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国家规定从6月1日起禁用塑料袋开始,各大商场、超市就启用花钱买袋装的规定,大到5毛钱一只,小到1毛钱一只,大小不一,价钱有别,说是为了控制塑料袋的用量,但事实与政府的意图背道而驰,不但没有在量方面减少,而且给各大商家带来了一笔可观的利润,有些商场的做法更令人汗颜,为之气愤。
昨晚(7月31日)去华之友超市买东西,等到结完帐后,忘了带环保袋(平时自带),只好买塑料袋(3毛钱一只)装上,恰好只剩两瓶三合四美的腐乳罐头没地方装,服务员问我要不要装,我点头要装,于是服务员就拿了一只1毛钱的塑料袋帮我装好,等我付款的时候,就差这1毛钱,没了零钱,只有一张100元整,我说算了,没零钱,就一只袋而已。那服务员死活不肯,既然没零钱那就不要装了,这是规定。我当时就说:什么是规定,国家规定是不能用塑料袋,你们商家自定要买塑料袋,不就是变相的赚钱吗?那个服务员白了白眼睛说一句脑子有问题,我气得一句话也说不上来了,且不说国家的规定,那超市的服务员什么态度?做为一个大型超市的服务员,满口是脏话,污辱顾客的尊言出口伤人,简直不具备一名服务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修养,还哪来的顾客是上帝,顾客简直就是上当。
之后反思,虽然那名服务人员的态度让我气愤不已,但作为政府,当规定有一项新政策出台的时候,你是否考虑负面的因素,取而代之的应具备什么? 为了控制使用量,取而代之的是要花钱去买,利用这种变相的方式方法来控制量的扩张?试问效果在哪?意图一点都不明确。如果你出台禁止使用,那么你就采用另外一种更好更方便更简捷的服务来替代,比如可以采用纸掉的那种包装袋,像美国、法国等,一种不易渗漏的纸制袋来替代,政府出台了禁塑令,只在口号上叫响得很,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安全去让商家变相的产生利润,不但没有控制量的扩张,而且在更多的地方提供一片骂声,所谓听情声、解民情、排民忧,政策的目的是以人为本,保护环境,还人民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那试问用钱来控制的环境是否健康?是否可行。如果真的要加大禁塑令的力度,我个人认为,政府安全可以下令让那些大型的超市、商场限制使用塑料袋,让菜市场等必需的地方用一种纸制型的包装袋来替代塑料袋的用量。既然是禁塑令,就要体现“禁”的力度。如今的舟山,禁塑令安全是一种空头白话,一句高调唱语。我相信政府的意图是以人为本,我也相信政府的制度会越来越健全,但我更相信政府官员能真正的从人民切身利益去制定、出台一系列新的、好的政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