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为一名老教师,我经常问这个问题,高考到底考什么?对知识的把握吗?不对,因为在目前的社会下,如果仅用知识来衡量一个人将来的能力的话,显然太过迂腐。学到的是知识,悟到的才是智慧。
一位同行的教育家这样分析:“通过我这几十年的观察,班级里将来有成就的学生往往都是那些成绩中等的学生。因为在中国一个学生要想取得高分,就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到和考试的战斗中,要牺牲自己的天赋、要麻木的接受一切理论被人牵着走。而有一种学生,他们既懂得保留了自己的天赋,又适当的学习了一定的知识,能觉察到自己个性和天赋所在,他们一边学习一边怀疑,还给自己留有适当的发挥空间。并且形成了独特的思考方式,这他们虽然不会取得很高的分数,但是在将来他们的终究会发光。”这几句话真可谓道破了其中玄机。(简直就是再说我 )
中国恢复高考以来,涌现了近千名高考状元,这支精锐部队如今全军覆没,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状元能在自己的行业闪光过。而那些成绩平平,沉默、独立的学生让人刮目相看的太多。成绩中等的学生未必人人都很厉害,但是中间潜龙甚多。所以未必考上好大学的学生就一定优秀,我更看重那些掌握了自己的学习方法,而又不愿苟同各类考试的学生。他们是一流人才,但中国没有一流大学。中国大学千篇一律,早已失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