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面书写、写字检测(4分)
句子:大自然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事物的奥秘,认识事物间的联系。
。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46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jūn yún chōng dié yǐn bì róu ruò Sōu suǒ ( )( )( )( )( )
hén jì zhǜ zh- wā j濞 Kuān chǎng qīng xié( )( )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4分)
径( ) 凝( ) 穴( ) 啄( )
茎( ) 疑( )扒( ) 逐( )
三、根据内容选词句填空(请用序号)(10分)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我们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会百思不得其解,突然间有了解决的办法,这是你一定会说:“真是 !”
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讲得就是“ ”的意思!
3、“ ”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A休想 B休息 C整修
蟋蟀是很勤劳的,在建造自己住宅的时候,不到疲劳不( ),哪怕够平整了还在不断( )。不然,( )得到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连日来的认真观察。
A假想 B假说 C证据 D考证
魏格纳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在一次次观察发现中形成了自己的( ),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 ),又在许多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了不断地( ),最后胸有成竹地提出了自己的( ),引起大家的关注。
四、按要求写词语(6分)
1、写近义词
引人注意( )简朴( )
2、写反义词
干燥( ) 崭新( )
3、模仿写词
毫不可惜——毫不( ) 不可思议——不可( )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21分)
1、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 )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 )的。长大的也子绿得那么( ),看着非常(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 ),没有( )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 )。
这段话描写的是爬山虎的 ,作者是从 和 两个方面进行具体观察的。(10分)
2、蟋蟀盖房子的时候,用前足( ),还用钳子( )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 )。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 )后面,倾斜地( )。
这一段话写的是蟋蟀在 ,作者是从 的角度进行观察描绘的。(7分)
3、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 。
十一月水仙 ,十二月腊梅 。(4分)
阅读理解(30分)
(一)课内阅读(9分)
1、选段一(6分)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简单说就是 ,长在 ,像 。作者介绍爬山虎的脚非常具体准确,分别从 、 、 等三方面进行了长期的观察。
2、选段二(3分)
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读完后,我知道了蟋蟀的平台就是那 ,从本段中的
、 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是把那可敬的蟋蟀当作人来介绍的。
(二)课外阅读(21分)
枣树
春天来了,杨树、柳树都发芽了,惟独枣树在懒洋洋地睡懒觉。它一不长叶,二不开花,树干上爬满了密密的皱纹,像老人的脸;长满了小黑疙瘩的枝枝杈杈,静静地伸向天空。它默默无闻,长得一点儿也不起眼。
一直到四月,不几天就抽出了几片叶子,那淡黄色的叶子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真是新鲜可爱。
接着枣树开花了,六个尖尖的花瓣,像是金黄的六角小星星。它能混在树叶中,散发出一阵阵清香,招来了许多蜜蜂。听大人说,枣花蜜还是上等蜜呢。
枣花一落,就长出枣来了,绿色的,像一粒糖豆豆,不太好吃。这小青枣,长得慢极了,老也不变红。
到了秋天,枣长大了,像麻雀蛋圆滚滚的,也变红了,像小玛瑙球,红亮亮的。远远望去,绿叶中缀满了一只只小“红灯笼”,真美呀!那脆生生的红枣一吃到嘴里,立刻就有一股甜味往嗓子眼里钻,把嗓子都刺痒了。
啊!枣树,春天到来时,你不像杨树、柳树那样的早早的就换了绿稠袍,争着比漂亮。但到了秋天,你却献给人类脆甜的果实。这种高尚的品质,真值得赞颂啊!
一、阅读发现:(6分)
1、在文中有很多优美的句子,请你用“——”划出短文中的比喻句,用“~~”划出拟人句。(2分)
2、作者观察枣树真仔细,把枣树生长过程中的颜色变化写得具体清楚。我要摘录颜色词,并按时间顺序排列。(4分)
二、阅读质疑:(2分)
读了短文,你能提出几个问题吗?至少写出二个问题。
三、阅读运用:(13分)
1、根据短文填空。(6分)
短文是按照枣树的生长顺序写的,先写了枣树的( ),接着写了枣树的( ),然后写了枣树的( ),最后作者还拿枣树和( )、( )对比,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2、文中的第五段写得真具体,作者分别从 、 、 等三个方面对枣树的果实进行了准确的介绍。(3分)
3、我也要自己写写这样的句子。(4分)
比喻句:
拟人句:
习作 表达 (20分)
题目:我的一次小发现
要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你发现了什么,发现后你又是怎样思考的,怎样做的……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注意字迹工整,语句通顺,表达真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