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绰号,乃浑号、外号是也。自古以来,老百姓最喜欢用绰号给贪官“画像”,以解心头之恨。比如,北魏元庆智,性贪鄙,作太尉主簿时,事情无论大小,总要先得贿赂,然后再处理,或者十来个钱,或者二十来个钱都收,被人称为“十钱主簿”;南朝梁鱼泓,做过永宁等地太守,他经常对人说:“我当一郡太守,要搞他个四尽:
水中鱼蟹尽,山中麋鹿尽,田中米谷尽,村里百姓尽。”被百姓讥之为“四尽太守”;北魏的元晖,任侍中领右卫将军时,十分贪纵,被称为“饿虎将军”……
时至今日,老百姓更是把绰号讽刺贪官当成了一种特殊“武器”。这些戏谑辛辣的绰号,活画出了一个个腐败分子的贪婪嘴脸和置党纪国法不顾的罪恶行径,巧妙地归纳总结出有关腐败信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已超出了讽刺艺术的范畴,不仅蕴含着百姓的智慧,也表达了他们对腐败现象的切齿痛恨——
“二子市长”。江苏省靖江市原市长王新民,“白天念稿子,晚上玩婊子”,被人戏称为“二子市长”。
“三玩市长”:湖南省郴川市原副市长雷渊利从1995年至2005年十年间,在工作安排、工程承揽、解决政策优惠、减免费用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贪污、挪用公款,玩弄女人,被人民群众称之玩权力、玩金钱、玩女人的“三玩市长”。在“忏悔”信中也恬不知耻地表示自己是“名副其实”的“三玩干部”。
“三贪书记”: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原县委书记杨松泉在位期间,通过调整干部,大肆收受贿赂;专横跋扈,排挤两任县长;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就连温家宝总理都敢欺骗;利用职权,大肆受贿,什么钱都敢贪,什么红包都敢收,什么工程都敢卖,甚至连“防艾”资金也不放过,被称之为贪权、贪钱、贪色的“三贪书记”。
“三光书记”:福建省周宁县原县委书记林龙飞在该县党政干部的职务提拔、人事调整及工程发包、土地开发过程中,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打牌赌博,乱搞女人,被当地干部群众称为官位卖光、财政的钱花光、看中的女人搞光的“三光书记”。
“三敢书记”:广东省湛江市原市委书记陈国庆在台上时“什么酒都敢喝,什么钱都敢收,什么人都敢用”,不仅支持儿子走私赚大钱,还爱看三级片、吃补药、玩“妈咪”,几年间就受贿100多万,人称“三敢书记”。此官还有一大癖好,喜欢喝每瓶近千元的“蓝带”酒,经常是一顿饭就要喝上几瓶。有人问他为什么爱喝“蓝带”,他沉吟半天道出了个中缘由:“蓝带这个酒味道醇和啊!”一时间,陈同庆喜欢喝“蓝带”酒的消息不胫而走,人们私下称他为“蓝带书记”。
“三氓院长”:山西省绛县法院原副院长姚晓红,从一个司机靠巴结“有用的人”当上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副院长后,不仅生活腐化到喝人奶的程度,而且残害群众的胆量恶性膨胀。绛县法院有几十个人被他打过,对其他副院长、上级法院的法官也照打不误,至于打骂百姓、非法拘禁更是家常便饭。于是人们赏给他一个绰号——“三氓院长”。
“五毒书记”:湖北天门市原市委书记张二江收受贿赂,非法占有公款公物,违反规定收受礼金,支持、庇护赌博,生活作风腐化堕落,据说他玩弄的女性达107人,创造了包养情妇的“数量吉尼斯”记录,并因“吹、卖(官)、嫖、赌、贪”样样俱全,获赠“五毒书记”绰号。
“红包书记”:福建省原政和县县委书记丁仰宁有一句“名言”曾广为流传——“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由于敛财有道,在位时他“不见红包不挂弦”。为了办事,人们只得恭恭敬敬地送上红包。天长日久,他就落得个“红包书记”的雅称。
“飞天铁烙”: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公安局原副局长刘少亮,热衷于玩车玩狗玩女人。为了倒车牟利,他隔三岔五到临淄、张店、济南的旧车市场寻找发财的机会,甚至乘飞机到南方搞走私车,先后倒卖汽车20多辆;为了养狗赚钱,他煞费苦心,最多时养过20多条,他整天要跑酒店为狗觅食,有时还要去河南的狗市卖狗;为了风流快活,他不仅包养情妇,还跑遍了淄川、张店、恒台、临淄等地恣意嫖娼,于是人们背地里都叫他的浑名——“飞天铁烙”。
“砍树书记”:原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王武龙,因严重违纪、收受贿赂、涉嫌犯罪等问题落马。王在任期内为了打造城市形象工程,将十数条主干道的百年古树纷纷砍掉,取而代之的是毫无特色的大草坪宽马路,将古都的古色古香破坏殆尽。百姓为此送其绰号为“砍树书记”。此绰号将王武龙盲目追求政绩、罔顾群众利益、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的丑行刻画得淋漓尽致。
“花花公子”:沈阳市原财政局局长李经芳,讲究穿戴,不仅西服革履一律是高档名牌,还最爱往身上喷洒法国高级香水,香味之浓让人在十几米外就能闻到。沈阳市一些高档娱乐场所开业,第一批光顾的客人中准有李经芳。为此,群众背后送给他一个“花花公子”的绰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