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6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传统心理剧的要素(参与心理剧大赛必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30 14: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角色与要素:
导演:心理剧导演即是治疗师。(这位治疗师必须具有深厚的心理学及心理剧导演学识。导演在心理剧中,提示所有演员演出比较理想的效果。心理剧导演是协助主角处理他的问题,是主角想要创造的情境,而非完全依导演的意愿去创作的。因此,导演必须拥有咨询师同理、宽容、深度了解问题的能力,但同时,他也能自如地运用心理剧的技巧导引主角将其问题以演剧的方式顺畅的呈现出来。对一位好的心理剧导演所标示的标准看来,这位导演非但得具有一般心理师的洞察力、耐心、坦诚、热情等特质,他更需要有勇气、好奇心、活力、创造力、想象力、胆识去协助主角、了解主角、并能察觉主角内心的世界、或挣扎的症结,而将其情绪或思考过程顺势带到现场,使主角能在安全的氛围中,尽情检视他的障碍,找到宣泄的出口,进而激发力量去重新思考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
ps:以上是传统心理剧导演也就是心理咨询师的要求,这些对我门要求过高,这些要求我们都要在剧本创作排练时候解决掉!一方面导演自己要承担起来,另一方面在剧本创作时就要合理的编排,另一方面主持人在现场互动时候也要随机应变。

2.主角:主角是心理剧里最重要的元素,所有其它的元素都是随着主角之指示或要求而跟着主角进入他所想要的心理剧当中。主角的另一个意思是「第一位陷入苦痛中」。是意指心理剧中的主角在生命中承受种种羞辱、羞耻、恐惧、害怕死亡等的折磨,但最后终将克服一切苦难、得到心灵的救赎。主角必须是自发自动、有一种敢于揭示自我内心的欲望,他是有能力面对一切磨难,承受所有的侮辱、失败,但是仍重视生命的价值。
  Ps:他是问题的焦点,全剧都是围绕他在转。

3.舞台:「有舞台就够了。」在心理剧中,一个舞台可以将过去、未来与现实的感受融合在一起,可以让主角如幻似真、自由地悠游在他所创造的天地当中。心理剧的舞台并非像一般的剧场那样讲究,但是要让成员有演剧的激动与现场感。 导演可以准备一些道具供主角选用。这些道具基本上仅只是象征性的,通常几张椅子、桌子,一些各种尺寸、不同色彩的布等小对象即可发挥极丰富的想象力。
Ps:传统心理剧的确不需要丰富的舞台,作为校园心理剧我们的舞台要求还是要高一点,但不需要话剧的华丽舞台。

4.替身 (Double):每个人皆有内在的感受、一个内在的小孩。当一个人孤独或无人可诉时,会怎么办?可能就是与自己对话。简言之,替身是作为导演与主角、或主角与其它成员之间的沟通管道。也是为了让学员们能进入主角的内心深处而采用了「替身」技巧。
Ps参照心理剧技巧

5. 辅角: 辅角可能是每次心理剧中皆需要的角色,其功用即是烘托主角的现实感,让主角能与当事人再度对话。
主角亦是用其角度诠释其特征或行为,担任辅角的成员必须用专注、同理的态度去配合当时的情境、甚或激发主角内心对此情境的挣扎与矛盾。
无论如何,辅角之演出是遵循主角之感受与意见,让主角能在他所创造的场景中去澄清他的问题或思绪。
Ps:相当于其他角色。
6. 观众:观众通常在心理剧进行时仅默默的注视眼前的演出。但是在心理剧完成后,这些人可以与主角分享他们的感想、或与主角对话,如此可以帮助主角了解他并不孤单、也让主角能从自我的情境中跳出,重新走回现实。观众对主角的支持与同理,是支持主角重生的一股力量,亦是让主角省思整个情境的动力。(校园心理剧要引发观众去思考)
ps:我们的主角只是一个演员,并不是真正“问题者”所以观众可以针对问题畅谈看法,而不是针对演员本身。当然大家也可以自己有刻意的安排。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