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山人器宇狭小,没有见识,生在海边,却没有大海的博大胸襟,完全是岛民心态,很抱歉我不得不这样说。
刚到舟山工作的外地人必然会听到本地人这样说:“你来舟山真是来对了。”意思是说:来舟山工作的都是弃暗投明,从地狱来到天堂了,这正是因为舟山人觉得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太好了,别的地方都比不上:北方有沙尘暴,烧出的菜用大盆装(起码他们是这样认为),北方的城市里还跑驴车、马车(这也是他们头脑中的北方,不知是从哪里得来的);内地也不好,总在吃猪肉、鸡肉,而他们只爱吃鱼,除此之外任何食物,舟山人的态度是“一口也不要吃”,所以他们也不喜欢杭州,杭州夏天太热,杭州水产太少,只有舟山最好,夏天一开窗子很是“风凉”,犹如天然空调,空气质量也高(以工业不发达、车辆也很少为背景),为什么要去别的地方呢?
日本也是岛屿众多,日本人的人均水产品消费量高的惊人,但是日本人用资本征服世界,他们在全世界兴办企业、从事商业活动,满世界跑,哪儿都能去,还没听说日本人也抱怨“猪肉鸡肉我一口也不要吃,一顿饭离了鱼我就吃不下”的。这就是大国心态的包容性和舟山岛民心态的狭隘性(适应性极差)之间的差距啊!
典型的岛民心态是:就是自己的好,只有自己的好。全然不知岛外已是何年何月何种天地了。所以爱屋及乌,连舟山的方言都成了当地人心目中的宝贝,不止一个舟山人对移民们讲:“你们一定要学好舟山话啊。”真不知舟山话是对出国有用,还是评职时用得上!在大家都加强交流与合作的今天,人人学外语、学普通话蔚然成风,在舟山这个地方,尚有许多成年人甚至听不懂普通话,还有什么必要抱着舟山话敝帚自珍呢?在一年一度的国际沙雕节筹备工作中,应邀来帮忙的各类专门人才都对舟山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不讲普通话感到困惑,产生了交流上的障碍,影响了办事效率,这难道还不足以促使地方人士的猛醒吗?
在本地人眼中,连舟山的啤酒也成了好的,舟山人爱向外地人推荐:“我们的啤酒很好的,青岛啤酒都是用我们这里的大麦啊。”天知道本地啤酒有多难喝,我的朋友来舟山喝到当地啤酒都说喝了头痛,不舒服,味道也怪。
我们来看看舟山的环境:周边城市,离的最近的就是宁波,经济和城建差距之大,不要我多介绍了,舟山四面是水,交通极为不便,由于柴油涨价、水体污染、过度捕捞、中韩渔业协定等诸多因素,一向是经济支柱的水产加工、养殖事业大受打击,舟山周围海域一类水体已经完全消失,四类水体(毫无利用价值的受污染海水)占到77%,这样差的大环境不能说前途光明。小环境:市区建设杂乱无序,一个海岛小城,本应该建设的玲珑小巧、精致漂亮、规划合理、适宜人居,看看国内的其他沿海城市——大连、威海、珠海,不难看出其中的差距吧。市区内最主要的大道:人民路、文化路、解放路、南环路构成一个小圈子,舟山最繁华的地段就在这个小圈子的包围中,据说骑自行车只要半小时就绕城一圈,我认为这个人肯定是个老大爷,骑车速度慢的可以了!
主要街道过于狭窄,限制了今后城市的发展,人民路在建的几个高层建筑全没留出前庭,今后道路扩建已经不可能了,不知规划部门当初是怎么考虑的,高楼对峙,街道益发狭窄迫人,底层铺面,一到冬季有数月采光不足,街上行人如行洞中,这样的城市建设太压抑人了吧??!!
因为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优秀人材极度匮乏,岛外人材不愿来,岛内人材留不住。外来人才最为集中的两个地方:浙江海洋学院——舟山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还有舟山二中。这几年虽然引进年不少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但是由于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实际待遇的原因,更恶劣的一点是,招聘时答应好的各项待遇根本不予兑现,来了又走的也有不少,实际引进成功率十分可疑。在海洋学院,一些热门专业,比如外语、计算机、工程,等等,走的比引进的还多,实际上处于负增长状态,现在的情况是:这个学校有些专业在用本科生教本科生,个别专业甚至是用专科生教本科生。
该校组织人事部门的负责人在地方报纸上还不顾事实的大讲:“为什么这么多高层次人才看中舟山这个地方?就是因为舟山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难道大家会相信这样的浮夸?更可笑的是,该校有一个土政策:教师在校工作期间。如果评上中级职称,服务期自动累加几年,评上副高职、正高职再依次类推,加来加去,按某些老师的说法“我们这辈子算是卖给海洋学院了”。人为抬高人才流动的门槛,限制教师择业自主性,这就是引进人才的“举措”?明目张胆的违反《劳动法》啊!当地媒体从未对有关事实报道过,他们习惯了从“有关部门负责人”手中拿材料,忽视真实的百姓呼声,和《南方周末》、《兰州晨报》的同行比,他们差远了。
报载:这两年舟山人才引进工作有“重大进展”,标志就是:首先博士后人员有了零的突破;再就是一向号称旅游强市的舟山终于有了旅游方面的高级人才——一位从西南师大毕业的硕士生。只是不知他们现在的工作生活情况如何,我还要提醒他们一句:小心你们的同事,如果你们享受到一些优惠政策,同事们可能会眼红的,“只有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吗”?
提到了旅游我们就说说旅游,首先是在舟山一下车,看到的是客运中心门前那条街上“突突突”冒黑烟的拖拉机,之后打出租车,计费极不标准,这么小的城市。起步费8元,好在由于竞争激烈,司机们自降为5元,但是稍远一点还是8元,夏天因为开了空调,也成为司机们加价的理由。在嵊泗——这个国家级列岛风景区,司机张口最少10元,稍远一点(实际上也没多远,比如从菜园镇到大悲山)就要20元,舟山市的旅游、物价部门为什么不管管?
在另一个国家级风景区——朱家尖海滩,旅游者如果向四周望去,会看到周围的山坡上层层叠叠造满了房子,其实这些都是永久性垃圾啊。媒体一直在讲:不准在山上造坟占据青山绿水,难道盖房子就可以吗?其性质不是都一样吗?没有青山绿水还算什么风景区?可惜的是,朱家尖大兴土木日甚一日,海滩四周机器隆隆,原有景观破坏殆尽。朱家尖岛那么大,为什么不把各种功能划分开——自然景区就是自然景区,人工景区就是人工景区(海洋馆、海豚馆之类),住宅区离开主景区要稍远一些,最好不要破坏自然景观。现在有些不伦不类。
假如我是舟山人,我当重重自击以求反省。
[s:71] [s:71] [s:71] [s:71] [s:33] [s:33] [s: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