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拾盈
——写在毕业一年的日子里
已经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写什么东西了,刚又看到《学校,不想对你希望》,突然又像是被什么震动了一下。离开学校也快一年了,也写些感受吧
麦子的颜色,发过一个帖子《斑竹,把这个帖子删了吧》,她是这样说的:
“建议斑竹把《惊讶,惊讶,海院居然真有那样的女生》这个帖子删了.这个论坛并不只是海院内部的人看,很多社会上的人也能看到.看了还真以为海院很多这样的人
另外,我觉得要是海院的人把自己学校的名声搞臭了,对你没有半点好处.你出社会了,人家只会看不起海院所有的人.虽然你们说的是女生.可是人家才不会分你是男是女,把海院的统统一棍子打死.
现在毕业了,更加体会到学校名声的重要.虽然在学校里经常抱怨学校不好,可是现在我从来不会说海院的坏话.“
看到这个给我们斑竹的建议,那时候莫名有一种感动,这是我在海院论坛里看到的最让我记忆着的一段话。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不是什么华丽辞藻,却是让我在后来一直感动着。
而我们的还有其他同学们,是怎样想的呢,我们海院学子需要做的是什么?
十分惊讶于,海院学生到底是驮载着怎样的一种母校情怀?是一种爱呢,还是一种恨?请容许我这样宽范定义。我无法对众多人的想法定论,也不敢枉驾揣测,但我分明感到一种不合时宜的热闹。
没有人能够删去海院的历史,我们无法删除对海院一种情怀。只能想,也许只有当现在的海院同学走出校门后,再回过头来,体味一些已经离去了的人,在以前说过的一些话的时候,才会有一些边缘的共声吧。这里边是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种经历。只是现在大家都一定感受不到。
对学校的倒彩声总是充斥着耳畔,而我总还是认为,学校的名誉需要学生自己的争取。就如那位同学说的“学校不以学生为主,那以谁为主?”,正是如此,也这样引出了一句“学生自己不进取,不自爱,不自强,那谁来给这个学校声誉?”。已经在以前说过好多次,海院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相当多,同学们的抱怨,无可厚非,但请在举措之后,多给海院也给自己多点热诚,多点热忱,少点无端谩骂,愤恨抱怨的起哄。不是反对大家在网络上,针砭学校的好坏,反而觉得应该客观地尖锐地指出学校存在的问题,让学校领导知道,让老师们知道。
有人说,我受儒家思想影响比较大,而我也一直是个比较中庸的人。所以,一直说着与新生代学生不能合流的话。我还怎么说呢,我只想说我认为的,我所感受的。
不排除众多学生之中也存在害群之马,如同学对学校和老师的不满一样。学校和我们的老师也为这样的学生存在而伤透了心,但我们的老师却很少表露这样的心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教师的这种职业身份,职业操守,让老师们沉默了还是怎么了,我一直不是很懂。很幸运曾经有机会当过十来天的老师,发现有些东西能理解着。在而后,离开学校后,更加理解了这份作为老师的辛苦,真的非常奇怪,从来没有如此的对老师,对学校的理解。
看过一些关于中国教育的书籍,只是浅显地过了一些,并没有深入去理解现在的学生的一种心理状态,特别是80后大学生的一种奇特心态。老师是被动着的,因为学生是年轻着,充满激情的,他们的眼里不允许存在灰色现象。而我们的老师,多半是人生经历丰富,阅历深刻着的人群。当长者身份出现的老师,面对众对后辈们的学生时候,选择了沉默。难道跟学生对垒?
学生是最可爱的人,听到很多老师这样说着,也是最单纯的人。人生阅历的欠缺,和对这个社会的一些不公,不道德现象的愤恨,显露无疑,不会有多少的遮掩。率真,是学生最可爱的一面,但缺少社会的历练却是最致命的弱点。
我们的老师们,从年轻时,同样是如现在的学生一样有着那份“热闹“,但在历经社会的磨砺,经历过人生的一些起伏之后,棱角渐渐被磨去,考虑更多的便不会是带着强烈个人情感色彩着的倔强,而是因为有了爱人,有了家庭,有了港湾后,安静下来,考虑更多的家庭,同时还有的是社会因素。这便是经霜了年轮,留给世间人们的思考。然而总会有一些人站出来的,只是这样的一些老师,需要我们同学的理解。海院不是没有,而是需要同学的配合,去支持。
在这里又记起了以前海院应副院长的背影。还在老校区的时候,总可以在早上,中午就餐的时候看到应副院长孤独的身影,一个人静静地出现在食堂。没有多少同学会去与他说话。这是我多少次的印象,他总是一个人出现在这样一个热闹的地方。也许热闹是同学们的,他只是这样一个局外人…….
跟海院的许多同学一样,我从来没有跟应副院长说过话,只是在路上碰见应副院长的时候,会轻轻叫一声老师。可我分明记得,为了学校的本科评估,作为一个学校的领导,他付出了多少!不知道有多少人还会记得在庆祝学校本科评估通过的全校师生大会上,应副院长那深深的三鞠躬……
没有哪个老师,想被自己的学生在“骂“,谁都不愿意自己遭人非议。只是要建立这样的一种和谐,并非容易的事情。不光是老师需要改变一下自己的工作和作风,我们的同学也需要。当然,众老师之中,也会有一些不好者,对于这样的老师,何止是谴责。
记得刚来到海院时候的情形,就这样一个孤零零的老校区,没有田径场,没有塑胶跑道,更不用说是新校区。四五千人的一个大学。但是当我离开学校的时候,我是从新校区的校门走出的,海院也已经成为万人大学。我们的海院也胜利举办了浙江省第一田径运动会。而今又是申硕成功,学校已经有了自己的硕士点…….学校发展很快,很多同学和老师都看到了。虽然,我的母校在国内排名是那么靠后,但这个终究是我的母校,我不爱护她,谁来爱护她?学校的声誉而来,一代代海院学子的不懈奋斗而来!
还在学校的日子里,总是在想,海院有哪些不足,有哪些弊病。学术氛围,师资力量,教学质量,校职工素质等等,我都怀疑过,也这样愤愤不平过。我终究还是在四年大学里,同大多数的同学一样,这样来到了,然后对学校发一堆牢骚后那样离去。
当我能够从容走在离开校园后的工作岗位的时候,发现海院给予我的实在太多了。对于母校能够做的,与其是抱怨着,不如去做点实在的事情,那怕是微不足道的。为什么不给校长写信,用心来写写一个海院学子真诚是的心声呢?我想没有人会反对接受一颗诚挚是心的。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行为来引导身边的人们呢,即便看起来不起眼,也会被一些人笑话,但自己总应该给予自己一份平静,恬然。………
一个离开学校一年了的人,既然在这里着这样说着,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现在的,还有将来的海院人,都能拾起海院给予我们的广阔胸怀,来丰盈自己那纯洁率真的心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