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1358|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物]主持 MagicYang奋斗与坚持的日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7-7-18 0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B.B.KinG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家好,我是MagicYang。”现在,每个星期五和星期天晚上7点半,很多电子竞技爱好者都会等在电视机或者电脑前,等待游戏风云GamesTV频道中这个简短而熟悉的声音响起。

  有位叫Palocc的网友在论坛里评价老杨对《魔兽争霸》中各种战术的“超前”理解:
ROC时代,当大家还都在用“兵”作战的时候,MY用起了“树”。在TFT时代,MY早在Moon之前就已经开发出了吹风流。当大家都在对小精灵容易被猎杀而苦恼时,MY已经对各个地图的树木死角了如指掌。当NE面对不死回城一瞬间总会被Nova打得吐血时,MY发明了著名的“*MagicYang式回城”。

  喜爱MagicYang的人都喜欢叫他老杨,电视台有个40多岁的编导老师,很随和,每次录节目时见了MagicYang也是叫老杨,常常弄的MagicYang不知所措。其实,老杨并不老,1981年阳历4月28日出生于上海徐汇区,今年满26岁的生日那天刚好要解说GamesTV举办的G联赛总决赛现场直播,主办方为了感谢他为电子竞技和频道做出的贡献,特意瞒着他准备了一个大蛋糕并在直播开始的时候为他庆祝生日,这让老杨惊喜不已。

  老杨个子不高,偏瘦,高挺的鼻子,瓜子脸,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却拥有与年龄不相称的沉稳和低调,他属于那种走在人群里你不会注意的人。刚和他接触时会觉得他不拘言笑,不太容易相处,后来发现这只是因为彼此不熟悉。有时候直播工作会从下午6点一直到凌晨才结束,同事们会一起去吃夜宵,在饭桌上聊天时,他的神采熠熠和妙语连珠几乎成了热烈气氛的源泉,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稳重和随和的个性才被大家誉为老杨。

  老杨并不姓杨,他本名叫周晨,“MagicYang”这个名字出自老杨喜欢的一本科幻小说——《银河英雄传说》,书中有位叫“杨威利” 英雄人物,因此人可以像魔术师一样运用各种战术,于是被人称为“MagicYang”。从小就迷恋战术运用的周晨一直把“杨威利”视为英雄,于是在给自己取英文名时就用了MagicYang的名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13#
发表于 2007-8-21 13:22 | 只看该作者
支持!顶..... [s:29]  [s: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7-7-27 20:20 | 只看该作者
顶~~~讲解不错~~ [s: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7-20 12:22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没办法哦。。。解说不那么好当的。。。 [s: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7-20 12:08 | 只看该作者
老羊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7-20 11:28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老羊的工作,哈哈。梦寐以求的工作呀。 [s: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7-20 08:41 | 只看该作者
喜欢他的解说多于他的比赛。可能是很少看他的比赛缘故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7-20 02:05 | 只看该作者
抗韩英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7-18 20:21 | 只看该作者
I Love Yang to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7-7-18 09:54 | 只看该作者
MagicYang I LOVE YOU [s: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7-7-18 09:42 | 只看该作者

从韩国回来后,老杨马上改练魔兽争霸的新版本《冰峰王座》TFT,并在2003年年底与GamEdge签约成为职业电子竞技选手。

  此后一直到2005年年底老杨参加了CBI、CIG、WWI、ACON4、CEG、WCG等等比赛,虽然老杨始终没有中断练习,但是2004年他似乎进入了一个低谷,WCG上海赛区被SYC淘汰,这无疑让老杨有些挫折感,也许人在逆境中才会认识自己,老杨说自己的优点是喜欢研究战术,喜欢动脑子的游戏,自己的缺点是四肢不够发达。面对这样的优缺点,老杨哭过,笑过,奋斗过,当问到现在如何看待生活,老杨用8个字概括:天涯之行,随遇而安。

  2005年年初,老杨和WE.SKY被WEG主办方邀请到韩国参加为期3个月的电视联赛,老杨第一场对法国的人族TOD,当时TOD是WCG2004年的第4名,实力不容小窥,对此老杨采用出其不意的战术,双线操作边练级边开矿,并且在每次遇到对手时就用小精灵爆对方英雄的能量,拖延时间,避免前期交手。而TOD显然对这种新颖的战术一时没反应过来,最后在老杨成型的军队面前,TOD打出了GG(Good Game的简写,在这里是认输的意思)。而老杨一路过关斩将,直到遇到当时已如日中天并被称为“第五种族外星人”的韩国选手Moon,Moon以强大的多线程操作和丰富的国际比赛经验让在此方面正好薄弱的老杨即使使出浑身解数也无可奈何,最后老杨获得了第四,WE.SKY获得了第三。

  相信这个时候的老杨一定是非常痛苦的,梦想与现实的残酷差异一次次折磨着这位渴望胜利的战术大师,而命运的转变也从这一刻悄然开始。

  从韩国回来后,一个巧合的机会,老杨被GamesTV的编导张哲希和当时还在上海“生活时尚”频道《游点疯狂》栏目的导演黄昊(后也进入GamesTV)引见到GamesTV做魔兽争霸的兼职解说。

  第一次录影就是和解说BBC搭档,比赛的具体情况老杨已经不记得了,他说当时自己并不紧张。而BBC还记得当时解说的是WC3L,并且他说老杨当时在解说比赛中,会忽然对某个环节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真让人眼前一亮。

  现在,2年过去了,BBC和MagicYang的BM组合已经被称为电子竞技解说界的经典,他们的解说配合也越来越炉火纯青,风格幽默,精辟独到,电子竞技爱好者甚至把他们的话收集整理起来,做成BM语录在互联网上供人浏览。

  当采访BBC时,问到对最早老杨的印象时,BBC说,早在2003年的一个线下比赛时,他就和老杨在一起讨论过战术,他当时就觉得这个人表达能力很好,很适合解说的工作。在问到,怎么看老杨坚持不退役,依然想做职业选手时,BBC很支持老杨的职业选手梦想,他说虽然有人说18-22岁是电子竞技职业选手的黄金年龄,但是只要老杨有足够的工资养活自己,并且还能坚持自己的职业选手梦想,那我们为什么不支持他去追求梦想,让他去做他喜欢做的事情呢?

  老杨说:“我不是完美主义者,输了就输了,总结经验下盘再来。”

  我很羡慕他。
  名词解释:

  *MagicYang式回城:

  MagicYang在节目当中,为我们示范了如何迅速地把部队分开。他首先会选择一个比较空旷的地方作为回城的落脚点,然后在部队的中央放下一个体积较大的建筑。这样,由于游戏的特性--部队会为己方的建筑让位,从而达到迅速将部队分散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