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故事
大学是一篇经不起推敲的幼稚故事。精心构撰,在故事接近尾声的时候,人们忽然发现--就象一个习惯了阳光的人进入一个漆黑的房间--浮游在故事表层的一切,人们曾为之激动、叹息、追求、渴望过的东西,已经烟消云散了。仿佛大梦初觉,或者冬日的阳光洒满苍翠的草地,蒸发了夜来的露水和雾气。“藤蔓盛开着葡萄花,今宵我已二十年华”(法 安德烈·特里埃),在这种时刻,这种感觉刻骨铭心地让人忧伤。
故事曾经在我们内心深处酝酿,随着年华的增长(年龄象雨后的蘑菇一样生长),我们进入大学。我们按照曾经梦想的方式来创作属于我们的故事,在港口停泊经年的船只开始它的远航。由于勇气、热情和正义感,我们始终赤裸裸地,我们不知道隐蔽和矫饰,不知道讲故事的策略,肤浅无知由此成为我们的痼疾,然而我们却为生命的光辉照耀。这种状况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我们豁然开朗,知识的光芒刺激我们使我们从无知的昵床中苏醒,童话消失了,我们对自己说,大学原来是这样的,故事原来可以这么写。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远离了大学,这样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我们胸襟广博,面对一个混乱然而有趣的世界。我们明白了:许多扇大门正在向我们敞开,而这是一个相当诱人的情景。重写我们的故事已经成为义无反顾的责任。因为我们相信自己获得了许多技巧,并且可以游刃有余地操作它们。我们、故事、我们和故事之间,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而把它们揉合在一起就是掌握时间,这可以看作是现在时的游戏,也可以看作是永恒的一种方式。每个人都尽可能地选择一种适宜的故事讲述方式,就好像乐师以毕生精力寻求一把音质优美的提琴。以此种方式,我们的故事穿过高原和平原,在阳光下缓缓流向前方,摇曳多姿,期待着不可期待的变化。大学因为故事的多种流动而变得丰富多彩或黯然失色。我们选择了一种方式也丧失了其他也许更好的方式,我们创造着故事同时也为故事创造着,我们打破了一个童话又进入另一种虚构,我们喜欢这样。
尽管我们并不喜欢结局,可是最后只有结局。各种故事或者欣喜或者无奈地来到这个通向另一个世界的走廊,这是必经之路,无可避免。经验之谈是:一个故事的结局意味着另一个故事的开端。因此人生就是一个大故事,这故事需要我们站在人生之外来书写。可是很不幸,我仅拥有现在(我熟悉它的观点,它的角度以及它的语气,从中我感受到心灵的历史),未来的故事象过去的一样不可捉摸,我毫无准备,感到心慌意乱。
故事写到结局,才发现它不堪一击,我们的大学由此面临末日,怀旧、悲伤、友谊、爱情、死亡和歌唱,大学是一篇需要结尾的故事,我们就让它结尾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