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四川火锅以它的辣而不燥、麻而不烈、风味厚重、久食不腻红遍全国各地,在北京也是遍地开花。
其实,火锅不但选材范围很广,而且吃法也很有讲究的。据“蜀王”火锅餐厅的有关专业人士介绍,火锅有烫食和煮食两种吃法,前者适合质地脆嫩、稍涮即熟的原料,比如鱼片、肉片、腰片、鸭肠、羊肉。质地比较紧密的原料如毛肚、鸡片、黄喉、金针菇、海白菜等则要下锅的时间稍长一会儿。四川民间涮毛肚、黄喉有“七上八下”之说,还有“鸭肠打卷,毛肚起泡”就可以食用的经验之谈。而像鸡爪、鸭鹅掌、肉丸、蹄筋等不易熟的原料,还有一些水产品、淀粉类食物、香菇、肥肠等就适合煮食,即涮的时间相对更长一些。
除了涮食时间的长短,吃火锅在涮制原料的先后顺序和蘸料上也有诸多讲究。柔嫩的荤菜宜先涮,比如鱼片、肉片、鸡片、腰片、鸭肠、羊肉、活虾等;蔬菜、淀粉类食物和自身有特殊味道的腊肉、香肠、白萝卜等则应该后涮。海鲜类的原料最好下到鸡汤中涮食,以保持其固有鲜味,涮四川火锅则最好配香油油碟,因为香油可以减辣、润肠、败火······
□吃火锅也讲究搭配
吃火锅可以说是人生一大乐事,可是有的人吃火锅不得法,出现一些偏热症状,甚至引发某些疾病。现介绍几则方法。
多放些蔬菜。火锅作料不仅有肉、鱼及动物内脏等食物,还必须先后放入较多的蔬菜。蔬菜含大量维生素及叶绿素,其性多偏寒凉,不仅能消除油腻,补充冬季人体维生素的不足,还有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但放入的蔬菜不要久煮,才有消火作用。
适量放些豆腐。豆腐是含有石膏的一种豆制品,在火锅内适当放入豆腐,不仅能补充多种微量元素的摄入,而且还可发挥石膏的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作用。
加些白莲。白莲不仅富含多种营养素,也是人体调补的良药。火锅内适当加入白莲,这种荤素结合有助于均衡营养,有益健康,加入的白莲最好不要抽弃莲子心,因为莲子心有清心泻火的作用。
可以放点生姜。生姜能调味、抗寒,火锅内可放点不去皮的生姜,因姜皮辛凉,有散火除热的作用。
吃火锅后饮杯清茶。这不仅可解腻清口,而且还有清火作用,但在吃过大鱼大肉的火锅后,不宜马上饮茶,以防茶中鞣酸与蛋白质结合,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发生便秘。
吃些水果。一般来说吃火锅三四十分钟后可吃些水果。水果性凉,有良好的消火作用,餐后只要吃上一两个水果就可防止“上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