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3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承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12 17: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李承鹏

《中国音协越“阎肃”就越大尾巴狼》在新浪博客首页头条区刚挂了几个小时就因为有领导说“气味不对”被拿下,这早在我的预料中,贝多芬说得不错,音乐果然是可以给人类带来“气味”,看来领导的音乐修养深得贝多芬精髓。昨晚因看球通宵未睡,本来很困,但上博来看了几眼忽然莫名兴奋,因为有几十个很高雅的老师前来跟我讨教音乐的高低之分,当然,和以往那些无比高雅的老师一样,他们一边高喊着“要高雅”,一边骂着我“SB”,我这人骨子里挺乐观,所以谨把它当成对我的音乐尊称——那不是把我当音乐才子“三宝”吗。


老师们音乐很高雅,但无一例外汉语表述混乱、发言重复,所以这次我就不一一列举出来回复,打个包吧,这才叫环保,才叫”绿色奥运”。

一、我本来想说的是一个国家级的音乐协会有没有理由开会决定封杀网络音乐,以及这种驴唇不对马嘴的行政方式具不具备可操作性,但老师们却开始跟我讨论“什么高雅什么是低俗”宏大概念。笑死人,这问题从巴赫到雪村几百年都没搞清楚,我们能搞清楚吗。

好的,为了不让一个激动得质问我“是不是中国人”的老师太伤心,我决定投降,我正式宣布:一,我确是中国人,二、你们是高雅,除你们几位老师之外的别人全是低俗。

二、低俗的东西是不是应该被封杀?我不妨再投降一次,凡低俗的就应该封杀!所以应该让城管把武汉吉庆街那些弹得不着调的流浪艺人赶走,大家吃鸭脖子必须都听《天鹅湖》这样的曲子,一边听着天鹅一边啃着鸭脖,顺便畅想一下禽类的起源及变异这样重大命题,那才叫高雅。

包括在东北对二人转的改良,让赵本山他们唱《我的太阳》,对四川评书的改良,让李伯清说《胡桃夹子》,对三里屯摇滚乐队的改良,让他们统一摇滚着配革命歌曲……

三、这涉及到一个关于“低俗”的具体问题,即老师们到底是从技术上还是从道德上断定网络歌曲是“低俗”的,如果是从技术上,那么老师就有责任,因为不管网络还是民间的肯定技术落后,不可能有徐沛东老师那样的排场,徐老师一首山歌也搞来中国交响乐团来配乐,这需要多少银子,我知道好多乐队多弄把低音吉他都肝颤。

如果是从道德上,请问哪种音乐是道德的,哪种是不道德的,我小时候经常听说人们把邓丽君的歌当成“靡靡之音”,谁家不小心传出声音了派出所片警是要来追查的;有一度摇滚也是反动的,被当成是动摇国家脚下基石的异端,那时谁敢摇一下,就是要从学校里滚蛋的,想来这个翻译真贴切,“摇——滚”!

有人说某些网络歌曲里出现了“屁”这个字眼不雅,有个网友在我的评论栏里顺势写下一段伟人的词,在我的记忆中那时这段词是要被好多单位谱上曲调当成最经典革命歌曲表演唱的:“土豆烧牛肉,吃了不准放屁”,词作者是谁,想必这些高雅的老师们都知道。

四、有几位老师再次夸我是“三宝”后不忘教导我:“你懂不懂音乐,不懂就别在这里放屁”,看,原来艺术家也这么爱放屁啊,这一点以前我是不知道的……“不懂音乐就不准评价音乐,音乐不是每天吃喝拉撒,好的音乐一生只听一次就够了”,我终于明白了,咱国家的音乐是不准随便由凡夫俗子评论的,难怪这些年中国音乐远远落后于世界,当音乐成为少数人手里掌握的原子弹机密,当音乐珍稀得一生只能听一次,它就不再是音乐,好像……应该是哀乐。

五、在我心目中,莫扎特是音乐天才,谱写了《义勇军进行曲》的聂耳是音乐天才,瞎子阿炳是音乐天才,唱“山丹丹花开”的陕北老汉是音乐天才,玩地下摇滚的是音乐天才,过去在小区里大吼一声“磨剪子来,镪菜刀”的老头是音乐天才,甚至在产房里暴哭的所有新生儿是音乐天才,这就是我的音乐观。

六、我不好评价徐沛东、阎肃的作品,但他们的作品确实太适合在春晚上进行女声联唱了。这人缘也足够牛逼了。

七、我说过,其实我并不认为《老鼠爱大米》是经典作品,我甚至认为它们就是为下里巴人或者平时不太好意思当众下里巴但又心里又下里巴得发痒的人准备的东西,也就是说,它们是适合在厨房、浴室、马桶区进行哼唱的曲子,而徐沛东、阎肃老师更适合创作在大会堂、金色大厅、国家电视台三千平米直播间里出演的作品,这叫分工不同,分工不同就不存在高低贵贱,您总不能真喜欢我们坐在马桶唱《亚洲雄风》吧,那地方,只适合《狼爱上羊》。

除非老师们规定像厕所这种不高雅的地方是禁止唱歌的。

八、有没有必要把音乐统一标准?有没有必要把作文统一标准?有没有必要把服装发型统一标准?有没有把信仰统一标准?有没有必要把审美情趣统一标准?有没有必要把长相统一标准?…………其实这么多问题只是一个问题,我们国家在几十年前把一切都统一标准,大家唱来唱去就那几部样板戏,穿来穿去不离灰蓝黑,我看过欧洲中世纪一个挺霸道的领袖,要求国民做爱姿势都要统一为某一款,否则就是犯法,“幸福的根源就是参差多态”,你们那么高雅了当然会知道这是谁说的。

九、老师们说“凡低劣的东西就是该取缔”,先不说这话听着好像二战时德国一个元首说的,后来就有好多低俗的人种和文化作品就被送到炉子里去了,至少我认为这不聪明,没有《老鼠爱大米》,没有《那一夜》,没有《香水有毒》这些低俗的,怎么显得出您老那么高雅呢。您老经常上春晚,真应该把它们当成您那些经典作品的“托”,赚大发了。

十、其实我并不喜欢这些网络歌曲,因为我是张国荣迷齐秦迷以及恩雅迷,但这并不妨碍我去听网络歌曲,因为我不认为它会对我形成什么毒害,我们伟大富强的祖国更不会受到几首网络歌曲的损害,否则我们及我们的后代就太弱不禁风了,一位网友说得好,“我天天看越狱,可我现在也没进监狱”;要说情色,其实《金瓶梅》比《那一夜》情色多了,好有画面感,好有联想空间,难道老师们敢说你们都没观瞻过么?

最重要的是,低俗之所以大行其道,是因为你们这些高雅的缺席。有本事你们各位老师多弄点好作品来。

十一、正如我说过的“觉得由中国音乐家协会这个国家事业机关去搞网络歌曲大赛不靠谱,这好比你们上身穿着燕尾服,下身穿着大裤衩,很搞怪,很行为艺术”,这里再比喻一下,由那么高雅的中国音协官员们强势介入那么低俗的网络世界大搞特搞,相当于今后武汉吉庆街以后只准卖鹅脖子,因为“鸭”这个字眼现在比“鸡”还要低俗。

顺便补充回答一位老师对我是否乐盲的质问:本人五岁学钢琴,师从现任某大学艺术系正教授的家父,八岁学小提琴,获校园学生文艺演出不值一提奖项若干,钢琴大致练到车尔尼299了,但对家父常打我后脑勺之粗暴教育方法不满,加之自认非此行天才,我觉得更适合去弹棉花而不是弹钢琴,在母亲鼓励下,愤而弃艺从文。我认为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正确的选择,因为现在的中国根本不是音乐的天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