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94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平庸有罪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3-11-30 19:54 | 只看该作者
梦想不再有 发表于 2013-11-30 13:40
主题不突出的感觉,我只是粗粗一略。

同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8 12: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几天,在一个电台听了一档节目,播音员读了一篇文章《陌生人写给你的一封信》。当时只抱着放松心情的想法去听,但随着节目的进行,那些文字伴随着一个个发音直入心扉,让我想到了很多。
  大多数人都知道习惯有好有坏,知道什么习惯对自己有益,怎样的对自己有害。可还有一种“习惯”,它不是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而是一种生活状态,习惯于自身的生活,随遇而安,自甘过着平庸的生活,随波逐流。就像《陌生人写给你的一封信》中写的那样:“我虽然并不觉得努力学习就一定能成功,但当这种‘不努力’成为一种惯性时,那么你的一辈子也就有了糟糕的雏形。”更可悲的是,当一个人完全将平庸融入生活时,他不自觉。
  幸运的是,同学朋友间看起来平凡的我早早地认识到了后者是“有罪”的,在同龄人中应当算是不凡的思想早熟者了。
  但我并未因此沾沾自喜。你知道的,当你认定一件事,想要去做,但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做,那是多么难受的。尽管我有想要改变的意愿,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保留那个念头。反正生活总是有希望的。这样的情况是叫做追求吧。
  我妈出车祸住院的那段时间正值初升高的暑假。那段时间,我陪她住院。一段时间后,我开始适应医院生活。三人间的病房,中间那张病床每几天就换病人,新的出旧的进。那段时间认识了很多人,听到了很多人的经历,我发现自己正在正式接触外面的世界。我开始体会到学习不一定得通过书本电脑的文字符号,还可以是倾听他人的经历。这无疑是改变原本胆小怕生的自己的一个绝好机会,这是进步的开端。
  每天晚饭后,我会去不远的初中操场散步。有一次,夏日傍晚,操场上散步锻炼的人很多。走着走着突然感觉很烦躁,总感觉缺点什么。每天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生活不是极力反对的吗?原以为新的自己已扬帆起航,却又觉得没有进展,原地踏步。我绕着操场一圈圈地走,快速地走,快得不正常,回到医院才知道脚底磨出了个很大的水泡。
  有些道理谁都懂,但不那样做,也许是因为力所不及,也可能是由于意所不及。渐渐地,我明白了孩提时代的我不努力改变或许是由于能力范畴小,可之后的我没能践行心愿,可能就是根植骨子里的惰性的缘故。惰性谁都有,只是相对而言,因此不如说是因为我不够努力。
  高中班主任是位语文老师。高二文理分班时没想到曾是我高一班主任的她能教我三年,当时真的有受宠若惊的感觉。在我看来,她拥有常人对语文老师的期待的所有特征,温柔,亲切,聪明,懂得多,能有这样的老师我很自豪。
  读高二时,学校里流行“出国风”,许多富裕家庭的子女都打算出国,毕竟国外学校教学质量相对高,而更重要的是相比如独木桥的高考,出国留学实在是康庄大道,何乐不为?当班中有的学生依仗这样的捷径而对读书很随意时,她说了一些话,其中一句印象深刻:“人总是要有点经历的。”
  我曾非常羡慕那些准备出国的同龄人。他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他人朝思暮想的一切,不必努力,别人的追求他们唾手可得,可以说他们与平庸无关,随心所欲。就因为这句话,有如醍醐灌顶,我要的不是唾手可得,我要的是呕心沥血。
  很感谢她。在内心的成长中,她教会我很多道理。高三那么苦,却有我的班主任和我的同学们和我一起渡过。于是,当我每每想要松懈时,我都会想到高考成功能证明自己的价值,能让我区别于普罗大众,我想要的生活就在不远的前方。
  而随着高考的临近,什么都可以不管了,我把赌注全压在上面,我要跟习惯多年的平庸告别。只有这一次,只准赢,不准输。
  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过结果到底是好是坏,当事人多少应该能猜到一些。期待的惊喜最终没来,隐隐的预感兑现事实。我和我妈坐在电脑前沉默着,高考成绩查询的网页还亮着刺眼的白光,我妈轻声叹气:“怎么每次都这样,每次都只差这么一点。”我知道我没有怪我,她只是和我一样不甘心。每次这种时候,我们都想责怪什么。也许她是觉得命运不公,在责怪命运。但是,在我看来这样的想法只能安慰自己,其实我们应该都知道的,责任被推到了所谓的命运身上,真正的原因只是,我不够努力。
  《风雨哈佛路》中莉丝默里说过:“就在那一刻,我明白了,我得做出选择。我可以为自己找各种借口对生活低头,也可以迫使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我选择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但是我失败了,努力程度不及他人。
  记得中考的时候也是这种情况,原本能考进,但最后还是当了一次择校生。这次不能选择了。没有考上一本学校就意味着继续平庸的生活,无望的生活,至少当时的我是这么想的,这辈子也就这样了。讽刺的是,我也没伤心多久,两三天后便又跟什么都没经历一样了。一开始还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得过且过了,这么随意。
  后来的我才明白,其实人的内心远比自身想象得要强大得多,它有强大的自我修复机制。每次当你觉得快要绝望时,几近窒息时,说不定再熬几秒,你便能看到全新的世界。
  而我,并不是常像自身想的那样一直平庸着,不思进取;相反,其实我一直在进步,只是过程有顺利有阻碍,一直以来对自身不停的督促就最能说明一切。
  高考后的暑假,我去了图书馆,虽然整个暑假只看了一本书,不过看得很入迷,熊谷达也的《邂逅之森》。松本富治的一生全在纸上,但传奇而迷人。最后一部分,当再次以叉鬼的身份对阵一头熊王时,他身负重伤,但多年重回叉鬼行列的念头与骨子里流淌的世世代代的叉鬼之血激励着他不能倒下,最终战胜熊王。他对叉鬼的执着是他毕生的追求,引起了我的共鸣。我尊敬他,羡慕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估计我的经历足够典型,或许永远都没有成为小说主角的可能。但平凡如你我也能有不平凡的人生,做自己人生的主角。
  习惯平庸是可怕的,有罪的,因为生命不是拿来浪费的。当不努力成为一种惯性,生活也将毫无方向感,没有目的。你看,有时候去追求想做的事想要的人生并不是什么难事,你只要挺胸跨步走就好了。不用考虑太多,你没有什么时刻比现在更年轻了,你也没有再年轻一次的机会了。不能考虑太多,不要让他人的行为影响你的原则和梦想,你对自己负责,这人生终须你一人将它走完。
  你想着路那么弯,那么长;但放心,你一定是在前进的,因为为着这份信念,你无时无刻不在要求自己;你只需耐心坚持住,不放弃。
  我也想着如果真有个陌生人早点寄这样一封信给我就好了,不过幸亏一切都还不太迟。“去思考,你是怎么样的人,你想过怎么样的人生;然后抬起头,走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0 12:59 | 只看该作者
lunwenjunge 发表于 2013-11-29 23:11
好帖子
怎么没有人顶一下呢

其实可能写得有点散了、会看不懂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12-1 08:33 | 只看该作者
仔细拜读了一遍,我能说这是一篇杂文么?不是散文,也不是记叙,议论也谈不上,但是个人认为写得确实挺好的!开头的“当头棒喝”,很有受教的感觉,只是随着记叙的事情多了,又有许多自己的感受,杂乱成了主角。但是字里行间的文采是挡不住的。如果能有一个整体的感觉,和名家之作,又有什么区别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1-29 23:11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
怎么没有人顶一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1-30 13:40 | 只看该作者
主题不突出的感觉,我只是粗粗一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