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小生长在平原地区,有幸被身边的人称为“山”的也只是在不起眼的小丘,因此从小对山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它是高大神秘的化身。只是受地域所限,一起无缘得见。
话说当时间停留在2002年10月10日这一刻,我惊喜地发现我置身于群山之中,虽然它们不是巍巍高山,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更何况我也不是隐者,也不需什么深山老林。
对来自小地方的我来说,这里就是山的海洋,连公园都在山里。第一次去的海山就是个公园。当时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拍几张玉树临风的小照以作纪念,现在再看看那些弥足珍贵的照片时,真的很赞叹自己当时的决策是如此之英明。
一进海山,就被它的规模与风景所吸引,尤其是那块山坡草坪,更是让人一见倾心。四年后6月的傍晚,躺在草坪上吹吹凉风,数数天上若有若无的星星,再时不时与身边的好友神侃几下,那感觉难以用言语来表达。当时心中在不住地感叹,舟山人真幸福。
海山虽好,但毕竟是公园,人工雕琢的痕迹太严重了。因此我们如果爬山,更倾向于选择学校旁边的山。
爬的山是要选择,一起爬山的伙伴自然也是选择的。本着团结友爱的原则,以及“B02中文一家人”的精神,组织者经常在爬山之前联系若干个帅哥和美女。在制定好同进退的计划后,直接将队伍拉了出去。
爬山次数最多的应该算今年了吧。众多工作以及论文都搞定的同学,为了不致于每天在寝室堕落而提议去爬山。爬山可以健身,爬山可以放松,爬山还可以增进交流,当然爬山还可以挖兰花。我们并非文人雅土,却也要种几株兰花在那原本就不宽敞的阳台上。
学校后面山上有大量的兰花,虽不名贵却也能满足我们这帮门外人养花心理。七八个人上山,能带回两大袋兰花下来。采兰的过程是一个选择与放弃的过程,是一个快乐疯狂的过程。刚开始时,即使看到再矮小的兰花,也能发出惊叫。慢慢地便不再满足于低质小兰了,便开始搜寻形体更大的“兰花王”了,“兰花王”只是一个流动性的称谓,只要有更为出色的兰花出现,那么那么王的称号就归它了。正所谓乐极生悲,每一个“王”的诞生总伴随着更多“王”的死去,因为过于兴奋在挖掘的过程中,很多王都被白白扼杀。
正如阿甘所说:“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相对于沿着小路上下山,我更喜欢闯出一条山路来走走。有一次和阿容与昂总采兰完毕后,不慎走错了道,走着走着没路了,我们硬是根据地势闻出了一条路来。尽管危险,但那种高度紧张而又集中的精神状态,那种小心翼翼的试探,充满着刺激,是无法在平常爬山中所能体会到的。以致于最后我们发现“着陆”的地点刚好是寿山庙时,还有一点点成功的喜悦。
在我的毕业纪念册里,有两个MM提及了一起爬山的经历。现在想想那也是一段不可抹去的记忆,希望以后相聚时能再登顶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