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8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太宗李世民的“天下第一陵”秘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8-5-4 0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古代帝王陵寑文化中,帝王陵寑的建筑风格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秦汉时期的“封土起冢”,封土堆积如山,故帝王陵又称山陵,如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汉武帝刘彻的茂陵。另一种就是以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唐高宗李治与大周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为代表的“因山为陵”,这才是真正的“山陵”。前一种筑造方式就是在平地上挖出一个人造地宫来,这种方式为百姓人家采用;后一种是将大山从半腰凿空,往下深挖,形成更为坚固的石质天然地宫。防盗效果明显。后一种在唐宋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更受帝王青睐,前一种则慢慢受到冷落,没有了秦汉时期的辉煌。而有山的地方,从所谓风水术来说,更容易“藏风聚气”;再者,有山的地方必有好的景致,所以希望“万岁”的皇帝自然对“因山为陵”更喜爱。


清有“东西二陵”,明有“北京十三陵”,唐有“关中十八陵”。唐陵中,“封土起冢”、“因山为陵”这两种建筑形式同时存在,基本上承袭了秦汉时期帝王陵寑的特征。但国力强盛时期、有条件的帝王都把自己的寿宫都选择在山中,“十八陵”中只有高祖李渊的献陵、敬宗李湛的庄陵、武宗李炎的端陵、僖宗李儇的靖陵是“封土起冢”。李姓大唐帝王陵寑借用了刘姓汉家的风水,陵区在汉陵以北的北山山脉一带。据陕西文物部门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的系统调查,“十八陵”自乾县至蒲城,东西绵亘近300里,与大唐近300年的国运一样雄阔。


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位于今礼泉县境内的九嵕山,是李世民自己择定的。与秦陵所在的骊山一样,九嵕山也是一座名。从东看形似笔架,又称“笔架山”;近年又有人称之为“中国的富士山”,因从西南面看形如覆斗,形如日本富士山。在堪舆师眼里,此山风水妙不可言:席踞渭北,气掩关中,九梁拱举,一峰独秀。背依群山及泾水,前有群山环卫,开阔的关中平原和浩浩渭水互为映衬,确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但李世宗择选此处建陵,与他是“马上皇帝”有直接关系。李世民21时即随父亲李渊在太原起兵,多次在这一带埋兵布阵,降败对手,最后改天下姓李。后通过“玄武门兵变”,从父亲手里承继了皇位。


上面说了,风水好的地方必定风光好,九嵕山在秦汉时期就是有名的风景区,是历代帝王驰骋狩猎上佳之所,当了皇帝后的李世民也喜欢到这一带放松,死后也希望躺在如画风景里,所以他认为九嵕山是归葬的好去处。贞观10年(公元636年)长孙皇后死后,李世民派堪舆师到九嵕山择址。李世民把陵造在山上与长孙皇后有关,《旧唐书》记载,长孙皇后临死时嘱李世民因山而葬不需起坟,希望葬事从简。在定九嵕山陵址之前,李世民已派了堪舆师为他挑找风水宝地,隋唐时期最为著名的天象大师袁天罡,即为李世民卜选过陵址。李世民最终还是认为九嵕山风水最好。李世民不只为皇后择了陵址,其父李渊的献陵也是他定的。但李世民厚己薄父,与昭陵陪葬丰厚有别,献陵是薄葬。

唐朝皇家葬制是帝后同穴,即民间常见的夫妻葬在一个墓穴里,与西汉帝后同陵不同穴完全不一样。所以,李世民为皇后择穴实际就是为自己择穴,事实上他也为同朝臣子择定了墓地,要功臣死后陪葬。帝王很贪心的,在死后也希望去阴间王国当一把手,所以,陵寑地宫格局要造得与生前的宫殿相似,有“寑 ”有“宫”。唐陵都建有大型陵园,筑陵城,寑宫处于陵城的中心部位,南边建有献殿。陵城四边设四门,东、西、南、北分别取名“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主神道位于南边朱雀门中心线上。

功臣陪葬墓分布于周围。据记载,昭陵整个建筑布局仿长安城设计,设计师是中国古代著名画家阎立德、阎立本兄弟俩(阎家是绘画世家,其父阎毗也是大画家)。到公元649年,即贞观23年李世民去世,昭陵共营建了13年。由于四周魏征、徐懋功这些功臣陪葬墓多达193年座,当时形成了有两个长安城大小的宏大陵区,为“天下第一陵”,目前仍是中国最大、世界最大的单个帝王陵园。特勤骠、飒露紫、白路蹄乌、青骓、什伐赤、拳毛騧等六匹骏马曾先后陪李世民南征北战,真可谓汗马功劳,这位“马上皇帝”特地在陵前用青石塑了像,以作纪念,此即闻名海外的“昭陵六骏”。

唐帝王陵中目前最出名的当算高宗李治与大周女皇武则天合葬墓乾陵,原因与它陪葬品甚丰,保存完好有关,考古学界认为至今未被盗掘。如果从陵寑文化角度来看,昭陵开创了唐陵中“因山为陵”的、第一,陵区规模第一,陪葬墓数量第一,而乾陵的“第一”更多,如惟一的两朝皇帝合葬墓、开了陵前树碑、“无字碑”先例、首创陵前司马道石刻组合规制,等等。


乾陵位于今天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西安160里,与九嵕山、金粟山、嵯峨山、尧山等山脉遥相呼应。其风水和择扯情况我曾在以前的文章大概聊过,与昭陵陵址是李世民自选九嵕山不同,据说乾陵的择选是很专业的。由当时掌管大唐阴阳和天文历法的太史令李淳风敲定,李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世界上第一个测定的人。另外一位就是为李世民卜选过宝地的袁天罡。用今天的话来,他们都是当时的学术权威。李治为李世民第九子,为长孙皇后所生,因李承乾被废得位,于公元949年登基。当了皇帝后不久,根据惯例,李治就派袁、李二人“旅游”去了,为他选风水宝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