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无意间在我们区的人才网上看到《2006年师范类毕业生聘用岗位人数公示》,公示上备注:省级优秀毕业生优先聘用,且是唯一的备注项。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省级优秀毕业生”竟然有如此优待。事实上,当我进一步去了解,更出乎我的意料:在我市,有政策规定省级优秀毕业生(师范类)优先分配,也就是说可以免去统考统分关。在当前人才相对饱和的形势下,统考统分使得部分师范毕业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不能安排工作。
可能有些人会愤愤不平,难道“省优”就一定优秀吗?难道他们就有资格享受这个优待吗?难道这就是职能部门所宣称的公平竞争吗?
在我看来,只要建立在公平评选“省优”的基础上,各市“优先录用”政策也就像公司优先录用优秀毕业生一样无可厚非。 接下去,介绍一下我校几个06届“省级优秀毕业生”的简要情况。本着对他人隐私的尊重,资料中都略去其姓名等具体信息。同时,也想补充说明一下发贴目的:希望各位海院人能以平常心看待别人所取得的成绩,切勿无理抨击,切勿因此自暴自弃;希望比他们优秀的同学更加努力提升自己,现阶段还未达到这样的成绩的同学迎头赶上;希望若干年后个个都能成为职场上的佼佼者。
一号同学:女,中共正式党员。该学生在校表现非常优异,素质全面发展。学习上刻苦用功,连续三年获浙江海洋学院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曾获浙江海洋学院“王成海奖学金”和“学生标兵”荣誉称号;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工作能力突出,曾担任XX协会秘书长,会长,并被评为浙江省大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个人、“校级优秀社团干部”荣誉称号,获德育社会实践论文一等奖,获XX学院演讲赛三等奖,院“十佳歌手”荣誉称号。
二号同学:女,中共正式党员。该生在校期间学习刻苦,政治上,该生有坚定的政治信仰,积极要求上进;学习上成绩优良,始终努力勤奋,通过英语四、六级,曾获校一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单项奖学金,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具有突出的社会实践能力,担任过班学生干部,在工作中体现了极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被评为班优秀学生干部、班优秀团干、院级优秀工作积极分子,获社会实践单项论文三等奖,校科技文化节创业设计大赛二等奖。
三号同学:男,中共预备党员。该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学习勤奋,思想上进,工作踏实肯干,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一、二级,曾获校一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积极参加校各种活动,获得“海洋杯”辩论赛冠军,校“十佳歌手”称号,德育社会实践论文三等奖,浙江海洋学院《学生记者》优秀记者荣誉称号。
四号同学:女,中共正式党员。该学生大学四年期间成绩优异,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一、二级,曾获浙江省政府二等奖学金,太平洋寿险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三好学生荣誉称号;社会工作实践能力突出,获暑期德育社会实践论文三等奖,参加了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学生裁判工作。
五号同学:男,中共预备党员,曾获浙江海洋学院一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单项奖学金,三好学生荣誉称号,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计算级一、二级,获德育社会实践优秀论文三等奖;工作能力突出,担任过班组织委员、生活委员,校学生会干事,校XX协会创始人,曾获校优秀学生干部和校优秀学生社团干部称号。 六号同学:男,中共正式党员。该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刻苦,严于律已,思想政治觉悟高,成绩十分突出。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计算级一、二级;曾获校“阳明”奖学金,二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校三好学生、舟山市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工作上曾担任班长、院学生会文艺部部长,工作认真踏实,有责任心;素质全面,曾获省大学生舞蹈大赛二等奖。
七号人物:女,中共正式党员。该同学在大学四年中,素质全面提高,政治素养高,学习工作能力出众。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一、二级;获浙江海洋学院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两次,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和优秀党员荣誉称号。
八号同学:女,中共预备党员。该同学在校期间学习刻苦,曾获浙江海洋学院一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两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A级二等奖,浙江海洋学院XX学院“十佳歌手”称号。
我认识六号同学,该同学真是多才多艺,大小文艺演出上都有他优美的舞姿。目前,该同学已经成功考取研究生。真的非常佩服他,也衷心地祝福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