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突然想到这个问题,查了一些资料,听了一些观点。现在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一定不是现在的普通话。普通话以北京方言为基础,而北京被满清占领后,居民一直以旗人为主,旗人说得自然不是汉语,和当地方言经过300年的融合后,就形成现在的北京话。
普通话排除了,就可以排除北京周围一带,当然包括东北。
内蒙,新疆,西藏,青海就不说了。下面看看河北河南,河南照理是正宗的所谓中原地区,但是现在河南话也差不多和北京话类似,就是调子有点变。当然河北也一样。我是苏南人,但是我听他们的话一点障碍也没有,那是因为我听得懂普通话。
由此可以了类推,基本北方方言都可以排除,这个北方方言渗透很厉害,甚至包括江苏苏南的南京,镇江全部,常州的一部分地区,当然还有安徽全部。
下面看看四川一带,自古闭塞,虽在汉朝时已有大量汉人进入,但还是少数民族为主,川话应该是古汉语与当地土著语言融合后形成的。四川排除了,其实也就排除了湖北湖南,甚至云贵一带。
下面来看长三角,主要是吴语区,吴语当然以苏州话为最正宗,但满清当时在临近的杭州驻扎了很多旗人,不可能不影响吴语,但是现在北京人肯定听不懂吴语,所以,尽管影响了,但和满清以前的语言也应该没有太大出入。但是吴语向来就和古时中原地区的语言不同。
下面就是闽语,这个自然不是,汉朝时,那里还是荒蛮之地。
难道就没有了,其实还有一个我们忽略的,就客家话。我们去查查客家人的历史就明白了。
所谓客家人,是指原籍为河南地区的中原汉族,在东晋战乱时南迁,而且与迁入地人保持距离,受到当地方言的影响很小。最有力的证据就是,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但是都说客家话。
所以我认为保持得最好的,最具古汉语遗风的,就是客家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