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日报创刊五十周年特刊中还有有关此事的特别报道,原文如下:
我为舟山留住大学呼吁
( 2005年05月15日 16:19 )
1993年2月2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的李铁映同志,在舟山日报社群工部提供给光明日报社总编办刊出的一份题为《开发海洋离不开育才“摇篮”,百万干部群众呼吁浙江水产学院留在舟山》的情况反映上批示:“李泽民同志:为什么搬?请你慎处。”2月8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李泽民作了批示:“请刘枫同志(时任省委副市记)阅。请省政府办公厅提出处理意见,报铁映同志。”
在中央和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省政府办公厅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舟山和宁波,开展了广泛认真细致的调查。1994年9月30日,省委为此专门召开书记办公会议,经研究,确定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与宁波大学联合;浙江水产学院本部及学院牌子留在舟山。同时,省委将这一处理意见报告了李铁映同志。
浙江水产学院是当时我市唯一的一所省属本科大学,1985年该学院在宁波市设立了分院。到1992年6月,已有航海、经管、轮机等系迁往分院,食品工程系也有一半左右搬到宁波。留在舟山的仅有基础课程部、院机关、机械、海洋渔业系及食品工程的半个系。当时留在平阳浦的不少教职员工及学生思想不稳定,要求上级主管部门将学院全部搬到宁波。
舟山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留住浙江水产学院问题的具体方案。1992年6月9日,舟山市委向浙江省委呈递了《关于浙江水产学院迁址问题的报告》,报告恳请省委慎重决策,把浙江水产学院继续办在舟山。
当年12月初,我获悉浙江水产学院要迁移宁波的情况后,十分焦急,一面迅速到浙江水产学院找有关领导、师生了解情况,一面深入到渔区采访渔业科技人员和渔民。他们颇有感触地告诉我,由于我市所处的国防前哨特殊地理位置,各类人才历来十分紧缺,水产学院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有力地促进了海岛经济的发展。因此,全国最大的海洋捕捞基地不能没有培养水产科技人员的大学;实现江总书记“开发海洋,振兴舟山”题词的目标离不开育才“摇篮”;科技兴渔更需要浙江水产学院的鼎力相助。
回来后,我连夜撰稿,并在文章末段郑重提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舟山人民恳切盼望浙江水产学院继续在舟山办下去,培养开发海洋专业人才的‘摇篮’不能迁移!”文章先在1992年12月8日的《舟山日报》第52期内部参考刊出,然后分别提供给省和中央主要新闻单位。《浙江日报》内参于1993年第1期刊出,《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内参相继刊出,并送省委和中央领导参阅。
在浙江省委向李铁映同志报告处理意见以后,时任省委副书记的刘枫、副省长徐志纯还带领省委高校工委、省教委等有关负责人,到舟山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议,专题研究浙江水产学院搬迁到定海及与舟山师专联合办学的有关问题,并形成了省委办公厅《专题会议纪要》。
1998年3月6日,国家教委正式下达了《关于同意浙江水产学院、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浙江海洋学院的通知》的教计[1998]10号文件,我为尽到了一个记者的职责而感到欣慰。
作者:徐博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