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楼主: 墙角野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番茄炒蛋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2 00:11 | 只看该作者

番茄炒蛋前期准备——先切番茄还是先打蛋

番茄切好,装盘盛放,待用。

蛋打好,不用装盘,直接放在打蛋的那个碗里,待用。

这是做这个菜的两个必要的环节,当然上面的还应该注明排名不分先后,但是我们的问题就来了,到底是先切番茄好呢还是先打蛋好呢?

切好的番茄放久了,营养物质会流失,固体物质(流质的果瓤)会流失,液体物质(番茄汁)也会流失。

打好的蛋放久了,会发生沉淀,时间再长些还会分层。再说我们打蛋的时候会往蛋里放些调味料,时间长了,这些调味料的作用是不可预测的。

到底是先切番茄好呢还是先打蛋好?野猫也正在考虑这个问题。这里只是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欢迎大家参与讨论,热线电话1386820****(差点暴光了 ^_^ )。
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2 00:16 | 只看该作者

Re:番茄炒蛋前期准备——先切番茄还是先打蛋

如果赶时间,那就先切番茄,下锅,炒一阵,放着,打蛋,入锅,继续一起炒。
13#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2 00:48 | 只看该作者

论番茄改刀的必要性

像这个世上的很多文章一样,野猫的这个文章也有一个很大的题目,“论smsm”。

然而也像这世上的很多有着这样大题目的文章一样,野猫的这个文章也是“虎头蛇尾”,为了如何如何,我们怎样怎样,这符合某某原理,结果点题的只有几句话。

那么野猫也要开始野猫的“虎头”了。

论番茄改刀的必要性

番茄炒蛋是我国的一道名菜,虽然没有哪个地方的人敢把它称为自己的招牌菜,但是也没有哪个地方的人说他们那里没有这个菜。番茄炒蛋的名气是我国各大菜系中的名菜所不能企及的,它的普及程度更让自诩为名菜的所谓“名菜”望尘。——这一段就是同等于做介绍背景之用。

番茄炒蛋,顾名思义,番茄是主料之一。番茄属茄科,是我国南北大地广泛种植的作物之一,深受我国广大食客人民的欢迎,是我国群众餐桌上常见的菜果。番茄以其独特的味道(酸酸的甜甜的),有营养,(味道好),简便的食用方式(如果你愿意,你可以直接拿来啃),广泛的适合食用人群(上至八十下至八岁),在建设餐桌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段是引出主要说明对象。

……(此处省略段落若干)

最后,我用三个字来概括我这篇文章的核心:太大了。

论番茄改刀的必要性——太大了。
14#
发表于 2005-10-22 02:36 | 只看该作者
我会做2个菜,蛋炒饭和饭炒蛋
15#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2 18:0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蛋炒饭和饭炒蛋的区别

蛋炒饭和饭炒蛋是有区别的。
蛋炒饭是以饭为主料,配以蛋为辅料,炒制而成。
饭炒蛋是以蛋为主料,饭为辅料,同样是炒出来的。
蛋炒饭,饭要粒粒分开;饭炒蛋,饭粒要洒在蛋饼上做点缀。
16#
发表于 2005-10-22 18:24 | 只看该作者
野猫!你好强~~~~~~~~~~~~~~~~
17#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2 22:55 | 只看该作者

开始说蛋

实在受不了了,说了这么多天的番茄,感觉喝的水都有番茄味了,说蛋了,说蛋了,就算以后想起来还有没有说的关于番茄的,那就继续补上。也不管它先是蛋还是先是番茄了。
18#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2 23:53 | 只看该作者

番茄和蛋,到底谁是更主要的主料?

番茄炒蛋。

按照我们的语言习惯,是把主要的事物放在后面说的。

比方说“香菇炖鸡”,就是在炖鸡的时候放上香菇,然后炖啊炖,让香菇的香味渗透到鸡肉之中,我们主要吃的就是这个渗透了香菇香味的鸡肉,虽然我们不会把香菇扔掉,(炖过肉的香菇是很好吃的),但是我们更不会把鸡肉扔掉。

这就是“香菇炖鸡”,但是如果后面再加一个字,变成“香菇炖鸡面”,那么我们的脑子里出现的就不是鸡肉和香菇了,而是盛在大碗里的那碗冒着热气的面了,最多上面漂一点黄油(黄颜色的油),据说是“鸡油”。“香菇”和“鸡”都是用来形容“面”的。

这是我们的语言习惯,前词修饰后词,后词作中心。当然“倒置”的情况也有,但是一般都出现在古汉语中。比如陕西的“肉夹馍”,实际上是“馍夹肉”,馍馍里面夹着肉,而不是肉里面夹着馍,但是由于古汉语的“倒置”习惯,就变成了“肉夹馍”。

忽然发觉,番茄和蛋到底谁是更主要主料的这个问题,似乎可以转变成考究“番茄炒蛋”的发源历史的问题了。如果“番茄炒蛋”出现时,用的还是古汉语,那么就是倒置,现代汉语就是“蛋炒番茄”;如果它出现的时候不用古汉语了,那就确实是“番茄炒蛋”了。

当然这只是一种考究方式,野猫对“番茄炒蛋”的发源也没有研究,所以这种推察方式要得出结果在这个帖子里是不可能了,也许以后有想法的时候会发出来。

那么就从另一个角度来考察这个问题,理论上主料的质量、数量会优于辅料或者次主料,那么我们就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番茄和蛋,到底谁是更主要的主料的这个问题了。

点一盘番茄炒蛋,无论在学校食堂还是在外面吃炒菜,总会发觉好象最后剩下的番茄占多数。一来可以说明番茄的量多,二来可以说明番茄的难吃部位多,三来可以说明番茄较蛋便宜,四来番茄较蛋更不易炒熟,以及等等。

如果说番茄炒蛋中蛋是更主要的主料,那么蛋就应该明显比番茄多。可是事实往往不是如此,只有看到番茄炒蛋里面番茄比较多的时候,从来没有看到过蛋有比较多的时候。

但是我们同时也要注意到,番茄和蛋的密度差别是很大的,所以不能用质量来比较,也不能用体积,那用什么来衡量呢?感觉!感觉?对,只有感觉。喜欢吃番茄的人会感觉番茄炒蛋里蛋太多了,喜欢吃蛋的人会感觉番茄炒蛋里番茄太多了,像野猫就是后者,当然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番茄炒得好吃实在不容易。

看来这个方法也是行不通了,从量的角度来考量主次料的程度的方法,带入的个人主观意识太强了。

那么不妨让我们的主观更强烈一点。再直接凭感觉来判断下番茄和蛋,到底谁是更主要的主料?试想一下以下情形,来到饭馆,点了一盘番茄炒蛋,或者,回到家里,番茄和蛋都有,于是决定要做一盘番茄炒蛋。然后想一下,到底是想吃番茄了呢还是想吃蛋了呢才点了番茄炒蛋的?或者自己烧的时候,是想番茄多放一点呢还是蛋多放一点?想到的那一个就是主料了,不会错!
19#
发表于 2005-10-23 00:13 | 只看该作者
我炒我炒!
20#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3 00:18 | 只看该作者

番茄炒蛋的起源

上帖提到了番茄炒蛋的起源,可是野猫没有直接的考据。但是野猫可以“旁征博引”。

番茄炒蛋的起源,必定在番茄的起源和蛋的起源以后,不然就不是叫番茄炒蛋了,也许就要“红薯焖冰棍”了。这个道理谁都懂,就像诸葛亮再聪明也吟不出苏轼的词——当然这在我们粗制滥造的国产电视剧里面是不成立的(孝庄皇后居然知道她自己是孝庄——孝庄是她死后的谥号、三国里居然有人啃玉米)。

番茄的起源是什么时候,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有个故事是关于番茄的。说以前人们都以为番茄颜色鲜艳所以有毒就都不吃而作为观赏植物,但是有个人就不信,吃了,没中毒,反倒胃口大开,于是人们才开始吃番茄。

可见人们对番茄的认识也不久的,番茄这个物种传入中国那就是更以后的事情了。我之所以这么肯定番茄是外来物种传入中国的,是因为“番茄”的这个名字。“番茄”,“番茄”,番人之茄也。所以“番茄”这个名字的定名还在中国有“番人”的时候。“番”字我们一般用来形容西侧的少数民族,因为“南蛮”、“北夷”,西面就只有“番”了。

“蛋”这个词什么时候开始有?蛋?鸡?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糊涂!越弄越糊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