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22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一定要跳槽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2-26 2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忙了一年却不知道自己在忙啥———这恐怕是不少患上“年关综合症”的白领们的共同心声。在一家外资银行工作的李先生抱怨说,一年来虽然应了那句“起得比鸡 早,睡得比猫头鹰晚”的调侃,每天平均工作10个小时左右,可到年末做总结时一回想,却实在想不起自己做过哪些拿得出手的工作,事业发展更是路途漫漫。
  眼看着大学同学有的已经创业,跳槽的同事也得到升迁,更是又急又气。年底将要到了,是否需要重新做个职业规划,明年是否应该有个新的工作环境?
  俗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管是出于职业发展考虑,还是对高薪的期望,或是想换个工作环境,优秀人才流向更有发展前途的单位是大势 所趋、人心所向。但是,工作成就的取得、薪水的增加都要靠脚踏实地的打拼和经验的长久积累。跳槽本身并不难,难的是在跳槽中如何使自己得到发展、得到提 高。每换一次新的工作,都能让自己更接近心中成功的目标,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跳槽。又到年关跳槽的高峰时节,不少白领已经蠢蠢欲动。跳槽,你准备好了吗?
  跳槽为了职业发展
  较高的薪水、光明的发展前景、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有可能成为跳槽的原动力。几年来,追逐高薪成为职场频繁跳槽的最佳理由。然而,近一两年来跳槽者的众多理由当中,高薪所占的比重在逐年缩小。
  人力资源专家告诉记者,与前几年相比,现在的跳槽者更加理性,也更注重个人发展机遇和所在单位的前景。跳槽者对职业的选择更加趋于理性,更加具 有前瞻性。他们看重薪酬,但对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和才华的施展,以及所处环境的发展也同样关注。目前中高级人才整体趋于年轻化,他们选择跳槽的因素中工资 已经不是主要成分,更多考虑的是企业文化及其所在平台的发展情况。
  张斌大学毕业后在一家知名的大公司做助理。做到第三年时有不少公司来聘请他,而且薪水开得很高,非常地诱人。但是,他都拒绝了。当时很多人表示 不理解,这么好的机会,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啦!去年年底,也就是他工作的第五年,张斌突然辞职了。大家又表示不理解,眼看就要发年终奖了,怎么选择在 这个时机辞职?
  原来张斌接受了另一家公司的聘请,做了总经理,年收入翻了一番,达到100万元之多。的确,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选择机会。在跳槽时,不仅考虑当下利益,更要考虑长远发展。这个长远发展,就是职业生涯规划。
  张斌告诉记者:“第三年,我觉得还没有领会原先那家公司的精髓,只知道老板在业内很有声望,有那么两下子。但这两下子的背后是什么,我还没有弄 明白,也没有琢磨透。5年下来,一方面,我学到了老板的处事哲学;另一方面在原公司也已经面临着职业天花板,所以一旦出现新的机会,我自然是义无反顾地选 择离开。一年下来,我在新公司表现得非常出色,公司的业绩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俗话说: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用到跳槽上,三年不跳槽,跳了,就要把三年的损失补回来。职业发展中最可怕的就是禁不住外面的诱惑,只看到短 期利益,忘了自己的职业取向。在职业理想和现实状况的天平发生严重偏移时,本能地选择了后者。殊不知,如果我们把它放到一生的职业天平来看,却发现不但不 能有利于职业的发展,而且和职业取向是完全相偏的或者是相违背的。到头来,在外面无奈走了一圈后,还是回到了原来的职业起点,重新回归自己的职业认知和规 划。而此时,往往又错失了很多有利于职业积累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里,有不少离开的人又回流的原因所在。
  当然,选择同时是与耐得住寂寞、坚持住方向和对自己的自信联系在一起。很多人在选择了企业和老板后,在短期内不能快速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同 时,看到许多朋友和同学都开始飞黄腾达,但判断自己短期内等待和努力都不会有机会的时候,便萌生去意。殊不知,机会往往就在他离去之后就降临。 更多职场提升技巧欢迎登陆测试空间-中国在最大的测试工程师培养基地www.btestingsky.com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2#
发表于 2008-2-26 20:19 | 只看该作者
[s: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2-27 19:29 | 只看该作者
国家应用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吴铸成介绍说,国外小一些的软件企业,开发与测试人员的人数基本是1:1,微软更达到了1:2。而在国内,最好的也只有10:1。按照这个比例,国内软测人才的缺口至少有20万。而据劳动保障部门调查,国内120万软件从业人员中,能担当软测职位的不超过5万,有三年以上从业经验的不到30000人,有五年以业经验的不到10000人。
  软测人才为何如此稀缺?著名跨国公司软件测试部经理冉金红表示,软测作为一种新职业,具有相对独立性,其专业知识和技术,都需要通过专业学习才能掌握,并非具备了软件知识即可胜任。而目前我国几乎没有一所大学独立开设软件测试课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2-27 19:31 | 只看该作者
不是所有人都要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