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点什么
最近老是想起高三那段日子,我想,是时候写点什么了。
写点什么,仅此而已。
已经不记得高三是怎么开始的了,连同高二那个被理所当然压缩了的暑假,就已提前进入状态了,伴随着班主任不厌其烦的提醒和与日俱增的作业量。一起改变的还有我们的教室,从新教学楼搬入了旧教学楼,教室是水泥地面,坑坑洼洼,积聚着多年来的尘土,一不小心就飞扬起来了,在一束束光线中肆无忌惮的狂舞,煞是恶心。老教学楼总是散发着一种潮湿、腐烂的味道,又很阴冷,很符合我们即将面对高考的心情。现在想来,学校这么安排的确是费了苦心的,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我们除学习以外所要花费的时间。旧教学楼离学校的小超市很远,降低我们购物的欲望;离食堂很近,方便我们吃饭;更绝的是五层的教学楼被分为两用,一二层是教室,三四五层是女生寝室,从此我们女生就过上了楼上寝室楼下教室的生活,羡煞了那些男生。
课程表被排的满满的,所有的“废课”,比如计算机课,艺术课之类的统统被所谓的 “正课”取代,连自修课都难逃魔爪,所幸的是还有一周两节的体育课还在苟延残喘,但其实也是基于劳逸结合这个原则才没有把它开掉,说到底还是为学习,为高考服务的。而往往,女生总是把这种“逸”鄙视为浪费时间,体育老师不强制要求的话,她们是不肯出去的,宁可在教室做永远做不完的作业。这个时候我会悲哀,不知道是为女生悲哀还是为体育课。
女生中也是有例外的,比如老7,这个88年出生的女生,因为在七人寝室中排行最小得此称呼。比起寝室中其他的老大,老2,老3……老6,这个称谓是流传度和应用度最广的,从高一沿用至今,几乎大家都这么叫的。以至于我都快忘掉她的真名了,打电话到她家时总要楞楞才能喊出她的名字。这是不应该的,因为她的名字其实很大气,很好听,很有内涵。她的例外在于,比起体育课的浪费时间,她更鄙视那些作业。所以她总是要呐喊,要呼吁,要动员。会有同样不甘寂寞的人响应,我就是其中之一。然后几个女生一起去跳皮筋,打排球和篮球,或者什么都不做,仅仅是晒晒太阳,晒掉那些被高考覆盖出来的霉菌,心里会晴朗一点。也只有在那个时候,离高考的阴影会远一些,大家尽量不去想,只是尽情的玩。男生们就比较没心没肺一些,总是对体育课保持着高度的热情,把体育课课前与课后的时间都利用起来,45分钟的体育课时间就被延长至65分钟,玩的满头大汗后,喘着粗气向我们要水喝。
所有的边角时间都被很好的利用了。比如蹲在厕所里想数学题,排队买饭时背单词,做广播体操时回想历史大事,等车时背古诗词,课间的休息就是在教室里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前琢磨。睡觉成了一件浪费时间的事,睡到自然醒更是成了一种奢望。睡眠时间一再缩短,尽可能的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大家会暗暗较着劲,比谁睡的最晚,起的最早。有时失眠,就索性做它个通宵作业。所有清醒和不清醒的时间都交给学习。就连做梦都梦到解题,梦话都用英语来说——背单词。睡眠不足的结果是便秘加上火,搞得我们口舌生疮,皮肤粗糙,目光无神,眼圈乌黑,眉头紧锁,面容憔悴,四肢麻木,浑身乏力,总之苦不堪言,但还是要继续。谁也不敢停,不能停。
高考堂而皇之地在那边叫嚣,其他的就应该统统靠边,比如恋爱。但就是有那么几个不怕死的,顶风做案,我不幸也在其中。我跟大武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同学。高中以前我跟他说过的话用五个手指就可以数清了。只是爱情,突然就来了。
那是高一快要结束时,初夏的一个夜晚,不记得天上有没有星星了,但是有凉风。走了一长段弯曲而肮脏的小路,他带我来到了海塘边。远远的,就看到了点点的烛光。他跟他的兄弟用白蜡烛摆出一个巨大的,又不太规则的爱心,里边是一束玫瑰, 12朵,据说寓意是“全部的爱”,他进去把花给我,请我做他女朋友。我当时是一特矜持的小姑娘,脸红的不行,幸好是晚上,看不出来。但已经说不出话了,他就当我默认了,然后连骗带哄的就成了他的女朋友。有点遗憾的是,当时不合时宜的出现了路人甲乙丙丁,看到我们这些小P孩搞这些名堂肯定会冠给我们一串罪名。就这样,泛着油污的海水,散发异味的芦苇丛,苍蝇飞舞的垃圾堆,泥泞的黄土路连同玫瑰,蜡烛,他的眼神成了我一整个夏天不断回忆的场景。
高二分班,他去了理科班,我留在了文科班。其实当时很希望他能来文科班,除了情感上的依恋,客观的说,他是不适合读理科的,而且在文科上他是有天赋的。但他还是去了,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
磕磕绊绊的,走到了高三,我们的恋爱,除了我的家人,就没有不知道的了。他的班主任,也就是我的数学老师,很是痛恨我,总觉得红颜祸水,是我搞坏了他的成绩,又加上我的数学成绩总是那么不如人意,他更是把我鄙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有意无意的提醒我,像我这样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前途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月考时拿个第一,向他示威:数学不好,照样拿第一。这个有鼻炎的数学老师就用他的鼻子发出奇怪的声音来表示他对我嗤之以鼻。我的班主任对此睁只眼闭只眼,也许是我的成绩起了点作用,既然没有影响到成绩,他也就不管了,怕有副作用,影响我情绪。现在想来,那时老师也是处于两难的境地: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至于他的父母,对此抱默认的态度。还好,他们都没有破坏我们。
只是迫于高考,我们也不能太嚣张,还是以学习为重。经常是在去厕所时顺便看看对方,以慰相思之苦。因为男厕所在我们教室旁,而女厕所在他们教室旁。也算是繁重的学习中小小的放松了。就算是这样简单的爱情,依然让人回味无穷。
庆幸有这样的一场恋爱,在这样贫乏的年代,在这个不是恋爱的季节,至少,我比他们多了一点感情的寄托。但不可否认,我心里是有罪恶感的。尤其是看到大家都马不停蹄的学习时,我却把时间奉献给了爱情。
日子平静的过。一张又一张的练习,一场又一场的考试,一本又一本的参考,一堂又一堂的课,一轮又一轮的复习……把整个高三填的满满当当,密不透风,空气中飘的都是高考的味道,所以感觉喘不过气。只是大家都扛着。偶尔的娱乐就是男生的冷笑话,皱着眉头笑几声后还是要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为高考奋斗中去。每场考试下来都会有女生哭,男生往往是很愤怒的把试卷撕个稀巴烂以解恨,很是心酸,却也无能为力。但哭过之后,发泄过之后还是要振作,还是要做那些题,还是要面对那些考试,谁也不敢说放弃,或者都不知道要怎样放弃。已经没有了退路,所以只能走下去。大家是弹簧,在高考巨石的压迫下,已经超过了弹性形变的范围,没有了弹性。
有时候希望时间快一点,好早点结束这种煎熬,又怕时间太快,来不及准备好去迎接那场据说足以改变命运的考试。其实更多的时候,大家是什么都不想的,什么都没有空去想,就是几近机械地埋头做啊做,背啊背,已经无暇顾及其它。课桌上的书越堆越高,从高一到高三,凡是稍微跟高考沾的上边的都搬出来了,再加上几本厚厚的字典,桌子上放不过就放地上。从讲台上望下去基本上是看不到人头的,都埋在书堆里了。这些书倒也掩护了我们在课上睡觉。翻课桌时,堆在桌面上的书一不小心就掉地上了,发出一声巨响,扬起一片尘土。同学们会吓到,唏嘘一阵后马上又平静了。
偶尔还是会疯狂,因为压抑的太久。于是在深夜背着寝室老师偷偷潜到隔壁寝室去打牌;抛掉作业专心研读同学从家里偷带出来的《知音》之类的书,跟室友交换感想;熄灯之后穿着内衣大秀身材,无声的大笑;兴致勃勃的谈“性”,虽然大家不是很懂,还是会恬不知耻的卖弄那些可怜的性知识;干脆挤到一张床上,又打又闹,遭寝室老师痛骂……疯狂之后总是很不争气的开始后悔,然后就加倍努力去弥补那些浪费掉的时间。
高考越来越近了,老师也加大了唠叨的频率和力度。大家也越发疲劳了,总在在上课时不知不觉的就睡着了,在梦里听到老师叫自己名字,然后流着口水醒过来,继续奋斗。倒记时牌上的数字越来越少,由三位数变成了两位,说不出心里的感受,或者已经麻木了,不知道是即将解脱的兴奋还是深深的恐惧,不舍,留恋……
四月的时候集体去普陀山烧香拜佛了,不是迷信,是为了某种寄托,某种希望与安慰。很多同学都虔诚地一步一跪的从山顶拜到山脚。那句祈祷的话在口中默念了无数遍。大家的心里还是这样的没底。
最后一个月,女生们买了漂亮的同学录,开始互送照片,互写留言,心里陡然增生了离别的忧伤,只是谁也没有提及。受女生感染,男生也翻出了初中的同学录。一张张笑脸定格在薄薄的纸上,周围是密密麻麻的文字,有回忆,有憧憬,有希望,有祝福,有不舍。
拍了毕业照,每个人的脸上都是说不清楚的表情。
当记数牌上的变成个位数时,大家都有些释然了,也不指望在最后几天还能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没做完的作业,没看完的书,没背完整的理论,没想通的数学题,都不想继续去完成,就这样吧。老师也安静下来了,更多的是关心我们的睡眠与身体,还有心理。大家都快熬出头了,期待着苦尽甘来的那天。
高考前一个礼拜,回家休息,调整,等待,有规律的生活。天空依旧阴霾。
6月7号……
6月8号……
终于结束了。铃声响起,随着最后一场考试的结束,我们的高中生活也就此结束。似乎没有想象中的疯狂,大家有些冷静,因为即将面临的是焦灼的等待,谁也轻松不起来。
把三年来的书与资料卖给收废品的老爷爷时,心里很是解恨,终于可以甩掉它们了。原先是打算烧掉的,但考虑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还是选择卖掉。但看到自己花了成百上千的钱买来的书卖掉时却只有几十块,心里还是有点落寞。终于明白,原来我们买来的是知识,卖掉的是废纸。一样的东西体现不同的价值。
7月,等待有了结果,有人哭,有人笑,有人面无表情。
终于,整理行装,各奔东西了。在地图上寻找,计算那些陌生的地点与自己的距离,图上距离换算成实际距离,才无助的发现,那是思念才能到达的距离。
再见了,班主任足以压塌鼻梁的大眼镜;再见了,政治老师风风火火的身影;再见了,跟我嬉笑打闹的同学;再见了,那些挑灯夜读的日子;再见了,被我翻过一遍又一遍的书;再见了,那些未能完成的作业;再见了,那些蒸发的风中的眼泪;再见了,曾经有过的埋怨与痛苦;再见了,我那在狭缝中生长的爱情;再见了,高考;再见了,我的高中;再见了,走过的林荫小道与哼跑调的歌。
再见了,再见。
一直以为高三是不堪回首的,却发现自己一直在回首……
那些日子,恍如隔世。
我妹妹的文章 希望大家能喜欢 从她考上复旦的那一刻起 她就变成了我的偶像
--------------------------------------------------------------------------------
MSN Messeng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