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测试空间(www.btestingsky.com,)精选文章:
备受关注的“熊猫烧香”案近日一审宣判,主犯李俊被判4年徒刑。编写并传播电脑病毒危害社会,李俊获刑本属罪有应得,但消息见诸报端时,一些媒体却拈来“毒王”、“奇才”的名号为其加冕,据说还有多家网络公司开出百万年薪延聘。一时间,争议四起。
有人认为,抛开炒作嫌疑先不说,开出高薪的网络公司似乎也不无道理———为什么就不能给李俊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但我以为,改造挽救一个人固然值得称 道,但大张旗鼓地以百万年薪标格以待,却是另一回事。从中,不能不让人感到一种嘉许的暗示。而企业的招聘行为,从社会系统着眼,也属公共领域的评价机制之 一,具有一定的社会象征和导向意义。一些网络公司的选择之所以另类到令人惊异,恐怕也正源于此。
我们的社会,经历过“老子 英雄儿好汉,老子狗熊儿混蛋”的历史记忆,有一段时期,“干得好不如生得好”等讥刺任人唯亲的顺口溜也曾相当流行。百万年薪聘“毒王”透出的一股人才观, 比起这些畸形扭曲的用人理念,或许也能算是一点“唯才是用”吧。但其同样扭曲的是用人的基本标准是否可以不顾人格失衡、道德疲软,甚至犯法获罪,这就不能 不引起人们的深切忧虑。
应该看到,一段时期以来,随着社会转型、竞争加剧,也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发生的深刻变化,能力日渐成为知人任 事、定夺毁誉的重要标尺。但在一些地方,能力崇拜的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逾越公认的规则而游刃有余、无视良知而八面玲珑、损害公益而中饱私囊,有时也成了 领导欣赏、他人艳羡、自己夸耀的“能力”。总之,只要能来事、会办事,办成事,价值导向是否正确,道德底线是否触犯,程序手段是否公正,都可不及其余。有 人感叹,做个好人真难,成本太高。失衡的人才观,侵蚀着社会得以凝聚的核心价值,模糊了人们对社会发展的共同愿景。
曾读到这样一则消息:一位名牌大学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在德国求职,被多家大公司拒收,不得已只好应聘小公司,没想到依然被拒。他一时愤 愤不平,于是对方告知真相,原来这个名校优秀生曾有三次乘坐公交车逃票的记录。我们这里许多人看起来无关痛痒的小小不光彩记录,在别人那里就成了重大的污 点,甚至不惜把一位未来的精英毫不犹豫拒之门外。其中原因,或许在于那里的人们认准了一条“死理”:不守护规则,就没有长久的利益;倘若大家公认的价值观 念可以为了一次次的眼前利益而被违背,一个社会再怎么能人辈出,也走不了多远。因为,人的价值体现首要之处,在于让更多的人感到幸福。
“熊猫烧香”一案,波及之广、危害之甚,已成社会的热点。此时此刻,维护和体现一个文明健康社会应有的价值取向,该是每一个成员的应有立场和态度。但却 有一些企业亮出高薪聘单,一些媒体津津乐道于罪犯的“奇才”,演绎出一番“法律惩罚,市场推崇”的离奇逻辑。从这个角度说,在社会演进历程中的企业和媒体 应该怎样担负起公共责任,由百万年薪聘请“毒王”,或许也可作举一反三之思。
企业青睐软件测试软测专业培训生
据前程无忧数据显示,目前国内120万软件从业人员中,真正能担当软件测试职位的不超过5万人,人才缺口达到20万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据悉,由于人才的极度匮乏,许多IT企业不得不延缓甚至停止一些尖端的开发项目。前程无忧职业专家分析说,一个行业专业人才出现的匮乏可能会给企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但对人才的就业却有着积极的意义,比如在软件测试行业,人才的供不应求,使得软件测试人员的就业竞争压力远小于同行业的其他职业。
另外,由于软件测试在我国起步较晚,独立设置测试部门、对测试人员有强烈需求的多为独具慧眼的大中型IT企业。软件测试人才的工作起点相对要高一些。
在我国,软件测试行业发展才刚起步,目前,国内软件测试人才的培训主要有三种机构:企业、高等院校和IT培训机构。企业培养的人才大多是“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模式,而这些“师傅”由于缺乏对软件测试全面的认识,在测试思想、技能、思维方式、沟通能力等方面还需要提高自身。而高校培养出来的相关人才,他们具备一定理论知识,但动手能力较差,不能立即到岗,进入企业后需要再“加工”。而专业培训机构则能弥补这两者的不足,通过理论讲解、上机操作、案例探讨、项目实践等方式,让学员系统地提升软件测试工程师所需要具备的各项专业素质。
为了了解当前社会人士对软件测试的职业趋向,笔者采访了测试空间北航校区专门负责人才推荐的尹建老师,笔者了解到,之所以很多在职人员选择软测作为跳槽的目标,主要是看中了四点:其一,入行相对容易。由于人才的稀缺,企业在招聘软测人员时,主要看重项目经验、技术能力,而对学历、年龄、性别等要求则考虑较少。因此,相对于IT行业其他职位,软测岗位的就业竞争小,入行更容易;其二,待遇好、职业寿命长。根据调查,软测工程师一般起薪从3000至5000元/月不等,若有三年工作经验,月薪在8000元左右。而且,软测工程师和医生一样,越“老”越吃香;其三,发展空间更广阔。一般来说,传统IT技术人员由于专业、个性的限制,除了做‘技术牛人’,很难转岗,上升空间也有限。而软测则不同,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测试人员不但需要对软件的质量进行检测,而且对于软件项目的立项、管理、售前、售后等领域都要涉及。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项目管理、沟通协调、市场需求分析等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从而为自己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由于这个行业人才稀缺,具备专业技能的软测人员经过一两年实践后,很容易晋升到主管、项目经理等高级职位。因此,很多IT行业的从业人员,也选择了通过做软测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培养能力不足,未来十年难解人才荒
业内专家表示,软测行业的“魅力”,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人才严重供不应求造成的。根据信息产业部门的统计,我国目前软件测试人才的缺口在20万以上。但是,由于独立开设软测课程的高校非常少,软测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依赖于职业培训。而有能力进行规模化职业培训的机构并不多,培养的软测人才远远跟不上企业需求的增量。因此,在未来的十年中软测人才缺口还将持续放大。
更多有关就业,培训,IT业界等欢迎登录:测试空间-中国最大的测试工程师培养基地www.btestingsky.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