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着风向前行
我们已经一起走到这里
偶尔想起过去
点点滴滴如春风化作雨
润湿眼底………”
三年前,有一个男孩对我说,他一口气把这首歌听了20遍,因为他实在太喜欢它,每听一遍都会有新的感动。
这个男孩就是小P。
我们相处了一年,其中一半时间是前后桌,一半时间是同桌。然后,他离开这里,去上海读书。
有半年的时间,我们通信。他其实是一个不喜欢也不擅长写东西的人,在这里的时候,每次作文都缺交,日记也总是D-。但他的每封信都会写得很长,向我介绍他在那里的情况。他的新学校、新同学,他在那里的新生活。
每个周末,他都要拎着一大包脏衣服,换好几辆公车,一个人穿过大半个城市到他的姑姑家去。他说他很不喜欢这段行程,衣服包太大、太重,路上的行人总会向他投去异样的目光。
我笑他的不洒脱,可是我的心里有疼痛。独自在异乡生活,15岁的他能顶得住生活的风浪吗?尤其是那样一个繁华而拥挤的城市,会有属于他的位置吗?
我知道,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爸爸把他带到南京,给他一笔钱,让他自己坐飞机回来。他的家人用这样的方式锻炼他,使得他的性格里一直有一种强硬的坚韧。可他却是一个不懂得照顾自己的人,在这里的时候,他总是不吃早餐,衣服一直穿得很少,生病了从不肯吃药,一直都很瘦。我不知道他到了那里是不是还那样不爱惜自己。我会在每封信里提醒他,要他注意身体,爱惜自己、照顾自己。像姐姐关照弟弟一样。
然后,我收到了有生以来的第一个邮包。是一张我一直想要却一直买不到的唱片。他说他也是找了好久才买到。我当然很开心,可是他不知道,他走了以后,由于没有人再来跟我谈论音乐,我已经很久没有听歌了。原来这世上的知音是只能有一个的………
这样的通信维持了半年多,、突然就嘎然而止。其实这是在我的意料之中的。以我对他的了解。一段故事有开始总要有结束的,他总要有新的朋友,总要长大,总要和一些旧的东西告别。一切顺其自然,我不会有太多的责备和难过。
只是希望他能够过得好。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下去,有时候会想起他,心里面会有一丝丝的惆怅,但很快就过去了,毕竟他带给我的,快乐多过忧愁。
在一个很冷的夜里,突然想听阿哲的歌。想起他曾经把《且性且珍惜》听了20遍,就想学学他,试着体会他当初的那种感动。在音乐上,我们的很多感受都是一样的。
可是我还是没能听完20遍。我只听了17遍。
因为听到第17遍的时候,我就哭了。
很多关于他的往事突然在那个夜晚重新浮现。上物理课的时候,他躲在课桌下为我画他家里的布局图;他向我介绍他爸爸妈妈的恋爱史;他告诉我他暗恋的女孩;他帮我抄音乐排行榜的榜单………
夏天的时候,他每天中午去打球,上来的时候总是流了一身臭汗。那时候旧的教学楼里没有风扇,我们四周围的人总会联合起来帮他扇风,他的人缘一直很好………
我们有太多的相似,一样的喜欢GIGI和阿哲,一样的崇拜科比和巴乔,一样的喜欢吃芒果………
一个像自己的弟弟一样亲切的人,曾经毫无间隙地朝夕相处,现在他离开我了,连音讯都没有了。
难道真的像阿哲的歌里唱的,人生总是憎相会、爱别离吗?
如果是这样,为什么还要安排一段一段的相聚?
………… ……………
断断续续听到一些关于他的消息,他有了一个女朋友,是个澳门女孩。最近又听说他病了,好象是肝炎,应该挺严重,因为他休学了一段时间,然后转到苏州读高中。
他果然不懂得照顾自己,生活终于给了他回报。很为他担心,可是无能为力。
不知道现在如果再见面的话,还会不会有话说。毕竟他已不是那个15岁的小男孩,我也已不是那个15岁的小女孩。
相识一场,终归是缘。
给小P。
“没有谁能忘记
这真挚情谊
你会祝福我
我也会祝福你
且把泪水轻轻拭去
期待再相遇
就算相见无期
在某个夜里
你会想起我
我也会想起你
默契永存你我心底
情缘系千里
且行且珍惜………”
[mp=400,300,true]http://www.shijiren.net/wma/g00136006/g0013600610.wma[/m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