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1226|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长相与心理 内心的问题需要大家的建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5 1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reat112 于 2010-12-5 12:46 编辑

这问题有时候想过但又不太明了
一女孩长的漂亮 一个男孩子长的帅 父母给的 没错
他(她)是怎样的为人 性格 取向等 可以适当趋向于父母给的吗?
直白点说 长的好看 帅 增长了其自信心 而且青春期荷尔蒙 萌发时男女接触循环加剧
导致他们高傲 自负 不屑一顾 好逸恶劳 的人格特征。
相反外表丑陋的人在异性面前自信心偏低 而刻苦努力的信念或许会支持着他(她)
但也有相反的例如 漂亮 帅的 由于外表得到公众认可 所以会采取在内心上也塑造完美
为了受到外人给予得到更好的肯定 。但及少数的人会抛弃自己或者不在乎自己的漂亮脸蛋来追求内心美!
丑陋的人 也许会因为他人的鄙视 自己经历的挫折 产生对自己的怀疑 憎恨 以至于自暴自弃 。
依照学术上的20/80这个理论   天生的长相对于人们内心活动 导致个性塑造的影响到底有多少?20/80理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2#
发表于 2010-12-5 12:48 | 只看该作者
额  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12-5 1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12-5 21:52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觉得性格受到家庭环境影响还是挺显著的,对于外貌,如果从小在家长引导下能够正确看待,那就不会很有LZ那样的描述了,身边还是有不少有“气质”的人滴。。。。当然你的确定不是伪气质

至于20/80理论,表示不是很清楚

PS:个人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23: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会记得


    人格的范围大于个性 个性萌发于青春期第一起跑线 人格塑造完成于成熟稳定期
人的大部分时间在外交流活动 出生到长大受到家庭灌输的理念及习惯问题占的时间相对较少 但却刻骨铭心 乃是第二天性(习惯)
人是随着外界的影响与个人内心的感触及与人的相处中不断改变 直到终老 但期间确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
为什么要说这几点呢?相对于出生时婴儿的先天与成长后的后天而言 家庭理念的疏导时期与个人自我参与社会活动 就是先天后天之别。
但却是同时进行 不同时期结束。80/20的理论出自于经济和社会学 认为少数的20可以影响80部分 也提醒大家做好重点的20工作
所以我在想长相的问题到底对人格以及个性塑造影响多少?现实中不乏以貌识人者 即使工作中亦如此 。而今社会风气更是如此。以至于
人们对自我长相关注度过高  最终物极必反 做出史料未及的事。
可以这么归结 家庭及幼儿少年成长期为人格特征萌芽期  外部生活及社会交流的过程为成长期 。
确实脱不开环境的因素 人从小非圣贤 。20的外貌特征确实在影响着人的大部分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12-6 17:20 | 只看该作者
“现实中不乏以貌识人者 即使工作中亦如此”对于这个表示不否定

我个人还是认为家庭理念不管是在人格萌芽期还是成长期都是存在的,只是这两个时期的比重有差异,
但是如果说是“家庭理念的疏导时期与个人自我参与社会活动 就是先天后天之别。”不怎么理解了
觉得最多算是量差不是性质差


20/80理论的确广泛存在,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但我想说的是20要被重视80也不能被忽视,有些时候光靠20是扭转不了局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8: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会记得


    呵呵,当人发展到一定阶段 已经脱离家庭成长氛围 成为独立的个体以社会为主体的形式存在
故在家庭因素滋生下的第二天性充其量只是一颗黄豆芽
80/20的理论正是对于整体来说的释意为20与80的密切度影响性 不是此消彼长式 重20并不是抛弃80的概念
注重的是孰重孰轻 ,社会学来说:如 20的犯罪分子来自于80的社会混混 80的社会混混出自与20的学校学生 20的学生出自于某某个班
以至于把握好20相对就可左右80 范围很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12-6 20:16 | 只看该作者
当人发展到一定阶段 已经脱离家庭成长氛围 成为独立的个体以社会为主体的形式存在

话虽如此,但是,不是说彻底摆脱家庭了的呀,
家庭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是一直存在的,之前是你的父母和你的家,之后是是你自己的家,他其实一直都在影响着的

我们这是在干神马?!!!。。。。。。Orz。。。好纠结

我感觉在做家庭代言人。。。默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21: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reat112 于 2010-12-6 21:56 编辑

回复 9# 会记得


    看问题要活性  直白点我是说人格稳定期社会给予的影响相对大于家庭对他的影响也叫触成期  我的话里并没抛弃父母亲戚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性 再说明白点的意思就是当人格稳定有主见 自己有主动自我的强意识时是社会现实状况20的影响着他(她)比如说你为了生计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和长期以来不好的性格 认识自己的报复心 而家人则建议你继承祖辈的手艺,而你或许很有可能会通过社会传达的竞争思维导向促使你维持自己的主观决定。这时候影响性显而易见。再而 当少男少女叛逆的性格出现 自认为羽毛丰韧的时候 恰恰这种现象也多来自于社会大众环境对他或她的冲击。比如 娱乐 交友 社会流行趋势 价值观 团体性精神作风的传达 无不都慢慢地灌输其思想 成为新社会大众观 。而这时候家庭的喧导 教育 批评 表扬 都变的无足轻重 。当事人通常会采用家庭之外接受的新型观念来分析看待问题 。因此当人从一个小环境跳入到另一个大环境中 变化是巨大的 甚至大于家庭对于他个人的影响。人不是一下子就成熟 也不是一直于家庭中生活 而他(她)是有思想的动物 有着客观事物的反应意识(大脑)
树苗在人们勤劳浇水锄草经过阳光风雨洗礼的过程后进而长成参天大树!期间阳光狂风暴雨对它的影响性是巨大的 是决定它成长一棵大树的绝定性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