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3781|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井冈山全集剧情在在线观看 井冈山大结局观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18 15: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井冈山大结局视频观看


井冈山主演:
王 霙 饰 毛泽东 
王伍福 饰 朱德
潘雨辰 饰 贺子珍 
黄 鹏 饰 陈 毅
宋佳伦 饰 王 佐 
刘 鉴 饰 袁文才

井冈山剧情介绍1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遭到失败。面临着生死存亡严峻考验的中国G_C_D人为挽救危局,发动了“八一”南昌起义,兰花革命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七天后,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会后,毛泽东组织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打出了中国G_C_D领导下革命武装的第一面军旗。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起义失利。
  为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毛泽东当机立断,放弃攻打长沙退守文家市,率部转向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井冈山寻求立足。途经三湾时,毛泽东在与余洒度等人的斗争中,将队伍进行了改编,创造性地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 推行“三大民主”和成立士兵委员会等重要的建军原则,使部队面貌焕然一新。在贺子珍等人的帮助下,毛泽东得到了井冈山“绿林”首领袁文才、王佐的支持,使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立住了脚。
  在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毛泽东倡导实践调查研究,先后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三大任务”等人民军队等建军原则;在通过“水口建党”等措施加强军队内部党的建设的同时,抓紧恢复和发展地方党组织;建立了遂川等三个县的红色政权,实行土地革命……正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取得蓬勃发展之时,陈浩的叛变使毛泽东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湖南省委特派员周鲁贯彻中央“左”倾盲动政策,把毛泽东开除出党,使之迫走湘南。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此遭受巨大损失,史称“三月失败”。


井冈山剧情介绍2
  南昌起义部队在三河坝一战中伤亡惨重,朱德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拔起残破的军旗,发誓一定要把这面军旗扛下去。他的决心得到了陈毅的支持,两人率领起义部队余部始终坚持艰苦卓绝地斗争,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湘南暴动,历经周折和磨难,与毛泽东在井冈山砻市胜利会师。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成立后,在朱毛的领导下,采取灵活的“十六字诀”作战方针,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打击敌人,粉碎了敌人的数次“会剿”,接连取得了五斗江、草市坳和龙源口大捷,使根据地的建设扩大到了六个县的区域,成立了湘赣边界人民政府。
  正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生机勃勃地进入全盛时期时,湖南省委巡视员杜修经贯彻分兵向湘南进军的盲动政策,使红29团全军覆没,加之袁崇全的叛变,队伍几乎濒临绝境,根据地再次惨遭浩劫,史称“八月失败”。毛泽东临危不乱、立持异议,日夜兼程,亲自迎接朱德等上山。留守井冈山的何挺颖、朱云卿等带领军民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彭德怀等率领在平江起义中创建的红五军也来到井冈山,使井冈山的武装斗争力量得以进一步加强。
  对“朱毛红军”起初不以为然的蒋介石终于亲自披挂上阵,接连不断地调动重兵从“进剿”到“会剿”。面对强敌,朱毛决定留彭德怀守山,自领主力转战赣南,以求“围魏救赵”。但终因敌强我寡,井冈山失守。在转战赣南闽西的过程中,部队中对有些问题的认识出现了分歧,加之留苏归来的刘安恭大肆推行“城市中心论”,攻击毛泽东,致使毛泽东在“七大”上落选,被迫离开红四军。
   中央的“九月来信”纠正了红四军内部的“非无产阶级思想”。陈毅亲往闽西请毛泽东回到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上。红四军“九大”即古田会议上,毛泽东通过对中国红军两年多来在井冈山斗争中不断探索的经验总结,集中解决了如何建设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这一根本性问题。会后,针对林彪在新年贺信中提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问题,又洋洋洒洒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至此,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已初现雏形。
  春天将至,毛泽东和贺子珍并肩登上井冈之巅,望着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满怀豪情地朗诵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词名《西江月·井冈山》
  1928年8月,湖南省委特派员杜修经命令红二十八团和二十九团下井冈山开赴湘南。赣军乘虚进攻井冈山。8月30日,四个团的敌军攻打黄洋界。当时山上只有红三十一团一营的两个连。打到下午,红军zi.dan所剩无几,靠石块御敌。在此关键时刻,红军扛来一门坏的迫击炮和仅有的三发炮弹。前二发都是哑炮,第三发炮弹瞄准敌人山下的指挥部,随着一声口令,只听“轰”的一声,炮弹不仅响了,而且正中敌人指挥部。刹时间,黄洋界上欢呼声、号角声、锣鼓声连成一片。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势吓坏了,竟误以为主力红军杀上山来,于是连滚带爬收兵下山。在这次漂亮的黄洋界保卫战的关键时刻,我军仅有的一门迫击炮和一发炮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多天后,毛泽东率领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回到井冈山,当他听了陈毅安营长的汇报后,得知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人四个团的进攻,保卫了井冈山。十分高兴,当夜便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以歌颂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西江月•井冈山
  1928年秋 毛泽东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井冈山精神
  千年的历史变迁,不变的青山秀水,积淀下来的是浓郁的地方文化。从1927年红色的铁流融汇在井冈山之后,井冈山的生命力得到了焕发,“星星之火”不仅燃遍了神州,同时,凝聚成了不朽的井冈山革命精神。传奇的石刻碑帖,淳朴的民间风俗,优美的民间传说,丰富的文学作品……构成了井冈山的深厚人文背景。
  井冈山的“红色文化”的形成得益于它的光荣历史。秋收起义失败之后,毛泽东分析了当时的情势,决定放弃攻打湖南中心城市长沙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放弃了“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于是经过三湾改编等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除了位于农村,农产品丰富,解决了部队的粮草问题,群众基础好,更重要是它位于湘赣边界,在当时是“两不管”(即湖南省、江西省都不管辖)地带,敌人统治力量薄弱,而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便于保存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的建立,把革命的退却和革命的进攻巧妙结合起来,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创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胜利道路。各地G_C_D人也领导了武装起义,纷纷建立革命根据地,形成了燎原之势。虽然革命的时代已经远走,但是我们依旧要传承和发扬革命时期艰苦奋斗的精神。

井冈山1剧情介绍
  夏夜,汉口街头警笛骤起,军警们错把毛泽覃当作毛泽东逮捕。被释后,毛泽覃从大嫂杨开慧那里打听到大哥的行踪。面对流淌着鲜血的江水,义愤填膺的毛泽东要毛泽覃赶赴南昌参加起义,并捎上随身带着的《三国演义》下册,送给素未谋面却神交已久的朱德。
  南昌,朱德寓所前。一向宽厚的朱德大发虎威,击毙了追捕毛泽覃的军警头目。他接过《三国演义》下册,对毛泽东期待“两册合一”的愿望心领神会。南昌起义前夜,朱德带头把鲜红的“牺牲带”戴在了脖子上,并表明:不起义毋宁死!可终因敌众我寡,起义失利。
  为了挽回败局,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了“八七会议”。会前,毛泽东和中央负责人瞿秋白盘坐在地铺上彻夜长谈,交换了对时局的看法。共产国际代表罗明那兹对毛泽东在会上的发言表示不解,当面责问政权出之何处?毛泽东坚定地回答:枪杆子里出政权!
  毛泽东把杨开慧母子四人送回老家,以便自己安心投入秋收起义。途中,夫妻俩对聚少离多的生活感慨万千。杨开慧为了让丈夫尽快赶往起义地点,独自带着孩子毅然离去。毛泽东泪眼相送,万没想到,这一别竟成永诀。

点击查看更多热门影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35#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15:36 | 只看该作者
井冈山36剧情介绍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15:33 | 只看该作者
井冈山35剧情介绍
  萧瑟的秋风中,毛泽东为贺子珍戴上野花编成的花环,把新娘扶上马,自己在前牵着,融合在天际间……
  毛泽东离去,陈毅到中央汇报工作,朱德只能千里走单骑了。红四军“八大”上,望着用担架抬来参加会议的毛泽东,朱德心疼不已,当即命粟裕带一个连同去守护。因误把毛泽东病重被传为暴死,共产国际发来了一份长达千余字的讣告。
  在病中,毛泽东委托粟裕告诉朱德:出兵东江,凶多吉少,望三思而行。刘安恭却怂恿朱德置之不理。东江之战,朱德走了麦城,刘安恭壮烈牺牲。
  毛泽东从姜有田口中惊悉王佐、袁文才被误杀的噩耗,痛心疾首。姜有田带来了一抔井冈山的红土,说是可以治好毛泽东的“水土不服”所致的疾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15:32 | 只看该作者
井冈山34剧情介绍
  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在龙岩公民小学召开。刘安恭的“城市中心论”在激烈的争论中占了上风,使红四军内部的不良倾向更趋严重。同时违背党组织原则,用选举的方式免去中央指定的前委书记而另立,迫使毛泽东同志离开了红四军的领导岗位。 字串4
  被自己一起战斗的同志们选下来,毛泽东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次日,朱德和陈毅在河边找到了正在钓鱼的毛泽东,三人展开了开诚布公的同志式的争论。
  就在毛泽东满腹伤感地收拾行装准备离开四军的时候,贺子珍也收拾好行装,告诉毛泽东自己要嫁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15:32 | 只看该作者
井冈山33剧情介绍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15:32 | 只看该作者
井冈山32剧情介绍
  黄洋界保卫战中,方小凤为保护张子清尔拉响手榴弹和林若嫣同归于尽;吴月娥抱着陈开财跳下了悬崖;吴尚下令活埋谢梅香,幸而王佐及时赶到才使谢得以生还;张子清为了不连累背着他奔走的姜有田,找借口独自爬开,永远长眠在红土地上。
  袁文才得知井冈山失守,难过至极。当听说中央“六大”文件中与自己有关的内容后,擅自不告而别。这一走揭开了他人生悲剧的序幕,不久就和王佐双双被误杀在永新。 字串9
  朱德住处夜遭敌人袭击,伍若兰机智应对后与朱德一起突围。途中,伍若兰腿部受伤被俘,于当年春节在赣州英勇就义。朱德手捧兰花,睹物思人,饱含泪水地和同命相连毛泽东紧紧拥抱在一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15:31 | 只看该作者
井冈山31剧情介绍
  临行前,毛泽东欲吹灭灯光,贺子珍却说:这八角楼的灯光就让它亮着吧。漫天的飞雪里,彭德怀、王佐和井冈山的老表们纷纷赶来送行。毛泽东、朱德、陈毅挥泪告别井冈山。
  何键看穿毛泽东、朱德率主力下山的用意,立即兵分两路,分别追击朱毛和乘机收复井冈山。朱毛在大余首战失利;彭德怀、王佐等浴血苦战,舍命守山。
  何键得意地迈进红四军军部,恰逢吴尚带来了陈开财和林若嫣。何键采用陈、林所献之计,带兵沿冰冻溪流突破了井冈山天险。彭德怀眼见腹背受敌,独木难支,决定留王佐率部与敌周旋,自己率五军突破重围寻找朱毛以夺回失地。
  黄洋界上,何键发出了“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的叫嚣。井冈山一时间血流成河。为了掩护受伤的张子清,方小凤故意引开敌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15:31 | 只看该作者
井冈山30剧情介绍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15:30 | 只看该作者
井冈山29剧情介绍
  袁崇全投敌献计,何健大喜。毛泽东、朱德强忍悲痛,决定将计就计,按原计划线路返回井冈山,抢在敌人之前展开伏击,为王尔琢报仇。
  激战中,曹福海抓住了袁崇全。险恶的袁崇全掏出s.h.o.u_q.iang打伤了曹福海。朱德带领部队及时赶到,活捉并亲手击毙了袁崇全。
  伴着黄洋界上隆隆的炮声,敌军指挥部被摧毁,黄洋界保卫战取得了全胜。毛泽东诗情迸发,吟就一首《西江月·井冈山》。 方小凤的分娩为朱德、毛泽东带来了欢乐,当张子清再次给方小凤送来钟大龙的信时,早知实情的方小凤声泪俱下:不用再念了……
  屡战屡败,令蒋介石大为恼火。当何键吹嘘在湖南境内已不见红军的影子时,蒋介石拿出了一张彭德怀的照片让何健相认,并告诉他:这就是你的湖南老乡。
  敌人的疯狂追剿使组建不久的红五军陷入困境。彭德怀决定南下投奔井冈山。一纵队长雷振辉却提出反对,还举枪对准彭德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15:30 | 只看该作者
井冈山28剧情介绍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毛泽东临危不乱,放弃永新率部回到茅坪,采用“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战术把敌人围困在永新。得知29团全军覆没的消息后,毛泽东忧心如焚,不顾众人反对,独自带着31团3营连夜出发,赶往湘南接应朱德。
  在决定28团何去何从的会上,朱德顶着杜修经的压力,毅然提出:朱毛不能分,必须回井冈。毛泽东终于在湘南桂东郊外与朱德会了面……
  国民党吴尚所部乘四军主力远离的机会发动猛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遭受严重摧残。朱云卿、何挺颖、王佐、袁文才带领军民唱起了“空山计”。
  奉命开路的袁崇全带着自己的营打算投敌,粟裕等人发现后悄悄撤回报信。得知袁崇全的情况后,王尔琢自告奋勇地想去喊回,却被丧心病狂、六亲不认的袁崇全举枪打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