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4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过个热闹的畲家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2-1 1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过个热闹的畲家年!!!
大年初三到初五---去龙泉做瓷器,打宝剑,百山祖凤阳山采香菇 吧!!!
   凤阳山位于龙泉市东南50公里处,面积23亩,保护区内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其中白豆杉、华东黄杉、长柄双花木等20余种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野生动物众多,有云豹、苏门羚、黄腹角雉、赤腹鹰等,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 素有“清凉天地”“天然公园”之美誉的凤阳山,是休闲度假、旅游避暑的好去处,极端最高气温只在30.2度。 保护区内有景点近百处,其中江浙第一高峰——黄茅尖,海拔1929米;瓯江发源地——龙渊峡;全省海拔最高的人工湖——凤阳湖;世界香菇文化遗址——凤阳庙,以及小黄山,双折瀑布等,都是旅游胜地。
炉岙村是坐落在凤阳山保护区境内的一个小山村,海拔1300多米,距离市区35公里,山林面积7215亩,是兰巨乡5个凤阳山毗邻村之一,全村的山林和农田包括村庄都在保护区范围之内。炉岙村紧邻景区,离景区山门仅4公里,10分钟车程,是进入景区的必经之地。该村四周绿树环抱,竹林葱郁,空气清新,村庄前方有一条200多米深的大峡谷,是天然的氧吧和旅游休闲避暑胜地。

龙泉宝剑历史悠久,中外驰名。春秋战国时期欧冶子就在龙泉秦溪山麓冶剑,龙泉原名龙渊,因剑而得名,唐代讳“渊”,改名龙泉。龙泉宝剑由此名扬天下,龙泉亦成为宝剑之代名。自欧冶子之后,龙泉铸剑技艺递代相传,逐步形成“坚韧锋利,刚柔并寓,寒光逼人,纹饰巧致”四大特色,在历史全国性武术器械评比中独占熬头。
  龙泉青瓷始于晋代,北宋时初具规模,宋元之季进入鼎盛时期,制瓷规模空前绝后,技艺登峰造极,龙泉因此成为全国著名的瓷业中心,至清代逐渐衰落。建国后,在周恩来关怀下恢复生产,龙泉青瓷重振雄风,再度辉煌。
   龙泉青瓷传统有“哥窑”与“弟窑”。哥窑与著名的官、汝、定、钧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其产品“胎薄如纸,釉厚如玉,釉面布满纹片,紫口铁足,胎色灰黑,古雅端庄”;弟窑胎白釉青,以粉青、梅子青为最,豆青次之,清丽淳厚。
  香菇又叫香蕈,产于浙南龙泉,景宁及闽、赣、皖等省的深山老林之中,是一种清鲜甘美,香气浓郁的食用菌。
  第一个发现野生香菇,并发明砍花法进行人工栽培,使其传之后代的,是宋代的吴三公。他系宋时龙泉县龙溪乡龙岩村人。现在扬名四海的庆元香菇,和早已成名的龙泉香菇是同组同宗一家人。因之龙泉和庆元一样是世界香菇的发源地。旧时,凤阳山曾是龙、庆、景菇民的聚散地,并在此建了凤阳庙,奉吴三公为“菇神”。每年菇民上山时,都来凤阳庙祭祀,祈求菇神保佑上山平安种菇顺利,品质优良,并流传了不少种菇的习俗。

下樟村史称“云坞古村,”距龙泉市区6公里,生态环境优异,秀水奇岩怪石、白云茂林修竹,宛若人间仙境,恰似世外桃源,有白云飞瀑、七星潭、古樟、古民居等,该村历史名人较多,文化底蕴浓,村风、民风淳朴。

更多详情请见:http://www.iiigoo.com/member/projectview-229/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