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部门新来的同事在实习期刚满一周的时候走了,走的义无反顾,走的也很不知所措。虽然小王刚毕业,但是他是那种一见面就让人喜欢的人,文采好,为人热情大方,在最佳东方举办的招聘会上他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这个酒店他的离开并没有产生多少震动,但对于我来说,这个我亲自面试又与我朝夕相处的大学生的离开,却不得不反思,也许那是一种尴尬,更是一种无奈。那种惋惜与无奈交错的复杂心情,搅得我几天都无法安心工作。 初入职场,对于刚接触的事情,小王充满了好奇心,一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请教同事,工作特别有精神,加上小王的悟性很高,工作理解的能力特别强,上手很快,于是我决定好好栽培他,将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给他来做,年轻人要多经历一些工作有些压力才能快速成长。 可是突然有一天,大概是工作了快三个多月的一个晚上,小王突然微信发我消息,说他感觉生活很枯燥,他很苦恼。现在许多年轻人的共性——浮躁,我告诉他要把心静下来才能干出一番事业。 那天晚上以后,小王和平常一样来酒店上班,但是他的工作情绪以及态度慢慢地在改变,有时候我常常看见他发呆,工作的质量也渐渐的下降,干起事情来也过于急躁。我心想,小王刚毕业,可能刚走出学校,在新环境与校园的生活的瞬间变化中,他还不是很适应,脑子里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某天下班,我留下小王谈话,我认为年轻人可塑性强,小王聪明又灵活,一定能够明白我的用心。没想到他的话却让我震惊,“工资低,工作压力大,看同学工作轻松,工资又高,我这么点工资怎么够!”之后我批评了他一顿,告诉他你还没有开始奋斗就想去享受生活,只看到人家享受生活的一面却没有看到人家奋斗的日子。 从第二天开始,小王的心情似乎更低落了,遇到一点事情就和别人争执,负面情绪高涨,没事的时候常常静静地坐在办公室,不知道在想什么,这就叫沉默吧。大概在快转正的时候,小王似乎如我所料,辞职了。 有时在办公室我也常常想,我们部门没有明显的业绩,与外边的事物接触的少,工作的确有点苦闷。但这毕竟是大酒店,很多酒店运作方面的东西可以供年轻人学习,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应该需要时间去磨练自己,面对苦恼烦心的事儿,要用足够的时间忍耐。年轻人,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需要承受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知识的积累固然重要,但更多的是将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锻炼自我心理的承受压力,使之变得成熟。但是,与此同时,我又不得不反问自己,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呢?其实,小王并不是因为犯了什么错误而离开,他完全可以继续干下去,为什么他会走了呢?
作为管理者应该了解团队成员的心理,通过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去影响团队成员;作为年轻的团队成员来说要能够理解管理者,积极主动地与管理者沟通,配合管理者做好本职工作,要学会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有愉悦的心情去为达到目标而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