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21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铭刻在心中的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4 13: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铭刻在心中的痛


作者: 淼淼4859  发表时间 2007-12-21 18:57:33 人气:9785

   

   那是一个刻骨铭心的夜晚,淅淅沥沥的冬雨飘散在天上;那是一个终身难忘的夜晚,悲悲切切地承载生离死别的痛苦。

   母亲的病已经很重了,瘦小的身子埋没在白色的被子里,连续几天的高烧,把母亲折磨的连睁开眼睛的力气都没有了。咳嗽产生出的痰液完全靠护士用吸痰器处理。一个鼻孔里插着胃管,痰多的时候,护士只好把吸痰的管子从另一个鼻孔里插进去,吸出的痰液都是粉红色的,吸痰稍微慢一些,母亲的呼吸就显得十分困难。实在难受了,母亲会发出微弱的呻吟声音,绝大部分时间里,母亲都以坚强的毅力在忍耐着,抗争着。我知道在她的心底里充满了对生活的眷恋和不舍。我轻轻的抚摸着母亲的手,想用血脉的灵感去扶持母亲,支撑母亲。可是母亲的手出奇的软,就像一团松散的棉絮耷拉在我的手上,没有一丝的力气。发烫的手心紧紧的贴在我的手掌上,通红的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嘴唇上干裂的皮也翘起来了,嘴角旁还残留着吸痰时留下的血丝。我凄凉而无奈的发现病魔快要从她体内吮吸完所有的生命要素。医生说母亲的血氧量在逐渐减少,可能随时会发生意外。

   母亲微弱的呻吟声,一次又一次的敲打着我自责的心灵。

   父亲弥留之际把母亲托付给我,之后,母亲一直住在我家里,上学的女儿和母亲相处的很好,放学后总是先和母亲聊上一会,晚上经常是女儿陪母亲吃饭。但是,无论再晚,母亲一定会等我回家后才去睡觉,实在坚持不住了,她就靠在沙发上先打个盹,她似乎把对父亲的思念全部化解为一种默默守候和寄托。我和母亲之间也有一个约定成俗的规定,回家再迟,一定会去她的房间里看一看,企望给母亲在守望中得到一点情感上的弥补。

   ••••••

   母亲十二岁失去了妈妈,在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下,外公不让母亲继续上学。在母亲的执意下,外公减少了对母亲学费的支持。母亲硬是靠着勤奋和毅力,以优异的成绩获取了奖学金,从初中一直到大学,微薄的奖学金是母亲继续学下去的强有力的保证,也是她唯一的经济来源。

   母亲坚定的选择,从此改变了她的人生。毕业后,母亲留校做了老师。和父亲结婚后,先后有了大姐和大哥,怀上二哥后,父亲去了国外留学,母亲一边工作,一边还得带着两个孩子。母亲凭借毅力和情感,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尤其是二哥出生时,正是解放战争期间后期,时局动荡不安,临盆的母亲在亲友的帮助下带着大哥大姐,乘火车去上海的大舅家。母亲要把二哥生在当时最安全的地方―上海。

   母亲的身上凝聚着中国女性乐于助人和善解人意的优秀品质。解放后,在母亲的资助下,同父异母的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上了学,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因此他们对母亲非常的尊重。

   在困难时期,母亲的一位同事偏偏又患上了肝炎,真是“屋漏偏逢连天雨”,母亲毫不犹豫的支助了他一百元钱,这在当时是非常重的情份。

   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没有留下母亲生气的模样。她对父亲很尊重,家里的大事全部由父亲做主。父亲大学毕业后就开始负担起赡养奶奶的义务,四十几年的时间里从没间断过,一直到奶奶去世。母亲都是非常的顺从、支持,就连在文革期间,她被隔离审查时,还提醒我不要忘记给奶奶邮寄生活费。

   我的母亲是一个非常老实和专业学习能力很强的知识分子,但是在政治上却是率真无邪,没有任何城府的。在东方文化传统的教育下,她相信政府和我们的党,相信报纸和电台的宣传,从来不会怀疑报纸和电台。她除了认认真真地阅读专业书以外还非常认真的学习各种政治材料,一边学习一边作笔记,我的记忆里妈妈的笔记本比爸爸的还要多。她听信党的一切号召,并且按照党的教导努力地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在社会主义教育学院回来的列车上,妈妈和其他旅客一起听了一个老革命参加革命的传奇故事,回到家里就把这个故事原原本本讲给我们听,姐姐住校,没有听到,等到星期天,妈妈特地抽出时间来讲给姐姐听。

   母亲虽然不太善于言词,可她的内心里却始终保持着一种坚韧和毅力的潜质,对工作和事业忘情地投入。有一次,为了完成一项科研试验,几天几夜都睡在办公室里,回来后,人都瘦了一圈。在家庭和工作的选择上,母亲一向割舍的是子女。在我的脑海中几乎没有留下母亲陪我逛街的印迹。母亲就是这样默默无闻,不知辛劳的做着她喜爱的工作而且不喜张扬。母亲被评为全国劳模,是在她去世后我才知道的。

   文革中,无尽的屈辱和不实之词都没让她弯下坚挺的腰板,在一次的劳动中,拉板车的石头将她的右臂严重的撞伤,钻心的疼痛使她动弹不得。炎热的夏天,连吃饭都成问题,更谈不上洗澡了。一定是关押她们的人害怕担当责任,所以才让我获得了一次与母亲相见的机会。一个不足3平米的低矮的房间里,只有镶嵌在屋顶上的一扇很小的天窗,直射进来一缕微弱的阳光。母亲的床就铺在天窗的下面,墙边有一张破旧的桌子,上面堆放着一叠母亲写得永远也通不过的检查。母亲的右臂几乎全部青紫,红红的伤口还流着浓水,疼痛的汗珠不时地从母亲的脸上流下。几个月没见的母亲,一下子老了许多,我简直不敢正眼看她,害怕母亲看见我灌满泪水的眼睛。十四岁的我梦想着早早的躲进母亲的怀里,可此时的我只能紧紧咬住自己的嘴唇,用毛巾沾着清水慢慢的替母亲仔细的清洗着散发出味道的身子。不一会我就大汗淋淋,借着擦汗的机会,我把眼泪也一同擦去。等母亲换上干净的衣服后,我才敢抬头正眼看了看她。她憔悴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也许,这是母亲留给我最为满意的一次笑容,致使它成为我永远珍藏在脑海里最珍贵的回忆。

   ••••••

   在一种意想不到的情况下,为了不让母亲和我一起承担恐惧的磨难,决定让母亲独自和保姆住回自己的老屋。老屋的摆设没有一丝的变化,只是在墙上挂了一张很大的父亲的遗像。空寂的气氛弥漫了整个老屋。父亲是母亲头顶上的一片天,天都没有了,老屋里还有什么能唤起母亲的牵挂和寄托呢?其实,这一举止对母亲来说是残忍的,也是无情的。

   母亲的腿脚走起路来有些不稳当,唯一让我们欣慰的是她的胃口一直很好。我们在物质上确保母亲的一切需要,每隔一天要去给母亲送菜,只要有好吃的一定首先想到母亲。内向的母亲很少在我们面前流露,只是在我们回家看望她的时候,她始终把目光紧紧的停留在我们的脸上。性情温和的二哥经常睡在老屋里陪着母亲,和她聊聊天,母亲会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但是终究不能缓解母亲老年痴呆的症状,反而是日趋严重。

   很多时间里母亲都是处于昏睡的状态,她对保姆的依赖性愈来愈强,真正贴心的保姆实在难找,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保姆回去过年,母亲回到我家。夜里,我们一家三口轮流值班,生怕母亲因尿失禁而受冻。女儿毕竟是孩子,轮她值班的时候,经常睡着。我几乎每隔一个小时起来一次。奇怪的是,母亲的精神也显得好些,尿失禁的状况也有所改善。我们决定把母亲接回来住。和保姆商量的时候,居然遭到保姆的反对,并找出了许多的理由,甚至以不做来要挟我们。保姆非常喜欢和母亲在一起的空间,在一位老人面前,她可以充分享受自由的空间。保姆的态度让我们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

   迟疑不决终于酿成了大祸。母亲的肩胛骨在上厕所时被摔成了粉碎性骨折。母亲已是87岁的老人,谁也不敢替她做手术,肩胛骨部位也不能上石膏,只好用绷带将手臂托起,让碎骨头自然生长。母亲彻夜难眠,最好的止痛药也抵挡不住阵阵袭来疼痛。实在困了,母亲无意间的动弹都会引发出锥心的痛。听见母亲惨痛的叫唤声,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为什么屈服于保姆的刁难中?为什么不痛下决心把母亲接回家呢?一失足成千古恨,多少悔恨涌上心头。

   长时间的卧床不起,母亲全身脏器处于衰竭的状态,12月11日的凌晨,母亲自身的肾上腺素导致了生命的最后奋争,在应激反应中全身脏器大出血。回光反照的一瞬间里,母亲用尽全身的力气,用她的眼睛仔仔细细的打量着我们兄妹三人。一定是在质问我,为什么不把她接回家?为什么要让她一个人和保姆住?那苦涩无望的眼神令我至今难忘。

   肃穆、凄楚的告别厅不时地回荡起催人泪下的音乐,每一个音符里都埋藏着我对母亲的愧疚情感,我实在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几次哭昏在母亲的遗体旁。在母亲推进火化炉的瞬间里,我拼着命的要向母亲做最后的道别,悲恸、凄恻,真是“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两年过去了,没有母亲的家也失去了往日团聚的意义,没有母亲的家平添了许多孤独的气氛。母亲经常会来到我的梦里,她一言不发,始终微笑着看着我,每逢此时,我的第一意愿是赶紧把她接回家,好好的陪她散步,好好陪她吃饭,好好陪她聊天。

   失去的才知道珍贵,离别的才懂得珍惜。我和女儿在寒风中为母亲烧了纸钱,火苗窜得很高、很高,母亲仿佛在火里微笑着,她非常乐意的接受我们的祈祷和祝福,母亲是在用宽厚的笑容在接纳着我的道歉。

   站在高高的阳台上,远望同事搀扶着母亲在院子里散步,凄楚的冥茫油然升起。一种难以名状的愧疚感牢牢的盘踞在我的心头,挥之不去,割舍不下。每每想起,竟暗自落泪,因为这里蕴藏着我对母亲的一份歉疚,积淀着我对母亲一份无法弥补的牵挂。随着时间的流失,这份情感如同一把锋利的尖刀,把对母亲的思念重重的刺在我的心上,也深深的雕刻在我的心里,让我痛定思痛,悔恨交加。

  

责任编辑 足音  



[s:49]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2#
发表于 2008-1-4 15:39 | 只看该作者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1-4 16:07 | 只看该作者
好长..... [mop0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1-4 17:25 | 只看该作者
刻骨铭心的痛才是让人难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