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的那年夏天,冒着酷暑到了海院。来的时候第一次坐那个舟渡船,很新鲜,就是这海的风景刹了点。跟我想象中的海差好多。顿时也就莫名的讨厌起来。后来去看了真正的海,才弥补了一下心里的小受伤呢。第一次进校门的新鲜感很快就冲淡了这一切。学姐学长很热情,一如第二年我们接新生时一样,热切的介绍着海院,解决新生和家长的困难,带着新生四处办手续啊,熟悉环境啊。劳动付出得到的几声谢谢,就觉得很是开心,心底也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我是学姐啦!
我们海院风景很好,新旧结合,一样都不能少。老区带有古老学院派气息。绿树从荫,羊肠小道,还有那在玉兰花开时旁边开得热火朝天的樱花。
新区当然是新的啦,新的教学楼,新的图书馆,新的实验中心,哦,还有我们这届毕业生来不及用到的新体育馆。偷偷的,骄傲一下。
不得不提的是石化学院的“小花园”了,那弯弯曲曲的小水池,那座小小桥,那顶上长满藤蔓植物的走廊,那凉亭,实在是校园情侣们的好去处。夏天的时候,也曾一伙人逃课去那里打牌避暑,吃冰冰的西瓜,感受阳光从树叶缝里洒下来的感觉。。。。。
为什么曾经都没有好好欣赏这一副美景,以至于怀念时也只有那片片的回忆。有机会回到海院,一定要把这景这人看个够,只怕那时会不会物事人非呢?
海院门口有个小吃角。暗暗脏脏的,但生意却很好,在海院也能称得上“小吃一条街”啦!大一的时候卖的东西多了,有麻辣烫啊,炸炸的啊,臭豆腐啊,馄沌啊,蒸饺啊,还有卖水果的阿姨,很是亲切。晚自习一下课就往那里跑,在凉凉的风中吃得津津有味。只是就在我们忙着论文,毕业,找工作的时候,那边的路整改了,好多摊位也都散了,水果摊阿姨也鸟枪换大炮,有了自己宽大的店面,生意也更好了。而那边,只留下凄凉的零散的在卖大饼。。。人也少了。陪伴我们三年的小吃角也就此消失了。。
四年的太多回忆,充斥在脑海中,理不清思绪,惟有浓浓的思念之情,很想骂自己:还有完没完?可没用,照样会想着,现在的海院怎么样了呢?是在准备开学典礼了,安排新生接待啦,军训啦。。。。认识的学弟学妹们是否在沿着我们的脚步走,老师们又有了一批新的面孔,把课程又拨到了零。还有还有,那住了四年的“8#”现在已是另一群学妹们的新窝了吧。随着毕业,仿佛青春就走了。人生的烦恼接踵而至。而我们,就这样真正退出了海院的舞台,退出了我们的学生时代。。
有时忽然,少了某样东西,会自然而然想到某家店,某个地方可以买到,再仔细想下,原来是在舟山。离开算是阔别四年的诸暨,本以为是回到了家乡。可是一切都变得不一样,熟悉的居然是生活了四年的舟山和海院。不管怎么样。我会把舟山和海院当成是我另一个家乡。尽管以后会遗忘,岁月会把我的记忆带走,但是那份感情,是会留在我心底的。
太多的东西要回忆,慢慢地。留着下次,能够以不一样的心情对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