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不完全统计,从2007年1月至今(2008.10.21)在校园范内遗失贵重物品记录在案的有39起,其中手机19部、钱包10只、现金1000元(不包括钱包内)。自行车、饭卡、MP3、MP4、U盘、英语电子词典等物品数不计其数。
遗失场所TOP3:
TOP3:校内道路、食堂、医务室等地方。
TOP2:球场,占10%。拾遗者一起打球或观球同学(请勿与盗窃混淆)。
TOP1:教室(实验室、机房),占到80%以上。拾遗者大多为同时上课的同学,或来上后两节课同学为主。
雷人案例排行:
TOP4:07年—08年拾到的手机被主动上交的只有1部。一天,某院一男学生交来一只拾到的手机,绝对的山寨机,外壳残缺不全,键盘被密码锁死,无法使用。遗失者对这样一部手机的丢失都没去主动寻找。我在这不能去假设什么,必竟这位拾到手机的同学做了一件好事。
TOP3:一年多前,一学生在校内遗失饭卡,卡内存有800多元(爹妈给孩子存的一学期的饭钱),一夜之间卡内数字归零。次日该同学到餐饮部查消费记录,该饭卡在医学院超市分N次买食品刷光。大家试想,800多元在一个如此小超的市内一晚上花完,基本可以买全所有食品了,那么吃的人又应该是多少位??难道大家都享用得心安理得??????吃了会长肉肉???--这个事例也告诫了天下所有苦心的父母,不要一下子给自己的孩子们存那么多的钱,辛苦一点,一点一点存,麻烦总比突然间一个不小心做了冤大头的好。
TOP2:一天,几个经常一起打球的同学(算球友)打完球后,一名先走的外语系同学在球架下遗忘一只名牌手机价值2600元。这名同学去问一起打球的人有没有捡到,他们无人承认,后经GPS定位后,找出了手机在一起打球某人的寝室。到该寝室询问,仍无人承认,经再三请求因一同学说漏嘴终于得以归还。如果没有先进的GPS系统,那只名牌手机不知将会沦落到何处……
TOP1:某一天晚上,一学生回寝室,在西12幢后拾一手机,好高兴啊!!!拿回去兴奋得一宿没睡着,用手机上网,打“10086”找话务员MM玩,话费一下玩出了100多元。次日被保卫处查到,得到风声的他赶紧把手机上交老师,并对老师说:“老师,我昨天在回寝室路上捡到一个手机,今天赶紧来上交。”老师问:“那你杂就把话费给搞没了泥?”该学生理直气壮地说:“国家《物权法》不是规定嘛!可以向遗失者拿20%的保管费!!”愕然,遗失者报案价值是1000多元,该学生用了100多元,难不成再叫失主领回手机时并找零80元??!汗!
(以上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提几个有代表性的,BBS里文字写太长也没人看的。)
我在马路边,拾到一分钱。。。记得小时候有这样首儿歌唱的不亦悦乎,“路不拾遗”这句话讲了几千年,如果我记得没错,这应该是中国传统美德之一吧?!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路不拾遗”这句话对天天抱着电脑在虚拟世界里征战的同学们来讲,已经过时了千年,游戏世界里捡到的东东便为已用,充实自己的财政与装备,同学们能很好的把虚拟与现实结合了起来,了不起!哈哈值得赞扬。
有的人遗失了财物,而有的人确遗失了人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