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发在这里合不合适,但我认为此书的意义性已经大于书的本身, }/ U$ h' G) B
g# {* b7 i$ ^9 v: Y; T 推荐这本《民国那些人》# w, F- B- I. C( X
! x. Z! Y/ ?" @( B 简介 ······ ' Y1 M E( y% W, |; q
以独立的判断和诗一般低徊的笔触,唤醒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让已经模糊的身影清晰可感。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相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觉到恍若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汉不已。民国时期的那批学人,有着与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内里全不失风骨、风趣或风雅,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总而言之,是一批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
; x* ?+ a" ~" d+ I: [6 x. @2 n0 W v/ ^0 c 本书为中国《中国青年报· 冰点周刊》最佳专栏--“钩沉”结集,其专栏主笔徐百柯从故纸堆里或人们的记忆中,钩起79个人物。这些人物有些是我们些许熟识的,还有一些人物,徐百柯如果不写,恐怕将会被时间或时代彻底湮没与忘记。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故去的名校校长,铁肩辣手的报人,以及在世界面前代表中国的外交家……你可以看到那些熟识的名字:梅汝璈、陈望道,你也可以忆起那些或许淡忘的名字:蒋南翔、蒋百里……围绕着他们的一幕幕鲜为人知的传奇轶事,通过本书在历史零散与完整的记忆中生动再现。他们曾经的理想,他们的面容和言行,他们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在徐百柯的文字中一一复活。
9 y8 a" Q; X" n* r* {
# Z1 _% O" s. O; y 大学,理想,自由的精神在不断逝去的现在,怅惘之余,让我们开始拾起并努力吧
. X; A% _' l+ l' D8 [3 w) x
6 j$ v8 z7 T* q' j1 V$ Z/ E 另外本人刚弄到北大钱理群教授9月13日在北大中文系举办的一个小型《民国那些人》讲座录音5 v# m$ r/ o+ f. s
( E) b! s# ?% H& [& x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加我QQ43844192 我传给你 [s: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