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大学学习的一些想法
在论坛上也混了一段事件,很少发表什么主题,以“潜水”为主,最近看到一些同学在讨论大学学习的问题,虽然是老调重弹,但还是忍不住发表自己个人的一些看法。
大学毕业三载有余,大学的生活历历在目,回想起自己的大学生活,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不多,但是成绩还是不错的,哪怕最后搞得差点没有毕业证书(我们当时要求是四级45分以上才有毕业证书,我四级最高分是40分),但从不认为自己比那些过六级的人读书成绩差,我大学四年没有一门补考,大一是一等奖学金,大二、大三、大四都是三等。
我个人认为,大学的学习贵在理解,不想高中那样一定要学透,说白了,就是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可以了。大学四年,上课我基本上没有听过,只是在大三的时候,学校从青岛海洋大学请了钱树本教授给我们上《生物海洋学》这门课程,我才是认真听过,教授讲课毕竟是不一样的,人家实践经验丰富,有水平,不想我们那时候学校的某些老师,自己本科刚毕业,便来教我们专业课,除了照本宣科,还能讲出点什么来,不知所云。在这里,我要说一下自己学习《高等数学》的事情。上高数课,我基本上都是第一节抄作业,第二节写信(99年的时候同学之间的联系基本上还是靠写信的),上课从来没有听过,我第一学期期末考考了98分,是大一全校所有在学高数的班级中最高的。第二学期第一节高数课的时候,我们的任课老师韩明还对我说,看你上个学期课堂上也不是很突出的啊,怎么考那么高啊。我认为应付高数是有技巧的,同济版的高数,一节课基本上就是定理、定理的证明、例子、还有习题,其中定理的证明是篇幅最长的,在复习的时候,我的做法就是,记住定理,理解例子,定理的证明不用看,考试是不会考定理的证明的,君不见,习题很多都是例子里面换个数字让你做的。
大学对每个人自学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我一般都是在考试前两个星期才开始看书的,平时在教室里面是没有我的影子的,即便有,也是装模做样,主要是为了追女孩子的。这种自学和别的自学是不一样的,毕竟这门课程大家听了一学期,虽然不是很认真,但后来翻书的时候偶尔能回想起课堂上老师所讲的,也能知其一二,我想这便是英语所说的语境或者语感吧。
如果你上课不认真听,临考前也不看书,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个基本上很难,除非作弊,这个我是比较反对的。我大学考四级的时候,就有人建议我,找人代考,当时学校也有人通过找人代考通过四级的,但也有人因此被抓住被开除的,我觉得作弊是不合算的,代价太大。如果大家通不过,可以取求老师,可能会放你一马,真的不行,下次努力,还是有机会的。一旦考试作弊被抓住,轻者处分,重者开除,让你一辈子背上阴影,再说现在这个社会对诚信是越来越重视,以后一查你档案,考试作弊,好了,诚信这一关就给你打上问号了。与其作弊,不如放弃考试,下次再来,还有机会通过,犯不着为了眼前的一点小利益而透支了你的诚信。
大学四年,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课堂上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主要还是靠实践。大家都面临就业的问题,在当前这种毕业就是失业的大前提下,每个人都应该问自己一句,我能做什么?我们在校的时候,曾经向我们学院的一个副院长(现在在教务处)提意见,要求增加我们的实习机会,他当时回答我们说,本科生应该加强理论学习,如果要提高动手能力的化,还不如去读高职或者职技校之类的,现在向来,这说的是P话,现在社会要求就是动手能力,实践经验,最好你一来公司就能胜任你的工作,如果都是理论的,眼高手低的。就比如论坛上那位进入DELL的学弟,如果面试的时候问你,评价一台电脑性能的标准是什么?如果他回答说要看电脑的字长,16位的比8位的快,虽然回答没有错,但很难为大家所接受的。在校的时候,多一些实践,在实践中发现自己懂什么,不懂什么,继而指导自己的理论学习,才能为自己的就业增加砝码。
具体的实践方式,则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学养殖的,就可以让老师帮你联系养殖场,从大一开始,不计报酬,周末常去去,我就不信你会比那些从来没有去过养殖场的人差,我前段时间和大学的一位老师说,虽然我是学海技的,我其实应该多去去养殖场的,去看看他们是怎么样投饵的,是怎样换水的,久而久之,对自己的实践终归是有好处的。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想法,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同学,我的一些言语也不一定都对,欢迎大家探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