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9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剥皮老鼠爱大米(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17 16: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5年3月初,正是万物复苏、春暖花开之际,一只曾走俏一时的花花鼠误打误撞入(不排除慕名而来,亦不排除中圈套被诱拐而至)以先锋实验临床手术而声名远扬的YP(歪批)诊所。该病鼠步履蹒跚、神思恍然,貌似红润油亮的皮色之下却难掩心力交瘁黯然神伤。其挂号急诊,不久后手术间便亮起“营业中”的红灯。为其主刀的医师正是行界新近崛起的美女酷评家——丸子小小姐,雅号“妙手仁心麻辣掌”。 <BR>  本着对病鼠负责的宗旨,丸子小小姐首先对病鼠的身份进行了充分核实,以下是其随身携备的“个鼠简历”,即花花鼠档案完全手册: <BR><BR>  姓名:老鼠爱大米 <BR>  昵称:老鼠 <BR>  生日:不详 <BR>  年龄:2岁左右 <BR>  生父:杨臣刚(一说王启文,待考) <BR>  养母:香香 <BR>  其他亲属:同名专辑、同名网络音乐电影、同名小说、手机铃声、flash……(不断繁殖中) <BR>  主要活动场所:网络虚拟空间 <BR>  特点:过街老鼠人人爱 <BR>  最爱做的运动:爱大米 <BR>  最难忘的日子:2005年2月8日,春晚——1000个难忘的理由 <BR>  主要经历:2002年11月,以RMB2000身价被生父卖于北京音乐人田传均; <BR>  2003年3月无偿转让给北京的王虎; <BR>  2004年6月,以RMB2000身价改投武汉歌手誓言; <BR>  2004年9月,以RMB8000身价转卖给飞乐唱片的歌手香香。 <BR>  (身世复杂、颠沛流离,一度流行“一鼠四嫁”之说) <BR>  曾获荣誉:2004年11月21日,MP3搜索记录创历史新高,成为网络大热曲目; <BR>  连续高居全球最大中文网站“百度”的“十大流行金曲榜”第一名; <BR>  横扫各大网站排行榜首,稳坐“盟主”地位…… <BR><BR>  经一系列身份检测,该花花鼠通过了各大联网机关的一致认证。丸子小姐斟酌再三,为其度身设计了一套具有国际标准创新理念的诊断方案: <BR><BR>  Step1. 观眼球 <BR>  毋庸质疑,“老鼠爱大米”现在是一个眼球指数极高的短语——无论是在互联网上或是在其他各类传播媒介中。人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现在不知已经有多少人在心里为那只“老鼠”打开豁朗朗的通道了! <BR>  按照传统标准,这样一首小调式的情歌,仅仅依靠轻松的旋律和幽默的歌词,是很难像今天这样红成一片火海的——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网民们甚至可以根本不在乎“鼠父”的唱功、长相,在那段既好玩又易上口的“手工作坊音乐”里将其点击率一次次地刷新。 <BR>  平心而论,《老鼠爱大米》的旋律和绝大部分歌词还是值得认可的。毕竟在这个一切都可以“速成”的时代里,那2/4拍的缓慢节奏,平淡而真挚的叙述真的是灰常灰常难得的!在高潮还未到来之前,在那喃喃细语般的歌声里,我倒也可感受几抹恋人间的真情。虽然其文采及煽情程度远不能与林夕等辈相提并论,但闭目品味之余也似有淡淡痕迹淌过胸间。可遗憾的是,那被唤作“经典”的一句却恰恰成了歌词中最致命的伤:“我爱你爱着你 / 就像老鼠爱大米”——穿插在整首歌词中,既非拓展之功用,也无点睛之神效。反而是不和谐、突兀矫情的,与其余大部分有着硬生生的隔斥感。好象是作者画完了美女蛇后强要加上一条长脚去,即使再性感动人,也非养眼之妙物。 <BR>  哦天,我亲爱的,我一千一万个拜托你别用那样的歌词来形容你对我的爱!俺会有心理阴影的,会在你侬我侬甜蜜时分幻想出一张尖嘴贼目的狰狞之相,也会担心你有一天会换了口味变了心眼去投奔你的邻家小妹“洋细米”! <BR>  放眼纵观,2005年开春,“老张”们早已经不再“开车去东北”了,人们也已经对馆子里“上酸菜”的“翠花”彻底失去兴趣了……在这个充满梦幻的季节里,痴情儿女仿佛都化身作了“老鼠”和“大米”,演绎起一场场轰轰烈烈的动植物交错的爱恋。而在那“某某某某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的爱情宣言中,似乎总透出一种将对方牢牢吃定的快感! <BR><BR>  Step2. 剥皮囊 <BR>  年轻人谈恋爱,常喜欢追问对方爱自己的程度。曾几何时,一句“月亮代表我的心”代表了无数“我”们的心,而如今它却背负着“经典牌坊”被打入冷宫去了。当前最cool最in的宣言是——“我爱你爱着你 / 就像老鼠爱大米”,这样的表白直率得近乎草率,而它的流行走势也已从通俗走向了恶俗——没有底子的流行,命运终归是这样的。当然,我们似乎没必要在现在说丧气话,老鼠目前还生存在无限风光的孟浪余波下呢! <BR>  “新新人类”们之所以如此迷恋这只挖不出内涵的老鼠,或许是因为它迎合了现代人对于爱情的观念。爱情——不再是婚姻的附属品,而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需要。何谓生存需要?就是最基本、最不可或缺的需求,是我们无法抗拒、无法摆脱的需要——够感人肺腑、刻骨铭心了吧?可是你要知道,总有一天,这样的口号也会在鼠群中流行起来的:不管大米小米,只要能充饥,都是好米!或许那时,你望着时鲜的新米,会感慨万千懊恼莫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或许,你会抱怨那只没良心的臭老鼠,宁愿家中米仓生虫,也要到外去觅野食……哎,可怜的大米,不是被吃,便是被弃。 <BR>  在较保守的传统思维模式中,“老鼠”很容易使人产生丑陋、肮脏、猥琐等等不甚美好的负面联想,与被赋予了过多传奇色彩、神圣化了的“爱情”一词似乎是格格不入的。而在“老鼠爱大米”这个短语里,两者却被戏剧化地结合起来,并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比喻——若要上纲上线地夸张一下,那我们完全可以说,这个比喻称得上是有意违背“合作原则”的语言艺术。我们在常规状态下讨论比喻,一定会考虑到本 / 喻体是否搭配得妥当。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是难以将被主流固定为美好庄重的“爱情”与人们讨厌鄙弃的“老鼠”的行为联系起来的。事实上,人们也从不会在老鼠“偷米”时考虑到这是否是老鼠的生存需要?因其对人的利益造成损害,而势必被长久地唾弃和声讨。 <BR>  必要情况下,我们需要进行一下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想想——这个道理大伙儿都能明白,但正常人一般是绝不会站在老鼠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的。而也许正因为此,“老鼠爱大米”才能在一个与常规完全逆反的审美理作用下,显示出极具创意、无比新颖的思维视野。当然那也可能被“主流”指认为剑走偏锋,但毕竟在某个时期,它曾以“非主流”的姿态引导了一股反逆的潮流。 <BR>  《老鼠爱大米》是首俗歌,但爱情本身不就是又浪漫又世俗的事情吗? <BR>  而我想说的是,任何媚俗的东西都有成为经典的可能。 <BR><BR>  Step3. 剖心肝 <BR>  “老鼠爱大米”——在笔者印象中,它出现的最初形式是“某某某某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这样一句在学生间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性质的俏皮话,与此并列还有另外两句,分别是:“老农爱玉米”、“嫖客爱妓女”。那时的学生还没有今天的孩子早熟,根本不懂得区分爱的性质和程度,只为了满足口头调侃的乐趣和句末一记压韵的爽意。 <BR>  原本是一句快要过时的俗语,当它从一段俗气而浪漫的旋律中流淌出来,再度成为流行时,我们仿佛又跟着那亲切的节奏回到了单纯懵懂的岁月里去了……所以,我们很轻易地就沉浸于其中了,当然这不代表我们媚俗,对于流行的事物意志不坚定。实际上,我们可能并不是被歌词、旋律或者这首歌的任何一部分所打动,我们只是被自己记忆中的某种情结所打动了…… <BR>  在这种情绪的支使下,我们情不自禁地要为这首夹杂着记忆碎片的歌找一些动人之处了。我们可以歌颂“老鼠”的爱有多么坦白无私。尽管大米对老鼠的最初吸引力是以其满足对方生存需要为前提的。但 “老鼠”的爱是不计回报的啊!你看,现在满世界都听到“老鼠”的爱的宣言了,可我们却从来没替老鼠想过:大米爱不爱它呢? <BR>  但是,歌词之中、曲意之外像这般可令人稍加追思的细节实在少得可怜。当我们一旦走出那段潮呼呼的青涩记忆,剥开罩着歌曲的抒情外衣,我们就仍无法回避地要去直视那个恶俗的质。再多的文字、再多的言语,也无力为那具空洞的躯壳堆砌出文化底蕴来。说到底,它只是一首谄媚讨好的口水歌。 <BR>  …… <BR><BR>  根据花花鼠同志的发病症状,最终诊断结果如下: <BR>  基本可断定其所患为网络歌曲“非典型性”通病——内部构造过于简单粗糙,导致生命力脆弱,持久指数低下。目前虽无致命危险,但若长期得不到治疗,将会造成演唱生涯的早衰。同时,亦不排除其诱发周围“粉丝”感染听觉能力及审美情趣逐渐下降的隐患。 <BR>  建议:及时进行小样加工,克服“哗众取宠”的不良心态。短期内务必修“声”养性,方可重待一鸣惊人。 <BR>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