金捐款1元人民币;编辑短信“2”发送到“99930303”,即向嫣然天使基金捐款2元人民币。还有更多筹款方式,可上网查询。

http://www.crcf.org.cn/yanran/ad ... news.asp?newsid=576

背景:

   中国有240万唇腭裂患者。唇腭裂是最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根据我国出生缺陷检测中心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466所医院每年40万-70万新生儿的检测结果显示,1988年-1992年非综合性唇腭裂发生率为1.625‰,其中唇(腭)裂发生率为1.4‰、腭裂发生率为0.225‰。

   嫣然天使基金是由李亚鹏、王菲夫妇倡导发起,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支持和管理下设立的专项公益基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将与发起人共同倡导、动员社会资源,为嫣然天使基金筹集医疗救助资金,让唇腭裂患儿拥有一张纯真的笑脸。

http://www.crcf.org.cn/yanran/ad ... news.asp?newsid=522

[fayz]如果不是李亚鹏、王菲的明星效应,或许我们不会如此关注这些孩子,但有开始总比无视要好的多,很欣慰,能在2007年的第一天,读到这样一篇文章,发送这样一条短信。

南无阿弥陀佛
282#
 楼主| 发表于 2007-2-18 17:52 | 只看该作者
第一则一杯茶禅的故事
里普士(美国)

第一则一杯茶

  南隐是日本明治时代的一位禅师。有一天,有位大学教授特来向他问禅,他只以茶相待。

  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宾的杯子,直到杯满,而后又继续注入。

  这位教授眼睁睁地望着茶水不息地溢出杯外,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终于说道:“已经漫出来了,不要再倒了!”

  “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南隐答道,“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第四则 公开地爱

  二十名和尚和一个名叫慧春的尼姑,一起在某位禅师会下习禅。

  慧春生得非常漂亮,虽然剃了头发,穿上了朴素的法衣,仍颇有姿色。有几名和尚暗恋着她,其中有一个写了一封情书给她,要求来一次私下的约会。慧春没有理他。

  第二天,禅师上堂对众说法,说罢之后,慧春起立对写信给她的和尚说,“如果你真的那样爱我的话,现在就来拥抱我吗?”

第十一则 一尊佛

  在明治时代的东京,住着两位性情相对的导师:一为真言宗的上师云升,谨守佛戒,丝毫不犯;不但从不饮酒,而且过午不食。另一位为禅宗的坦山,身为帝国大学的哲学教授,从不遵守戒规;要吃便吃,要睡便睡,而且不分早晚。

  一天,云升造访坦山,后者正在喝酒。身为佛教徒,照理应该是滴酒不沾的。

  “哎,兄弟,”坦山迎道,“要不要来上一杯?”

  “我从来不喝!”云升严肃地叫道。

  “连酒都不喝的人不是人,”坦山说道。

  “你因为我不沉湎于毒液而故意骂我不是人!”云升气愤地叫道,“请问:我不是人是什么呢!”“是一尊佛,”坦山答道。

第十二则 泥泞路上

  某次,坦山与一道友走上一条泥浆路,此时,天上仍在下着大雨。

  他俩在一个拐弯处遇到一位漂亮的女郎,因为身着绸布衣裳和丝质的衣带而无法跨过那条泥路。

  “来吧,姑娘,”坦山说道,然后就把那位女郎抱过了泥路。

  道友一直闷声不响,直到天黑挂单寄宿,才按捺不住地对坦山说:“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别是年轻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险的。你为什么要那样做?”

  “什么?那个女人吗?”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抱着么?”

第十六则 一个寓言

  佛佗在一部经中说了如下寓言:

  一个人途经荒野,碰到了一只老虎,于是他拚命逃跑,老虎紧追不舍。他跑到一处悬崖之上,双手攀住一根野藤,全身在半空中悬荡。他抬头仰望,老虎向他怒吼,向下看去,下方有另一只老虎张着血盆大口在等他。这使他胆战心惊,而他只有一条枯藤可以系攀。

  就在此时,又有一只白鼠和一只黑鼠,正一点一点地啃噬那条枯藤。但他忽见附近有粒鲜美的草莓,于是他以一手攀藤,以另一手去采草莓。他将它送入口中,尝了一下:味道好美啊!

第十七则 第一义谛

  大凡到过京都黄蘖寺的游人,都曾见到“第一义谛”四个大字横在它的小门之上,而爱好书法艺术的游客,都会将之当作一件杰作加以看待,查其来历,盖出于洪川之手,约作于距今两百余年前。

  洪川大师将此四字写在纸上,复由雕工放大,刻于木板上面。在他写此四字之前,他的一名坦率的门人不知为他磨了多少墨汁,但也作了不少批评。

  “这幅写得不好,”洪川写了第一幅后,他批评道。

  “这一幅呢?”“不佳。比前一幅还差,”这位弟子说道。

  洪川耐着性子一连写了八十四幅“第一义谛”,仍然得不到这位弟子的赞许。

  最后,在他这位弟子走去片刻之间,他心想,“这下我可避开他那锐利的眼光了。”于是,在心无所羁的情况下,自自在在挥就了“第一义谛”四个大字。

  他的弟子回来看了说道:“神品!”

第六十二则 世间最贵

  曹山是中国曹洞宗的一位祖师,某僧问他:“世间什么东西最贵?”

  答云:“死猫儿头最贵。”又问:“为什么死猫头最贵?”

  答云:“无人着价!”

  第六十七则脾气何在?

  有位禅僧对盘说:“学人脾气暴躁,难以遏制。究竟怎样对待呢?”

  “你有非常奇特的地方,”盘答道,“让我看看那是什么。”

  “我现在没法给你看,”禅僧答道。

  “你什么时候可以给我看?”盘问他。

  “它来时不可预期。”禅僧答道。“那么,”盘说道,“可见它不是你的真正本性;否则你应该随时可以将它显示给我看。你出生时不曾有它,你的父母也没有把它给你。好好想一下看。”

第七十则 真正兴旺

  一位富人请仙崖禅师为他的家族永远兴旺写些祝语,以便作为传家之宝而代代相传下去。仙崖展开一大张好纸,写道:“父死,子死,孙死。”

  那位富人见了突然发起火来,说道:“我是请你写些祝福我家世代幸福的话!你怎么开起这种玩笑来?”

  “没有开玩笑的意思,”仙崖解释说,“假如你的儿子在你前面死,你将十分悲痛。假如你的孙子在你儿子前面死,那你和你的儿子都悲痛欲绝。假如你家的人一代一代地照我所写的次序死,那就叫做享尽天年。我认为这是真正的兴旺。”

第七十三则 只管睡去

  滴水禅师死前三日,他的门人峨山随侍床侧。他早选定峨山做为他的衣钵继承人了。

  当时刚有一座庙宇焚毁不久,而峨山正忙着予以重建。因此滴水问他:“庙建好后你要做什么呢?”“等你病好了请你去说法,”峨山答道。

  “假如我活不到那一天呢?”“我们可请别人。”峨山答道。

  “假如你找不到人呢?”滴山盯着问道。

  峨山大声答道:“不要问这些无谓的问题了。只管睡去吧!”

第七十四则 一切皆空

  山冈铁舟到处参访名师。一天,他见了相国寺的独园和尚。

  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颇为得意地对独园说道:“心、佛,以及众生,三者皆空。现象的真性是空。无悟、无迷、无圣、无凡、无施、无受。”

  当时独园正在抽烟,未曾答腔。但他突然举起烟管将山冈打了一下,使得这位年轻的禅者至为愤怒。

  “一切皆空,”独园问道,“哪儿来这么大的脾气?”

第七十六则 死期到了

  一休禅师自幼就很聪明。他的老师有一只非常宝贵的茶杯,是件稀世之宝。一天,他无意中将它打破了,内心感到非常狼狈。但就在这时候,他听到了老师的脚步声,连忙把打破的茶杯藏在背后。当他的老师走到他面前时,他忽然开口问道:“人为什么一定要死呢?”

  “这是自然之事,”他的老师答道,“世间的一切,有生就有死。”

  这时,一休拿出打破的茶杯接着说道:“你的茶杯死期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3#
 楼主| 发表于 2007-5-6 10:49 | 只看该作者
参禅的先决条件

                          虚云和尚讲述

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自性的面目。污染就是妄想执著,自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智慧德相,为诸佛众生所同具,无二无别,若离了妄想执著,就证得自己的如来智慧德相,就是佛,否则就是众生。只为你我从无量劫来,迷沦生死,染污久了,不能当下顿脱妄想,实见本性,所以要参禅。因此参禅的先决条件,就是除妄想。妄想如何除法,释迎牟尼佛说的很多,最简单的莫如‘歇即菩提’一个‘歇’字。禅宗由达摩祖师传来东土,到六祖后禅风广播,震烁古今,但达摩祖师和六祖开示学人最要紧的话,莫若‘屏息诸缘,一念不生’。屏息诸缘,就是万缘放下,所以‘万缘放下,一念不生’这两句话,实在是参禅的先决条件。这两句话如果不做到,参禅不但是说没有成功,就是入门都不可能。盖万缘缠绕,念念生灭,你还谈得上参禅吗?

‘万缘放下,一念不生’,是参禅的先决条件,我们既然知道了,那末,如何才能做到呢?上焉者一念永歇,直至无生,顿证菩提,毫无络索。其次则以理除事,了知自性,本来清净,烦恼菩提,生死涅槃,皆是假名,原不与我自性相干。事事物物,皆是梦幻泡影,我此四大色身,与山河大地,在自性中,如海中的浮沤一样,随起随灭,无碍本体。不应随一切幻事的生住异灭而起欣厌取舍,通身放下,如死人一样,自然根尘识心消落,贪嗔痴爱泯灭,所有这身子的痛痒、苦乐、饥寒、饱暖、荣辱、生死、祸福、吉凶、毁誉、得丧、安危险夷,一概置之度外,这样才算放下。一放下,一切放下,永永放下,叫作万缘放下。万缘放下了,妄想自消,分别不起,执著远离,至此一念不生,自性光明,全体显露。至是参禅的条件具备了,再用功真参实究,明心见性才有分。

日来常有禅人来问话,夫法本无法,一落言诠,即非实义。了此一心,本来是佛,直下无事,各各现成,说修说证,都是魔话。达摩东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明明白白指示,大地一切众生都是佛,直下认得此清净自性,随顺无染,二六时中,行住坐卧,心都无异,就是现成的佛,不须用心用力,更不要有作有为,不劳纤毫言说思惟。所以说成佛是最容易的事,最自在的事,而且操之在我,不假外求。大地一切众生,如果不甘长劫轮转于四生六道,永沈苦海,而愿成佛,常乐我净,谛信佛祖诫言,放下一切、善恶都莫思量,个个可以立地成佛。诸佛菩萨及历代祖师,发愿度尽一切众生,不是无凭无据,空发大愿,空讲大话的。

上来所说,法尔如此,且经佛祖反覆阐明,叮咛嘱咐,真语实语,并无丝毫虚诳。无奈大地一切众生,从无量劫来,迷沦生死苦海,头出头没,轮转不已,迷惑颠倒,背觉合尘。犹如精金投入粪坑,不惟不得受用,而且染污不堪。佛以大慈悲,不得已说出八万四千法门:俾各色各样根器不同的众生,用来对治贪嗔痴爱等八万四千习气毛病。犹如金染上各种污垢,乃教你用铲、用刷、用水、用布等来洗刷琢抹一样。所以佛说的法,门门都是妙法,都可以了生死,成佛道,只有当机不当机的问题,不必强分法门的高下,流传中国最普通的法门为宗、教、律、净、密,这五种法门,随各人的根性和兴趣,任行一门都可以,总在一门深入,历久不变,就可以成就。

宗门主参禅,参禅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参透自己的本来面目,所谓‘明悟自心,彻见本性’。这个法门,自佛拈花起,至达摩祖师传来东土以后,下手工夫屡有变迁。在唐宋以前的禅德,多是由一言半句,就悟道了,师徒间的传授,不过以心印心,并没有什么实法。平日参问酬答,也不过随方解缚,因病与药而已。宋代以后,人们的根器陋劣了,讲了做不到,譬如说‘放下一切’、‘善恶莫思’,但总是放不下,不是思善,就是思恶,到了这个时候,祖师们不得已,采取以毒攻毒的办法,教学人参公案。初是看话头,甚至于要咬定一个死话头,教你咬得紧紧,刹那不要放松,如老鼠啃棺材相似,咬定一处,不通不止,目的在以一念抵制万念。这实在是不得已的办法,如恶毒在身,非开刀疗冶,难以生效。古人的公案多得很,后来专讲看话头,有的‘看拖死尸的是谁’,有的‘看父母未生之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晚近诸方多用‘看念佛是准’这一话头。其实都是一样,都很平常,并无奇特。如果你要说看念经的是谁,看持咒的是谁,看拜佛的是谁,看吃饭的是谁,看穿衣的是谁,看走路的是谁,看睡觉的是谁,都是一个样子,谁字下的答案,就是心。话从心起,心是话之头;念从心起,心是念之头;万法皆从心生,心是万法之头。其实话头,即是念头,念之前头就是心。直言之,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话头。由此你我知道,看话头就是观心,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就是心,看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就是观心。性即是心,‘反闻闻自性’,即是反观观自心,‘圆照清净觉相’,清净觉相即是心。照即观也,心即是佛,念佛即是观佛,观佛即是观心。所以说‘看话头’,或者是说‘看念佛是谁’,就是观心,即是观照自心清净觉体,即是观照自性佛。心即性,即觉,即佛,无有形相方所,了不可得,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不出不入,无往无来,就是本来现成的清净法身佛。行人都摄六根,从一念始生之处看去,照顾此一话头,看到离念的清净自心,再绵绵密密,恬恬淡淡,寂而照之,直下五蕴皆空,身心俱寂,了无一事。从此昼夜六时,行住坐卧,如如不动,日久功深,见性成佛,苦厄度尽。昔高峰祖师云:‘学者能看个话头,如投一片瓦块在万丈深潭,直下落底,若七日不得开悟,当截取老僧头去。’同参们,这是过来人的话,是真语实语,不是骗人的诳语啊。

然而为什么现代的人看话头的多,而悟道的人没有几个呢?这是由于现代的人,根器不及古人,亦由学者对参禅看话头的理路,多是没有摸清、有的人东参西访,南奔北走,结果闹到老,对一个话头还没有弄明白,不知什么是话头,如何才算看话头,一生总是执著言句名相,在话尾上用心。‘看念佛是谁’呀,‘照顾话头’呀,看来看去,参来参去,与话头东西背驰,哪里会悟此本然的无为大道呢?如何到得这一切不受的王位上去呢?金屑放在眼里,眼只有瞎,那里会放大光明呀!可怜啊可怜啊,好好的儿女,离家学道,志愿非凡,结果空劳一场,殊可悲悯!古人云:‘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错路’。修行悟道,易亦难,难亦易,如开电灯一样,会则弹指之间,大放光明,万年之黑暗顿除;不会则机坏灯毁,烦恼转增。有些参禅看话头的人,著魔发狂,吐血罹病,无明火大,人我见深,不是很显著的例子吗?所以用功的人又要善于调和身心,务须心平气和,无挂无碍,无人无我,行住坐卧,妙合玄机。参禅这一法,本来无可分别,但做起功夫来,初参有初参的难易,老参有老参的难易。初参的难处在什么地方呢?身心不纯熟,门路找不清,功夫用不上,不是心中著急,即是打盹度日,结果成为‘头年初参,二年老参,三年不参’。易的地方是什么呢?只要具足一个信心,长永心和无心。所谓信心者,第一信我此心、本来是佛,与十方三世诸佛无异;第二信释迎牟尼佛说的法,法法都可以了生死,成佛道。所谓长永心者,就是选定一法,终生行之,乃至来生又来生,都如此行持,参禅的总是如此参去,念佛的总是如此念去,持咒的总是如此持去,学教的总是从闻思修行去。任修何种法门,总要以戒为本。果能如是做去,将来没有不成的。沩山老人说:(若有人能行此法),‘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又永嘉老人说:‘若将妄语诳众生,永堕拔舌尘沙劫’。所谓无心者,就是放下一切,如死人一般,终日随众起倒,不再起一点分别执著,成为一个无心道人。初发心人具足了这三心,若是参禅看话头,就看‘念佛是谁’,你自己默念几声‘阿弥陀佛’,看这念佛的是谁?这一念从何处起的?当知这一念不是从我口中起的,也不是从我肉身起的。若是从我身或口起的,我若死了,我的身口犹在,何以不能念了呢?当知这一念是从我心起的,即从心念起处,一觑觑定,蓦直看去,如猫捕鼠,全副精神集中于此,没有二念。但要缓急适度,不可操之太急,发生病障。行住坐卧,都是如此,日久功深,瓜熟蒂落,因缘时至,触著碰著,忽然大悟。此时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直至无疑之地,如十字街头见亲爷,得大安乐。

老参的难易如何呢?所谓老参,是指亲近过善知识,用功多年,经过一番锻炼,身心纯熟,理路清楚,自在用功,不感辛苦。老参上座的难处,就是在此自在明白当中停住了,中止化城,不到宝所。能静不能动,不能得真实受用,甚至触境生情,取舍如故,欣厌宛然,粗细妄想,依然牢固。所用功夫,如冷水泡石头,不起作用。久之也就疲懈下去,终于不能得果起用。老参上座,知道这个困难,立即提起本参话头,抖擞精神,于百尺竿头,再行迈进,直到高高峰顶立,深深海底行,撒手纵横去,与佛祖觌体相见,困难安在?不亦易乎。

话头即是一心。你我此一念心,不在中间内外,亦在中间内外,如虚空的不动而遍一切处。所以话头不要向上提,也不要向下压;提上则引起掉举,压下则落于昏沉,违本心性,皆非中道。大家怕妄想,以降伏妄想为极难。我告诉诸位,不要怕妄想,亦不要费力去降伏他,你只要认得妄想,不执著他,不随逐他,也不要排遣他,只不相续,则妄想自离。所谓‘妄起即觉,觉即离妄’。若能利用妄想做功夫,看此妄想从何处起。妄想无性,当体立空,即复我本无的心性,自性清净法身佛,即此现前。究实言之,真妄一体,生佛不二,生死涅槃,菩提烦恼,都是本心本性,不必分别,不必欣厌,不必取舍,此心清净,本来是佛,不需一法,哪里有许多啰嗦——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发表于 2007-5-6 23:11 | 只看该作者
在下也发表一下见解

解“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就是一切有形有相的有质碍的实体,一切物质形态。什么是“空”?就是无形无相的虚空。我们所见到的山河、大地、房舍车马,这所有一切的实体都是“色”。而“色”存在于何处呢?“色”存在于“空”里。而空也存在于“色”里边。所以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空和色本是一体,没有两样。“空”与“色”,在表面上看是两个,但实际上本来是一个。往被子里面倒水,水立刻占据了杯子中的“空”,水一倒掉,杯子里立即“空了”。那么当水存在于杯中的时候,还有没有“空”呢?当然有。“空”不过是合于水了,也就是合于“色”了。反之,因有“空”的存在,杯中才能有水的体现。“空”正是“色”存在的根本。“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是:空与色本来就是不分而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5#
发表于 2007-5-7 22:20 |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佛法,呵呵,不过没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6#
发表于 2007-5-8 11:12 | 只看该作者
想求一师傅,望高人引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
 楼主| 发表于 2007-6-7 12:42 | 只看该作者
善待他人,分享快乐


阿姆斯特朗在迈上月球时,因一句“我个人迈出了一小步,人类却迈出了一大步”而家喻户晓,但一同登月的还有一位叫奥尔德林的,虽然对我们来说很陌生,但同样让我们敬佩。  

在庆祝登月成功的记者招待会上,有一位记者突然向奥尔德林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作为同行者,阿姆斯特朗成为登陆月球的第一个人,你是否感觉到有点遗憾?”现场轻松的气氛一下子凝固了,在众人有点尴尬的注目下,奥尔德林很风趣地回答道:“各位,千万别忘记了,回到地球时,我可是最先迈出太空舱的!”他环顾四周笑着说,“所以我是从别的星球来到地球的第一个人。”大家在笑声中,给予了他最热烈的掌声……

有一位智者,和一个朋友结伴外出旅行。在行经一个山谷时,智者一不留神滑跌了,他的朋友拼尽全力拉住他,不让他葬身谷底。智者得救后,执意要在石头上镌刻下这件事情。他的朋友问:真的有必要这样做吗?智者说:当然。于是,他在石头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在经过某山谷时,朋友某某救我一命,刻完后,他们继续自己的旅程。有一天,在海边,两个人因为一件事情争吵起来,朋友一怒之下,给了智者一耳光。智者捂着发烧的脸说:我一定要记下这件事情!他的朋友说:随你记,我才不怕!智者于是找来一根棍子,在退潮后的沙摊上写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在某某海滩上,朋友某某打了我一耳光。朋友看过之后不解地问他:你为什么不刻在石头上呢?智者笑了,说:我告诉石头的,都是我惟恐忘了的事情,我要让石头替我记住;而我告诉沙滩的事情都是我惟恐忘不了的事情,我要让沙滩替我忘了。朋友惭愧。

聪明的人懂得善待别人,不会抓着对方的错误不放,他会用自己的方式走出没有结果的故事。也许几十年之后,人们早已忘记了奥尔德林,但却不能忘记他那种玉树他人,真诚分享朋友快乐的美德。让我们将不值得记住的事情统统交给沙滩吧,让海水卷走那些不快,伴随着新一轮朝日诞生的是你无忧的笑脸无瑕的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