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初入大学的生意
我是02年考入大学的,上的是一所国家重点大学,不过对我来说无所谓,我是厌学的人,之所以能走进大学,完全是父母压迫的结果。于个人而言,我喜欢的是做生意,可惜在这个社会,乖孩子就要按着父母的意愿走,谁叫我孝顺呢,只好读书上大学了。不过好在进了大学就自由了,可以自由发挥了。
我从小学开始就有较强的商业意识,帮别人做作业,要别人给我2块糖,别人要抄我作业,1块糖……呵呵,那个时候能天天有糖吃的小孩在乡下是没几个的。
中学开始我的商人本色就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那个时候很多初中生已经开始早恋了,男孩子追女孩子前很多是要写情书的。一次,我自告奋勇的帮别人写了第一封情书,没过多久,那人找我帮他写第2封,原来女孩回信了,他要趁热打铁,就要继续写情书,可是笔迹不能不一样,只能再来找我,他也不好意思白麻烦我,就先请我吃饭。后来第三封、第四封……就跟着来了,一直到他追上人家女孩子后很长时间才敢跟对方说情书是让我帮代劳的。后来就是他们这对人还介绍我帮别人写情书,撮合别人。因为要我写情书都还要我看女孩子的回信(不然我怎么知道怎么回啊,呵呵),看的多了,对女生心思了解的也多点,逐渐积累的经验也就丰富了,后来还真撮合了不少早恋的。而且,你撮合的多了,找你写情书的人也就更多了,那个时候我就明白了生意品牌的重要性。
刚进大学的第2天,我发现新生都要去超市买盆子、毛巾、衣架等日常用品,我想如果我们去批发这些商品来以更优惠的价格卖给新生,肯定有很大的市场。就和宿舍的几个室友商量这个生意,不过他们大都认为才来大学,很多方面还不熟悉,不敢轻易尝试,最后只有一个跟我合伙了。
我们2个人先在一个重庆本地同学的带领下跑到重庆(我读书的大学在重庆)朝天门的批发市场,在里面转了半天比较了几家的价格,最终进了100盆子、100毛巾、100把衣架,批发价格分别是:盆子3元,毛巾2元,衣架3元,外面同样的东西,卖价分别为:盆子5元,毛巾3.5元,衣架5元,我们就把价格定为:盆子4元,毛巾3块,衣架4块,挨个寝室去推销,结果不到二个小时所有的货就全部卖完了。
看到有成效,针对我们学校有6000多新生的情况,我们第二次就借钱一次性各批发了1000件,男生宿舍我们自己跑,女生宿舍让班里的2个女孩子帮忙跑,分给她们50%的利润,因为她们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还有利润可图,她们就欣然接受了。因为比外面超市买实惠的多,我们的货很快就卖完了。但是这个项目很快被人复制了,我们卖到最后的时候看到有人也开始做相同的生意,就没再继续拿货,毕竟市场很有限了,如果再拿货的话风险就相当大。
但转过来我想,我们学校的市场是没了,可是重庆有这么多大学,别的学校的市场呢?于是又兴奋起来,独自坐着公交车挨个大学跑,到处贴广告招代理,内容标明风险由我承担,代理人拿的货卖不完的当天可以找我退货。效果很明显,看没风险,就很多人联系我了。这次去批发市场的时候因为我拿的货多,批发价格也更优惠了,而且每个代理都只拿走了50%的利润,2天时间我在十几个学校一共赚了1万2千多,第三天我就没再继续做了,因为根据我们学校的状况看,这个项目在其他学校也同样会立刻被复制,很快就应该没市场了。
后来我和室友们一起做图板、绘图工具盒、蚊帐、席子等生意的时候也都是按照这个模式,在别人还没发现项目前狠赚一把然后在竞争扩大前立刻退出市场。
大学军训结束,要正式上课前,辅导员开班会的时候统计有多少人要买新书,我才知道大学和中学这点是不一样的,不要求你必须买新书,只要你自己有教材就可以,甚至你认为自己不要书也可以学好,也没人管你有没书。于是很多人就找老乡帮忙买旧书,经老乡指点我了解到重庆有些地方专门做大学生旧书的生意。那些人都是在大学生毕业离校的时候收购他们的旧书,等新生来的时候再卖给新生,从中赚取差价。比如买一本新书30的话,在他们那里15块可以拿到8成新的旧书,因为反正是一样用,而且到时候可以再处理给下一届的新生,所以很多新生都愿意到他们那里买。
我想,书是如此,那其他东西呢?毕业生带不走的东西有很多,是不是我们都可以集中低价收购了再处理给新生呢?而且不只是毕业生有东西要处理,高年级的学生应该都有,就拿书来说,今年的书到他毕业的时候不一定有市场,因为那个时候可能已经换教材了。
旧书利润低,刚挣了笔钱的我懒的做,我想电脑利润应该大些。于是,我就在学校的张贴栏上贴了张求购旧电脑的广告,结果晚上就接到个电话说是要要转让电脑的,对方是个大三的学生,说是要换新配置了,以前的旧电脑原意低级转让给我,问清楚了配置后我约对方第二天下午去看货。第二天上午我先去电脑城打听价格,弄清楚按他那个配置配台新机子要4100元左右。心里有底,下午找了个精通电脑的同学一起去看电脑,发现机子也没什么问题,虽然对方用了2年,看起来还很新的,最后以2500元成交了。
电脑搬回寝室后我把它里里外外都擦干净后就立刻贴上了转让的广告,很快有人打电话过来要看机子,我把电脑搬到大二的老乡寝室里,然后约对方来看机子,以老乡的名义把这台电脑以3000元转让给了另一个新生。后来类似的旧电脑生意我做了几笔,每次赚几百。
直到03年我了解二手市场后,这个项目又拓展了。
03年的时候,用手机比较多了,街面上还有了不少卖二手手机的店,一般一千左右的手机在二手店里只要三、四百元,这样还不大好卖。因为很多人都感觉这东西不可靠,感觉肯定是翻修的或者别人用够了的,质量不可靠。通过卖二手电脑的经历,我想,二手店里的你不要,转让的呢?
决定试验下先,我先花200元在二手店买了个二手的摩托罗拉V680,在学校宣传栏里打出的广告就是:自用摩托罗拉V680含泪甩卖,300元,欲购从速,联系电话:XXXX。 因为当时V680仍然是流行机型,而且是翻盖的,支持上网功能的,是16和旋的,所以要买的同学就很多,很多人打电话过来看手机,我就拿给他们看,卖了一个,我再去二手店买一个,放上自己的shou-ji-ka,别人过来看的时候,一看,我正在自己用着,自然就相信是转让的了,感觉比二手店里的有保障。后来我用这样的方法倒卖了不少二手电脑、随声听、MP3、山地车等。现在看来,以自用的身份,给人的感觉是我亏了很多,而二手商店给人的感觉就是他赚了很多,自然买家的兴趣也不一样,这或者就是所谓的营销心理学。
在进大学前我没接触过电脑,进大学不久我就接触了这个东西,而且很快喜欢上了电脑上网。我虽然喜欢电脑,但是对于电脑硬件等,我开始是一点都不懂的,但是我做二手电脑生意的时候经常接触二手电脑,和老板成了朋友,他经常给我讲内存的事,他说在大学里收内存是件很不错的生意,因为大学生手里有很多淘汰下来的128的内存,而内存的价格是上升的,很多大学生电脑换内存配置的时候都会剩下这些东西。从一些学长那里我还了解到很多学生手里有闲置的MP3、山地车等,都是才开始买的时候有兴趣,后来慢慢就闲置了。
于是我又改变了自己的战略,修改为可以用二手手机换山地车、换内存、换MP3、换U盘的策略去发广告,手上有这些资源不知道如何利用的人太多了,于是我的二手生意很快做大了。
任何事情,当是暴利的时候,自然就有人开始复制,我很快就面临着被复制和竞争的问题,因为我身边的人都熟悉这个模式,而且门口的联通和移动营业厅,也都开始做类似的业务了,而且他们有售后服务,所以我慢慢的就做不动了。不过等我停止运作这个项目的时候,已经赚了8万多,这个在开始我是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后来我同学有做健身卡推销的,我就给了她这样的建议,我说你去当地的信息平台上发布信息,转让健身卡,4.5折,因自己要出国,所以转让,这样比你宣传推广健身卡,更容易吸引住别人,因为人们都喜欢占小便宜,他们以为买了你的健身卡是便宜事,其实和他们自己去买,是一样的钱。我们要钻的就是信息不对应的空子——很多人在去健身中心前他不知道健身卡本身就是打折出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