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楼主: 色恩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韩寒。。。。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06-3-8 22:37 | 只看该作者
至少他开创了一个时代
在刚拿到新概念的时候,他的文章就吸引了我
说实话我对新概念其他的文章没什么感觉
自他之后许多80年代的作家纷纷崭露头角
算是潮流领头人吧
72#
发表于 2006-3-9 01:41 | 只看该作者
下面是引用smart于2006-03-08 14:37发表的:
至少他开创了一个时代
在刚拿到新概念的时候,他的文章就吸引了我
说实话我对新概念其他的文章没什么感觉
自他之后许多80年代的作家纷纷崭露头角
算是潮流领头人吧


新概念那么好,为什么听不到第五界,第六界的声音了?
后80一代那么好,为什么就是无法撑起中国散文界、小说界半边天?
潮流也有顺逆的,引导一个逆历史的潮流未必是好事
后80一代根本还没有成熟起来,怎么可能撑起中国文化半边天?
引用作协讲课时听曹主席的一句话:“中国的文化需要一批懂她的人,中国的文学需要足够娴的人。” 他这么评价韩寒:“中国的文学史中从来不缺少叛逆者和盲从者,缺少的是敢于在人云亦云的浪潮中敢于异军突起的人,只可惜韩寒不是,他只是一个不经世事的小毛孩子,很多现象他看到了,却没有静下心来把它看透……”(我想我的笔记是没有记错的,什么样的人够得上学者?学者不是自封得,像曹文轩教授这样有水平的人自然会有人去敬重,决不需要靠今天像妓女出卖身体一样出卖文字,明天暴点绯闻去博得大家的关注)

对于“80后”作家目前的状态,曹文轩说他很乐观,认为这是一个好事,中国是个文学大国,很正常,不用大惊小怪。这些人有着很大的潜力,也给文坛注入了很多新鲜的东西,还是值得鼓励的。但是从目前这些作品的发展方向来看,他觉得秋意太浓,他提倡阳光写作,毕竟这些人都是年轻人。对于今年各大出版社新推的几个“80后”作者,他没有发表评论,只是表示新人还是应该鼓励的(引自中国新闻网,曹教授实在不是反对后80一代,只是后80一代的文字“秋意太重”,何谓“秋意太重”?就是无病呻吟。为何无病呻吟?因为腹中无物。)



2006-03-08 22:48:39 新浪网友 就 发表评论 IP:60.11.231.*
从头到尾我都没看出来主人公除了吹牛B以外还会什么,所以也没看出来是从什么角度抨击教育制度的.
新浪网友 2006-03-08 14:32:33
说一点不好听的。
对教师的那些描述简直就是放屁。
你要出风头不要紧,不能以诋毁教师的方式来昭示你的所 谓与众不同,视角独特。
以前不觉得,现在开始渐渐意识到这个人的道德真的有点问题。
典型的缺少教育。
别拿无知当个性了小伙子。
我敢打赌,你韩x三十年绝对说不出这样的话,不信你等着
(引自网上部分网友对韩寒某些言词的质疑)


曹文轩教授原本是极力支持韩寒这样的后80一代作家的成长的,缘何会发生口风的转变?恐怕还是和韩寒本人的言词行动有关系吧?望韩迷们还是好好思考一下。最后再引一段材料


3、由韩寒等为代表的少年写作被批评界称为( 尿不湿 )。
也许,正是批评界中曹文轩老师这种极难得的宽容的声音和更多的嘈杂的指斥影响了韩寒的发展取向。现在,《一座城池》出版了,如果曹文轩老师读了,他是否会在书中发现他于“2000年3月27日夜于北京大学燕北园”所预感到的的“一种让人欣喜的极大可能性”?(引自新浪博客)
韩寒这种辜负曹教授期望的作为,不知道另曹教授有多失望


附:
评韩寒  
[高境先生] 于 2005-12-30 09:29:16上贴

--------------------------------------------------------------------------------

评韩寒


有一个叫韩寒的后生小辈,前几年也很潮了一番;现又在“博客”中露脸,日前却爆出要跟某媒体打官司的消息。
曾经给他发过一个怗子。言犹未尽,还想展开去多说几句。
韩寒之所以成为新闻人物,原因可能有些复杂。不容置疑,《萌芽》杂志举办的“新概念作文”大奖赛则是最重要的契机。莫名其妙地使其一夜成名。而后是各种媒体肆意炒作,推波助澜,甚嚣尘上。大有“文曲星”下凡之势。频频亮相,大出风头;“巨作”迭出,充斥书摊。又是名又是利,不知天高地厚。
特别是连锁产生的所谓的“韩寒现象”,几乎到了街谈巷议的地步。某些文人,其中不乏名人名家,为之鼓与呼。这应当引起警惕。
那么,韩寒何许人也?
韩寒实际上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中学生。人算到了高中,但从来没有升过级。在同学中处于很落后的状态,他很无奈很尴尬很窘迫。《萌芽》给了他一个“历史性”机会,韩寒就成了目前的韩寒。本来应该走进另一个房间的,却走到了这个房间。
首先,我认为,作为一个中学生,韩寒的作文水平,文字通顺,还有灵气,尚称可佳。如此而已。至于《三重门》、《长安乱》、《毒》,不忍卒读,真的是既无“门”又很“乱”,流“毒”甚广,但仍有好事者的鼓噪,后学者的盲从。
其次,当发现韩寒是一个几乎“红灯”一片的情况,某些人如获至宝,“化腐朽为神奇”,穷凶极恶地以为奇货可居,使其绝处逢生,“脱颖而出”,导演了一幕现代版的“指鹿为马”。
第三,这些人是发现了“天才”了吗?不是。其实,他们心里最清楚。意欲何为?他们是在炒作自己,炒作利益之所系。
明白人都知道,韩寒当年参加的第一、二届的“新概念”大奖赛,他的作文并不是最好的,那些在他之上的又有谁还记得呢?那些获得一等奖又文理皆通、品学兼优的参赛者,又怎么地被操控者熟视无睹呢?
明白人都知道,这开了一个很坏的先河。它极大地混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极大地影响了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助长了某些学生及其家长的极端心理。
明白人都知道,这种责任应由社会来承担,特别应有某些人来承担。我们看到的却是相反。
韩寒竟然走进了“名人”的行列,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也。
我们的现行教学制度,确实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应该也必须在改革中加以解决。但是,决不能走畸形。蛊惑人心,混淆视听,以邪乱正,颠倒黑白,何其毒也!这是一种社会的变态的反映。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们还是希望韩寒有好的作品问世。
教育界的老师们以为如何?
出版界的先生们以为如何?
媒体界的朋友们以为如何?

一个中学生,韩寒的作文水平,文字通顺,还有灵气,尚称可佳。如此而已

(引自人民网评论)
73#
发表于 2006-3-9 01:53 | 只看该作者
韩寒十大经典语录(足见其荒谬)
1、学语文,“秘诀”有二:一是不看语文书;二是不看作文书。
    这是韩寒最情绪的一句话。在秘诀前加了双引号,说明韩寒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他的意思是他所说的并不是真正的秘诀。“一是不看语文书;二是不看作文书。”是叛拟的、带着严重小孩子脾气的气话。学语文不看语文书看什么书?数学书吗?不看作文书大概就是课外阅读书了,这两样都不看的话,很难想象他的语文成绩能好到哪里去。
    至于说不看作文书我认为这是韩寒撒气的话。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求学之道。只有饭多了把人撑死的,没听过有书读多了把人撑死的。大概韩寒在这里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学语文的目的在于能自行成文,能清心明智,最好能独立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而读多了作文书上这些有“清八股”之嫌的东西,难免会被所谓的优秀范文的框架所束缚,难免会心存依赖,不是模仿就是照搬,很难有自己的东西。可是这个说法很荒谬,学别人的东西是借鉴,读别人的东西靠的是理解能力,而自己要善于思考,怎么就非得照搬照抄呢?不会有自己的见解呢?
  2、我看书有我的原则,我不喜欢语文书、作文课,因为我仇恨这些东西赚人的钱又扼杀人的个性和创造力。
    说这些话的人眼睛很毒。韩寒算是谦虚,道明这是他的看法和原则。不喜欢语文书和作文课是因为仇恨这些东西又赚他的钱又扼杀他的个性和创造力。照这小子这么说,姑且不说中华学子的钱都被谁赚走了,就依他之言,学子们的个性和创造力都已经被扼杀了。真的该打他的屁股。语文书里的东西再不好也不至于扼杀人的个性和创造力吧?
  3、一个学生给我寄来一份试卷,里面有一道题是用我的文章作分析,问我的文章到底选自以下那个大赛:A:全国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B、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C:新概念首届全国作文大赛。你说这是什么玩意儿!考试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语文教育真是伟大!
    这是韩寒针对中国的语文教学最具讽刺的一番话。我觉得这道题似乎是专门给一些有“大脑不健全”嫌疑的人出的初步智力测试,聪明的出题者却出了一道非常弱智的题。难道是出题者有意出的这么一道让人啼笑皆非的试题?难道出题者喜欢这种智力低下的游戏?不然,我看到了中国语文这几十年顽固不化的教学模式,看到了语文教学的食古不化。倘若出题者是认真的,有意这样来测试学生的判断和识别能力,那就真的是贻人口实了。就上面的选择题,出题者是要求学生找出最标准的答案来,让我来做,就是ABC任意选择一项都是正确的,显然这种题没有丝毫的价值,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只是自己有种被人耍笑和愚弄的感觉。就如,有人在课堂上问殷谦是哪一位?殷谦做了回答,下面三种答案请选择出正确的一项:A:我是殷谦;B,殷谦是我;B,是我殷谦。回答这种试题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和感情,不但没有丝毫的意义,而且让人似乎一不小心吞了一只苍蝇那样恶心和倒胃。
    4、我的小说主人公基本上没干什么事,就这么浑浑沌沌过着。这就是生活。为什么一定要高于生活?
    韩寒的这句话说的浑浑沌沌。小说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要高于生活,这是小说创作的学术话题。韩寒说的是两个概念。小说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予人们精神食粮,引导人们向更美好的生活去发展,或者说作家就是一个生活学家,他就是生活的导师。韩寒的意思是自己的小说写出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的,实实在在,没有丝毫的粉饰和矫揉造作,还生活本来面目。
    高于生活就是为了引导生活。
    也可以不高于生活,文字可以记录人的一切的现实生活。
    但是,如果一部小说如果不能高于生活的话,那它就失去了作品的魅力,就如一个人失去了灵魂,没有任何价值可言。
    不知道韩寒自己发觉没有,不管他的小说中的主人公还是整个小说都是高于生活的。
  5、数学,我想我只要上到初二就够了。一个人全面发展当然好,但可能越全面发展越是个庸才。说一个人学习高等数学是为了培养逻辑能力,我觉得逻辑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并不是培养出来的东西。古人不学高等数学,难道就没有逻辑能力吗?
    “一个人全面发展当然好,但可能越全面发展越是个庸才。”这句话有点意思,韩寒首先是肯定“一个人全面发展当然好”,突然来个转折,“但可能越全面发展越是个庸才”,这又不是非常肯定的说法。意思很明了,就是全面发展未必就能成为人才,反而弄不好就有可能成为一个百无一用的庸才。这是片面之辞,我当然希望全面发展,但我没有那个能力全面发展。我不可能什么都万事精通,面面俱到。与其全面发展,还不如专攻一项的好。但我觉得“全面发展”似乎不是韩寒认识的那样,中国教育提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并不和成为人才有什么冲突,我觉得全面发展是我们中国教育近几年的一次伟大改革,由单一的教育走向多元化的教育正是现行教育遵循并实践的创新教育理念,是值得我们支持、赞赏和拥护的。
    也许韩寒所说的“全面发展”另有所指,我猜想可能是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照此理解,他的话就变的颇有道理了,一个人每一样都精通那是不可能的,那就不是人,也许就是神了。我们都懂得一个道理,就是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万事皆通的,而且我们也不断地认识到,只做一样,做好做精一样就够了。
    说逻辑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东西这就错了,正常人都明白逻辑,但是如果要说逻辑能力,那还真的需要培养,否则就不能说是有逻辑能力了。“古人不学高等数学,难道就没有逻辑能力吗?”这句话是应运了逻辑推理,结论是古人不学高等数学不等于古人没有逻辑能力。我也想着这个问题,但还是觉得其中有诈,但究竟不知症结所在,看来我首先是一个没有逻辑能力的人。
    我可以这样问吗?说人吃肉是为了营养,我觉得人也可以不吃肉,吃菜也可以获得营养。牛不吃肉光吃草,难道牛就不营养了吗?
    怎么看着吃草的牛还要比吃肉的人更营养啊?
    对与错,留给读者去评论,我也没什么好说的。
  6、七门功课红灯,照亮我的前程。
   
    我觉得韩寒这句话如果就对他个人而言,那的确如此。红灯不但照亮了他的前程,而且是大大地照红了他的前程。
  7、思想品德不及格,总比没思想好。
    韩寒完全混淆了,这是两个概念,思想品德不及格说明人的思想和品格出了问题,这本来就和有没有思想没有任何关系。
    有思想的人未必就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而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也未必就是一个有思想的人。
  8、我是一块上海大金子,我会让很多人反思自己。
    我也这么认为,不过,你说你韩寒是金子就是金子了吗?我还说我殷谦是一块钻石呢。
    你确实让很多人反思了自己,相反,也看清楚了你。
    不过,先生劝你一句,也不要总是让别人反思,生活中,自己常常反思一下自己是百益而无一害的。
  9、我很难概括自己的个性。我对那些模式化的人格尤为反感,我只是按我喜欢的做事而已。我不愿随大流,我是写不出那种“啊,我们光荣的大桥”一类的东西的。
   
    有个性是好事,没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情和爱好,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都是按我们喜欢的做事,不必拘泥与过多的规行距步。
  10、我对休学后的安排胸有成竹,5月为《三重门》在上海作发行宣传,到同龄人中搞签名售书,暑假约几个同伴去西藏……岁末几个月把自己锁在家里,将一年体验付诸笔端。
   

所以,你的路还很长,你应该对你的一生有一个胸有成竹的安排。
    农村有一句话说:年好过,日子却难过。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面临的是将来对你的挑战!
    韩寒,谁能笑到最后谁才获得了真正的胜利!


略有删节,可以http://club.heima.com//show_topi ... &topicid=622938参看原文
74#
 楼主| 发表于 2006-3-9 02:02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说韩寒不好的人满可笑的……
当初看过一个电视节目,万峰老师的,对了,就是那个知名主持人,上了电视,本以为会是一个性教育节目,但是口气听着貌似很火,吃了炸药似的……仔细一听,在逐字逐句抨击韩寒新概念中获奖的文章《杯中窥人》,听了一点点,水都快喷出来了,很怀疑万老师的理解能力,断章取义,哗众取宠,不多说了……完全是误人子弟……


楼上地说炒作,我觉得,像万老师,以及楼上的那个评韩寒的那个炒作痕迹更明显吧……

至于,韩寒和徐静蕾,闹点绯闻,也是媒体多事……


还是喜欢韩寒……我觉得他很低调……写自己喜欢写的文章,玩自己喜欢玩的赛车,光环不是他自己给他自己套上去的,是喜欢他的读者给他的,名气呢多半归功于媒体,以及借韩寒造势的那帮人吧……

至于80后,这个概念阿,这个文章的秋气,应该追究于另一个小伙子吧,不多说了,大家心里知道,全身上下ARMANI,GUCCI,LV的那位,我曾经也很喜欢,那种忧伤的调子…喜欢用春暖花开,泪流满面这个词的孩子,他影响了一代人,至少影响了一代孩子,那一年,萌芽上很多的文章都有忧伤的旋律,华美的词藻,,不过,长大了也就这样了,可能审美疲劳了,看过也就过去了……
至少韩寒的文章里面,我看不出秋意,甚至他自己也蛮BS那种文章的吧……
下面是引用敲棋斗草于2006-03-08 17:41发表的:
不需要靠今天像妓女出卖身体一样出卖文字,明天暴点绯闻去博得大家的关注


..

这种话说出来,我蛮鄙视你的……什么叫出卖文字?
关于绯闻,貌似他不是刻意吧……虽然我心里面满失落的……
75#
发表于 2006-3-9 08:48 | 只看该作者
文章的意义何在??

不是说"文由心生"的么??

如楼上所说:

就喜欢:韩寒写自己的文字...

其它的都不重要...
76#
发表于 2006-3-9 09:54 | 只看该作者
韩寒好不好,大学都有想法
就像<哦,专家>
有人为他的文采而鼓掌,有人因为他的文采而嫣红,也有人不屑一顾的样子.
建议 色J下次看韩寒 还在窝在被窝里吧
77#
发表于 2006-3-9 10:10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这里,也懒的过来拍72楼的砖了,反正人家是到处转贴,没了自己的想法!
至于韩寒,或许会过的更好,仅此而已~~~
78#
发表于 2006-3-9 10:13 | 只看该作者
韩寒是个人才...

同上的说...

支持的送花花哦~~

花花花花...

[s:2]
79#
发表于 2006-3-9 10:16 | 只看该作者
活的自我而精彩者,都是人才啊!
LS喜欢韩寒也恐怖了点吧!!!!
80#
发表于 2006-3-9 11:34 | 只看该作者
下面是引用动机不纯于2006-03-09 02:10发表的:
看到这里,也懒的过来拍72楼的砖了,反正人家是到处转贴,没了自己的想法!
至于韩寒,或许会过的更好,仅此而已~~~


请明确,引用只是表明并非我一家之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