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无新帖与各位呼应,足以证明“武大郎才尽”。(偶于去年刚毕业于武大,故有此说)
某位师弟/师妹在《我毕业于浙江海洋学院》一帖中表达了对海院的爱恨交织的这样一种复杂的情感。文章不长,却道出了海院广大学子(尤其是毕业生)的心声,引起广泛共鸣当在情理之中。我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从教师的角度,也来发表一点“一孔之见”。
这位同学在帖中表达了自己的铮铮傲骨:“以后,无论我走到哪里,别人问起我毕业于何处,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我毕业于浙江海洋学院!”说的多么超迈!
自古以来,英雄不问出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的例子,即使在门阀制度盛行的封建社会也是层出不穷。我们再看看毛泽东毕业于什么学校?邓小平什么学历?江泽民总书记也不过是毕业于上海交大而已。我们这三届党中央的领导人,他们既不是毕业于清华,亦不是北大,更不是我们今天鼓吹得非常厉害的“海归”。即便放眼于大家非常关注的世界杯,那些天才球星中又有多少人拥有所谓高贵的血统和耀眼的背景?
任何时代,人们都崇拜英雄,人们都呼唤精英。但是从来都没人敢对英雄和精英加这样一个限定条件——毕业于名校或是拥有高贵的出身背景。所有的盖世奇功都是浴血奋战得来的,与出身无关!
学校制度上是有欠缺,北大也有制度上的欠缺;老师中有混日子的,清华也有混日子的老师。这些问题,我们只能寄希望于一步步的得到解决。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的;自己的东西,再差也是自己的!
从一个普通老师的角度,对于学校存在的许多问题,我也常常感到遗憾?谁又能够完全做到没有一点遗憾呢?能够看到学校在不断改进,就应该感到欣慰,就应该看到希望!
不是歌功颂德,也不是文过饰非——就我而言,既无必要,也是不能。我热爱舟山,更热爱海院。小国岛民,虽有“目光短浅”之虞,却也有怡然自得之乐;待遇不高,却也还不至于无米下锅。更可喜的是,对我这副既不高也不耸,既不白也不嫩,既不英也不俊的“尊容”,学生们并不以貌取人,反倒常常对我的工作给予称赞,足见海院学子的理性与宽容!忍不住要说一句陈词滥调——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
“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愿毕业生们前程似锦,一帆风顺!
最后,我想对毕业生们再交待一句:请不要说,从明天起,你将独自面对一个陌生的世界;大道青天,绵延于你身后的仍然是这个熟悉、朴素且庄严的背景,一个你永远走不出的背景——海院!
luckydo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